-
張健主任醫(yī)師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眼科 生活中人們要注意視神經萎縮的診斷,視神經萎縮的診斷要點有很多的,人們要注意了解其中的傷害,視神經萎縮疾病的診斷非常的重要,怎樣診斷視神經萎縮?我們看看專家的介紹。一、首先要知道視神經萎縮的癥狀,視神經萎縮的主要癥狀就是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并喪失。通過眼底檢查可以發(fā)現視乳頭顏色為淡黃或蒼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變細等情況。二、正確診斷視神經萎縮疾病還需要用無赤光檢眼鏡檢查眼底,如果發(fā)現視神經纖維呈雜亂斑點狀。視野改變多為向心性縮小,尤以鼻側周邊視野發(fā)生最早,也有開始周邊視野出現楔形缺損,繼而向中心擴展,最后形成向心性縮小者。但是也要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尚可出現各種不同形狀的視野缺損或暗點視的現象,那么就初步診斷為視神經萎縮疾病了。三、視野檢查。怎樣正確的診斷視神經萎縮,需要進行視野檢查,檢查的時候,如果看到中心暗點,鼻側缺損、顳側島狀視野、向心性視野縮小至管狀視野雙顳側偏盲等,那么就要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診斷。通過以上的講述,如果一旦發(fā)現有類似的癥狀,那么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希望患者對該病引起重視,要注意了解這種疾病的危害和治療方法。爭取在第一時間里治療,爭取早日的康復!2019年01月27日
2253
0
1
-
張健主任醫(yī)師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眼科 中國眼科醫(yī)生導語目前尚沒有一種絕對的判斷標準或硬指標以評價視野,對視野結果的解釋在相當程度上仍依賴于醫(yī)生的臨床經驗和對視野檢查方法學的理解。(一)自動視野計檢查的基礎知識雖然計算機自動視野計對大多數眼科醫(yī)生來說已不再是新事物,然而以大量數據資料為特征的檢查結果仍然令不少人感到困惑,要正確分析和解釋檢查結果,首先應掌握一些分析自動視野計檢查結果的基本知識。在對視野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以前,首先應了解結果的可*性,自動視野計檢查一般設計有三種“捕捉試驗(catch trials)”來評價結果的可*程度。1.假陽性反應或假陽性錯誤(false-positive errors)在投射型自動視野計檢查過程中,可因光投射裝置轉動或“快門”開閉而發(fā)出聲響,為避免受檢者僅僅根據聲響反應而并未真正看到光標,視野計不時發(fā)出類似的聲響而不呈現光標,在這種“模仿呈現”時,如受檢者反應,記錄為1次假陽性錯誤。高假陽性錯誤率表明受檢者過于緊張,而結果有假陰性的可能(即在未看見的點上受檢者仍有反應)。2.假陰性反應或假陰性錯誤(false-negative errors)相反,視野計也不時在某些已證實為可見點部位呈現刺激強度更大的光標,如受檢者無反應,則記錄為1次假陰性錯誤。高假陰性錯誤率表明受檢者注意力不集中,而結果有假陽性的可能(即在某些應該可看見點上受檢者仍無反應)。一般假陽性錯誤率和假陰性錯誤率在5%左右,若假陽性錯誤率和假陰性錯誤率超過20%,說明檢查結果不可*。3.固視丟失(fixation losses)在檢查過程中,自動視野計不時在生理盲點中央呈現高刺激強度的光標,以監(jiān)測受檢眼的固視情況(生理盲點監(jiān)測法)。如光標呈現在生理盲點時受檢者反應,記錄一次固視丟失。高固視丟失率表明受檢眼固視差。(二)自動視野計檢查結果顯示方式1.數字打印(numeric printout)數字打印有三種基本形式:①光敏感度打印,打印出各檢查點dB值,②正常值離差打?。╠ifference-from-normal printout),打印出各檢查點測得值與相應年齡正常值的差值;③期望值離差打?。╠ifference-from-expected printout),即利用少數主要檢查點的閾值,根據視島坡度規(guī)律,估計其余各點的期望閾值,打印值為實際測得值與期望閾值之差。2.灰度圖(grayscale)根據不同等級光敏感度,以不同灰度顯示。一般高敏感度區(qū)用淺灰度,低敏感度區(qū)用深灰度表示。灰度圖比較直觀,使有缺損的部位一目了然,但是灰度圖比較粗糙,圖中大部分打印點由內推法計算,有時可能產生誤導。3.符號圖(symbols)用不同形態(tài)的符號表示檢查點可見或不可見,相對暗點或絕對暗點。符號圖主要用于超閾值靜點檢查結果。4.剖面圖(profile)可從不同角度顯示視島的輪廓,如某一徑線靜態(tài)切削圖。5.概率圖(probability map)概率圖顯示視野中某點測得值與相應正常值之間的統(tǒng)計學差異。(三)超閾值靜點檢查結果分析1.陰性結果即所有檢查點均能被看見。超閾值靜點檢查陰性結果表明在一定概率下視野屬正常,但并不意味視野絕對正常。應該考慮該檢查方法光標刺激強度是單一水平還是閾值相關,檢查點的分布范圍和間距。單一水平刺激強度光標可以檢出受檢區(qū)周邊部暗點,但也可能漏診中心區(qū)同一深度的暗點。同樣,受檢點與受檢點之間的距離過大可能漏掉較小的暗點,如自動視野計常用的受檢點間距為6°,其可能漏診<6°的小暗點。因此,超閾值靜點檢查陰性結果應從所采用方法的敏感性上進一步估計結果屬正常的概率。2.可疑或陽性結果任何人在超閾值靜點檢查中均可能因眨眼或“走神”而未看見一點或數點,即使對所有未看見點均經再次復查,仍可能有少數點記錄為“未看見”,尚無絕對標準判斷這種情況屬正?;虍惓?,但可根據以下特征進行評價:①相鄰數點看不見與散在數點看不見相比,前者屬視野異常的可能性大;②在看不見的點上,增加光標刺激強度復查仍看不見,則多為異常;③不可見點位于受檢區(qū)中心部比位于周邊部者意義更大;④看不見點分布與臨床其他佐證相吻合;⑤多次復查,看不見點位置不變,屬異常的可能性大。(四)閾值定量檢查結果分析根據閾值定量檢查結果,可從局限性缺損和彌漫性壓陷兩方面進行分析。1.局限性缺損某些眼病可選擇性損害視神經的某局部神經纖維束,而其他部位視神經纖維仍正常或相對正常時,表現為局限性視野缺損。局限性缺損主要通過缺損區(qū)光敏感度與其他相對正常視野區(qū)光敏感度的比較而認識:①與周圍鄰近點光敏感度比較;②與相對應視野區(qū)光敏感度比較,即垂直徑線左右相對應點或水平徑線上下相對應點比較;③與對側眼相對應視野區(qū)光敏感度比較;④與正常值或期望值比較,一般在典型易受損部位l點光敏感度下降10dB,相鄰2點光敏感度下降8~9dB,相鄰3點以上的點群光敏感度下降5~6dB可考慮局限性缺損。在判斷有無局限性視野缺損時,也應考慮短期波動這一基本因素。短期波動是一次性視野檢查中光閾值出現的離散。形成短期波動的主要原因在于測定光閾值的方法,自動視野計打印出來的光閾值實際上是在光標可見率為0~100%區(qū)間某點上“碰巧”被看見的某一光標,并不一定是正好可見率為50%的閾值光標,因此打印值只能作為估計值。估計閾值與實際閾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據短期波動值,我們可以用正態(tài)曲線下面積分布的規(guī)律來估計實際閾值范圍,如某檢查點測得值為21dB,短期波動為1.6dB,實際閾值在21±2×1.6dB(17.8~24.2dB范圍)的可能性為95%,故某檢查點比周圍鄰近點光敏感度下降3~4dB可能僅僅是由于短期波動的原因,而不是異常改變。超閾值靜點檢查結果的判斷法則,也適用于閾值定量結果分析,如多個相鄰點光敏感度下降,視野缺Σjerrum區(qū)相鄰數點光敏感度下降,伴有視乳頭下方切跡和眼壓增高,則無疑是青光眼視野缺損。Caprioli提出一套判斷局限性視野缺損的標準(表),表中丟失值指測得值與正常值或鄰近點閾值比較得出。表中心30°局限性視野缺損的判斷標準──────────────────────────────────寬松(Loose)標準≥2個相鄰點,丟失值≥5dB≥1個相鄰點,丟失值≥10dB鼻側水平徑線上下,閾值所以差異≥5dB,范圍≥2個相鄰點中等(Moderate)標準≥3個相鄰點,丟失值≥5dB≥2個相鄰點,丟失值≥10dB鼻側水平徑線上下,閾值所以差異≥10dB,范圍≥2個相鄰點嚴格(Strict)標準≥4個相鄰點,丟失值≥5dB≥3個相鄰點,丟失值≥10dB鼻側水平徑線上下,閾值所以差異≥10dB,范圍≥3個相鄰點──────────────────────────────────2.彌漫性壓陷視神經纖維廣泛性損害,可產生全視網膜光敏感度普遍性下降,在視野上表現為彌漫性壓陷。彌漫性壓陷也主要通過定量比較而認識:①與正常值比較,明顯的彌漫性壓陷較易認識,其平均光敏感度比正常值下降10dB以上。但由于閾值波動性的干擾,輕度彌漫性壓陷較難發(fā)現,一般95%的正常人平均光敏感度在正常值士3dB范圍內,而99%正常人平均光敏感度在正常值±4~5dB范圍內。因此,平均光敏感度下降>5dB可考慮彌漫性壓陷。②與對側眼比較,研究表明,同一正常人雙眼平均光敏感度具有相當的對稱性,平均差值僅為0.44~0.65dB。因此,在除外雙眼屈光參差,單眼屈光間質混濁等因素后,雙眼平均光敏感度差值>2dB可考慮較低光敏感度眼存在彌漫性壓陷。③自身前后比較,慢性視神經損害多經歷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自身前后比較常可發(fā)現這種進展性變化,這也是診斷彌漫性視野壓陷最敏感的方法。與局限性視野缺損相比,彌漫性視野壓陷的診斷相對比較困難。彌漫性壓陷也可由視網膜前因素,如屈光間質渾濁、瞳孔縮小、未矯正的屈光不正等引起。其次,輕度彌漫性視野壓陷于正常視網膜敏感度有較大重疊。不過,醫(yī)生不應過分強調彌漫性壓陷的非特異性,而應該仔細尋找其原因。如果彌漫性壓陷不能用視網膜前因素解釋,則應考慮存在彌漫性視神經損害。(五)利用視野指數判斷計算機自動視野計的特點之一是閾值定量,數字化表達,因此通過視野指數的計算和分析可判斷視野正常與否,缺損屬彌漫性或局限性。常用的視野指數有:1.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MS為受檢區(qū)各檢查點光敏感度的算術平均數,該指標反映視網膜平均光敏感性。2.平均缺損(mean defect,MD)MD為受檢眼光敏感度與同年齡正常人光敏感度之差。MD是反映全視網膜光敏感性有無下降及下降程度的指標,其受局限性視野缺損的影響較小,正常人平均缺損為0±2dB。3.短期波動(short-term flutuation,SF)SF為一次性視野檢查光閾值出現的離散。短期波動主要提供三個信息:①結果是否可*;②根據短期波動值,可估計實際閾值范圍;③青光眼早期可表現SF增高。正常短期波動值為0~2dB。4.矯正丟失方差(corrected loss variance,CLV)CLV為判斷有無局限性缺損的指標,正常人或有彌漫性視野壓陷者,矯正丟失方差為0~4dB,而在各種局限性視野缺損(如旁中心暗點、鼻側階梯、局限性壓陷),矯正丟失方差值增加。在利用統(tǒng)計學范疇的視野指數作視野分析時應特別注意,統(tǒng)計學上的異常并不完全代表臨床異常,視野學分析診斷總是應該參考病人的其他臨床資料,如眼壓、視乳頭情況等,在一定框架范圍內進行診斷。(六)一般分析步驟1.方法學背景何種視野計?何種方法或何種程序?檢查范圍?檢查點數及間距?超閾值靜點檢查是單一水平或是閾值相關?檢查時受檢眼的瞳孔直徑?是否用矯正鏡?2.可*性評價根據固視丟失率,假陽性、假陰性反應率,短期波動值,或根據受檢者的合作情況等方面評價結果的可*性。3.判斷視野屬正?;虍惓8鶕勘容^(與正常值比較,與期望值比較,與對側眼比較,同一眼與相對應點比較),以及視野指數等指標判斷視野正常與否。4.缺損性質描述如為異常視野,進—步描述缺損種類、部位、形態(tài)、深度及大小,是否雙眼性,是否對稱。5.綜合評價參考患者其他臨床資料,如眼壓、視乳頭,神經科情況等作出視野診斷,并與過去的視野結果比較,判斷有無進展。(七)視野的隨訪和比較為了掌握視野缺損的進展情況,有必要定期隨訪和比較視野的時間變化。1.基線的建立首次視野檢查并不一定是最佳的基線,由于學習效應,第二次檢查與第一次結果之間可能出現較大差異。如果兩次檢查結果相當,這兩次結果即可作為基線;如果兩次檢查結果差異較大,則應該做第三次檢查。兩次或多次檢查結果也可合并取均值建立一個檔案(MasterFile)基線。2.隨訪方法為使結果有更好的可比性,隨訪檢查最好采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視野計、同一程序、以及相同的瞳孔大小和相同的矯正鏡。若復查結果與基線比較有所變化,應短期內再次復查視野予以證實,一般不能只*兩次檢查結果的比較就判斷視野惡化或好轉,依*可重復性結果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焖匍撝党绦蚩捎幂^短時間完成復查,該程序根據受檢眼過去的檔案基線,在各檢查點平均閾值的基礎上加2dB進行檢查。如果受檢者反應,可判斷視野無惡化。如果受檢眼未看見某點,則計算機會自動對該點進行閾值定量檢查。3.判斷視野進展的基礎視野檢查是一種心理物理學測驗。作為一種主觀檢查,視野檢查結果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可重復性相對較差,給隨訪視野和判斷視野有無進展帶來相當的困難,這項工作甚至比視野的診斷更困難。判斷視野缺損有無進展的基本方法是比較。復查結果與基線閾值進行點對點比較即可揭示變化,然而問題并非這么簡單,任何視野變化至少有三個起源:①生理波動效應,②檢測誤差,③疾病進展或好轉。生理波動包括短期波動和長期波動,短期波動也是一種檢測誤差,而長期波動則使不同時間視野檢查結果不一致。視野檢查的可重復性是視野定量比較的基礎,但這種可重復性受到長期波動的影響。由于視覺系統(tǒng)在不同時間中應激性有一定輕微差異,因此不同時間所測定的光閾值有一定離散,即長期波動。正常人長期波動值為2~3dB,在做自身前后比較時,平均光敏感度較前下降>3dB才可考慮視野損害進展,該標準也適用于判斷視野的逆轉。自身前后比較的另一前提是每次檢查必須保證受檢條件(如檢查所用視野計的種類和型號,背景照明,光標刺激強度,受檢者瞳孔大小等)一致。根據一系列視野檢查結果來判斷較為可*,而單憑兩次結果比較則可*性低。此外,學習效應也是視野非真實變化的原因之一。鑒于以上原因,只有當視野變化量變超過生理波動量,才能判斷是疾病進展導致的視野惡化或是疾病好轉引起的視野改善。明顯進展較易認識,但輕微進展則較難判斷,需要一定數量的檢查點發(fā)生變化,或變化程度達到一定量,而且這種變化具有可重復性才可判斷視野進展。4.判斷方法(1)直接比較根據檢查時間先后按次序將病人一系列視野檢查結果平鋪于桌面,直觀地比較和評價各次檢查結果,比較灰度圖的密度變化,dB值的增減,總體離差等等。綜合評價視野總體發(fā)展趨勢、變化的程度和變化的性質。(2)利用分析軟件比較采用計算機視野計中的比較(Compare)程序,如STATPAC(Humphrey)、DELTA(Octopus)軟件,可以將復查結果與過去的基線自動進行“點對點”比較。一般打印結果為負數表示惡化,而打印結果為正數則表示好轉。(3)判斷標準目前尚無公認的判斷視野惡化或好轉的標準,但以下指標有助于視野惡化的判斷:①出現新缺損,②進一步加深≥10dB,③暗點擴大范圍≥3個相鄰點,丟失值≥5dB.(八)視野結果分析注意事項視野檢查屬一種主觀視功能檢查,檢查結果受到多種心理物理因素影響,因此給視野結果的解釋帶來一定困難。以下是常見影響視野檢查的因素:a病人屈光不正(特別是遠視)未矯正;b瞳孔過??;c病人檢查時體位不舒適,頭部不夠*近;d檢查時間過長,兩眼檢查之間病人休息不充分;e病人疲勞,注意力不集中;f病人不了解檢查中需要他做什么或何時做,不了解要注視固視點;g病人檢查中因不適、流淚或需要去洗手間而移動體位;i受到噪音(如電話、BP機)的干擾。目前尚沒有一種絕對的判斷標準或硬指標以評價視野,對視野結果的解釋在相當程度上仍依賴于醫(yī)生的臨床經驗和對視野檢查方法學的理解。例如,某受檢眼中心視野鼻下方邊緣處有2~3點光敏感度下降,如受檢眼伴眼壓高,視乳頭顳上方盤沿有切跡.這樣的視野改變可判斷為青光眼視野缺損;然而,如受檢眼無任何其他異常改變,同樣的視野結果可能判斷為正常,鼻下方數點光敏感度下降可能被考慮為矯正鏡框或受檢者鼻梁的影響。如果臨床檢查發(fā)現晶狀體混濁或有視網膜病變,即使存在高眼壓,只要視乳頭屬正常,類似的改變又可能考慮與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有關,而不是青光眼所致。因此,對一個可疑的異常視野結果,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可能作出不同的解釋。在臨床佐證不足的情況下,推遲對視野結果下結論,更詳細地臨床觀察,或重復視野檢查更為明智。注:大醫(yī)精誠,防病于未然,為了普及眼科方面的醫(yī)學知識,傳遞科學理念,眼科張健教授定期免費給大家發(fā)一些科普類的文章,以方便大家閱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您分享與轉載,讓更多的人受益和欣賞!如果不愿意接受到我的文章,請您用微信搜索好大夫公眾號,點擊取消關注即可,感恩您的支持,祝您健康快樂!2018年06月09日
13394
1
1
-
張青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眼科 問:一旦發(fā)生青光眼,是不是就有視野損害了?答:不是的。青光眼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是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丟失,可以導致特征性視野的缺損。由于視野檢查不是非常敏感,在一些早期的患者,可以僅表現視盤擴大、神經纖維層變薄,但視野檢查可以完全正常。還有一些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可以僅有房角關閉、眼壓升高,后期才會有視野的損害。問:只要發(fā)生了視野損害,通過視野檢查就能夠測出來嗎?答:是的。視野檢查目前主要分為靜態(tài)視野和動態(tài)視野兩大類,靜態(tài)視野也就是電腦視野,常用于中心30度的視野檢查,主要在早期、中期患者使用,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高;動態(tài)視野,常用于周邊視野的檢查,主要在中晚期患者使用。當然視野檢查是一項需要患者配合的心理物理學檢查,患者的理解度、配合度對檢查結果的準確與否非常重要,通常第一次做視野檢查的人結果會不太可靠,出現固視丟失、假陰性、假陽性等情況,一般需要重復兩次甚至三次。問:一次視野檢查結果不好,可以下青光眼的判斷嗎?多次檢查都不好呢?答:一次檢查結果不好,不能輕易下青光眼的診斷。因為視野的檢查影響因素較多,如果懷疑的話要重復檢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眼底、眼壓、房角、病史等,綜合加以判斷。由于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視野的改變,如果多次視野檢查都不好,也要根據視野損害的形態(tài),除外一些可能的其他疾病,比如:垂體瘤、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問:視野檢查報告上,出現哪些描述,意味著可能是青光眼?答:不同的視野計對結果的描述略有不同,國際上常用的靜態(tài)視野計有Humphrey、Octopus兩種,一般主要看校正偏差圖、MD值、PSD值等。如果出現旁中心暗點、鼻上鼻下弓形暗點或缺損,而且視野的損害與眼底表現相符合,要考慮青光眼的可能性。問:視野檢查沒有問題,可以排除青光眼嗎?答:視野不是青光眼診斷的唯一條件,視野檢查正常不能排除青光眼。一些很早期的開角型青光眼,或者早期的閉角型青光眼都可以不伴有視野的損害。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如果沒有干預,視野會自己“變好”嗎?如果已經用藥,視野會逐漸恢復嗎?答:不是的,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這可能是由于檢查過程中的偏差導致的,比如上一次檢查欠可靠,這一次通過學習檢查得更準確,可以表現為“變好”了。但實際上,青光眼引起的視野改變是不可逆的,通過有效的治療(藥物、激光或者手術),視野可以穩(wěn)定不進展,或者進展速度明顯變緩,但一般不會變好或恢復。2017年03月24日
7651
0
2
-
許琦彬副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眼科 一旦發(fā)生青光眼,是不是就有視野損害了?答:不是的。青光眼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是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丟失,可以導致特征性視野的缺損。由于視野檢查不是非常敏感,在一些早期的患者,可以僅表現視盤擴大、神經纖維層變薄,但視野檢查可以完全正常。還有一些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可以僅有房角關閉、眼壓升高,后期才會有視野的損害。只要發(fā)生了視野損害,通過視野檢查就能夠測出來嗎?答:是的。視野檢查目前主要分為靜態(tài)視野和動態(tài)視野兩大類,靜態(tài)視野也就是電腦視野,常用于中心30度的視野檢查,主要在早期、中期患者使用,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高;動態(tài)視野,常用于周邊視野的檢查,主要在中晚期患者使用。當然視野檢查是一項需要患者配合的心理物理學檢查,患者的理解度、配合度對檢查結果的準確與否非常重要,通常第一次做視野檢查的人結果會不太可靠,出現固視丟失、假陰性、假陽性等情況,一般需要重復兩次甚至三次。視野檢查報告上,出現哪些描述,意味著可能是青光眼?答:不同的視野計對結果的描述略有不同,國際上常用的靜態(tài)視野計有Humphrey、Octopus兩種,一般主要看校正偏差圖、MD值、PSD值等。如果出現旁中心暗點、鼻上鼻下弓形暗點或缺損,而且視野的損害與眼底表現相符合,要考慮青光眼的可能性。一次視野檢查結果不好,可以下青光眼的判斷嗎?多次檢查都不好呢?答:一次檢查結果不好,不能輕易下青光眼的診斷。因為視野的檢查影響因素較多,如果懷疑的話要重復檢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眼底、眼壓、房角、病史等,綜合加以判斷。由于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視野的改變,如果多次視野檢查都不好,也要根據視野損害的形態(tài),除外一些可能的其他疾病,比如:垂體瘤、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視野檢查沒有問題,可以排除青光眼嗎?答:視野不是青光眼診斷的唯一條件,視野檢查正常不能排除青光眼。一些很早期的開角型青光眼,或者早期的閉角型青光眼都可以不伴有視野的損害。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如果沒有干預,視野會自己“變好”嗎?如果已經用藥,視野會逐漸恢復嗎?答:不是的,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這可能是由于檢查過程中的偏差導致的,比如上一次檢查欠可靠,這一次通過學習檢查得更準確,可以表現為“變好”了。但實際上,青光眼引起的視野改變是不可逆的,通過有效的治療(藥物、激光或者手術),視野可以穩(wěn)定不進展,或者進展速度明顯變緩,但一般不會變好或恢復。2016年08月25日
2703
0
0
-
孔祥梅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五官科醫(yī)院 青光眼與視神經疾病學科 一旦發(fā)生青光眼,是不是就有視野損害了?答:不是的。青光眼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主要是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丟失,可以導致特征性視野的缺損。由于視野檢查不是非常敏感,在一些早期的患者,可以僅表現視盤擴大、神經纖維層變薄,但視野檢查可以完全正常。還有一些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可以僅有房角關閉、眼壓升高,后期才會有視野的損害。只要發(fā)生了視野損害,通過視野檢查就能夠測出來嗎?答:是的。視野檢查目前主要分為靜態(tài)視野和動態(tài)視野兩大類,靜態(tài)視野也就是電腦視野,常用于中心30度的視野檢查,主要在早期、中期患者使用,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高;動態(tài)視野,常用于周邊視野的檢查,主要在中晚期患者使用。當然視野檢查是一項需要患者配合的心理物理學檢查,患者的理解度、配合度對檢查結果的準確與否非常重要,通常第一次做視野檢查的人結果會不太可靠,出現固視丟失、假陰性、假陽性等情況,一般需要重復兩次甚至三次。視野檢查報告上,出現哪些描述,意味著可能是青光眼?答:不同的視野計對結果的描述略有不同,國際上常用的靜態(tài)視野計有Humphrey、Octopus兩種,一般主要看校正偏差圖、MD值、PSD值等。如果出現旁中心暗點、鼻上鼻下弓形暗點或缺損,而且視野的損害與眼底表現相符合,要考慮青光眼的可能性。一次視野檢查結果不好,可以下青光眼的判斷嗎?多次檢查都不好呢?答:一次檢查結果不好,不能輕易下青光眼的診斷。因為視野的檢查影響因素較多,如果懷疑的話要重復檢查一次,更重要的是,要結合眼底、眼壓、房角、病史等,綜合加以判斷。由于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視野的改變,如果多次視野檢查都不好,也要根據視野損害的形態(tài),除外一些可能的其他疾病,比如:垂體瘤、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視野檢查沒有問題,可以排除青光眼嗎?答:視野不是青光眼診斷的唯一條件,視野檢查正常不能排除青光眼。一些很早期的開角型青光眼,或者早期的閉角型青光眼都可以不伴有視野的損害。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如果沒有干預,視野會自己“變好”嗎?如果已經用藥,視野會逐漸恢復嗎?答:不是的,有時視野檢查結果會比上一次好,這可能是由于檢查過程中的偏差導致的,比如上一次檢查欠可靠,這一次通過學習檢查得更準確,可以表現為“變好”了。但實際上,青光眼引起的視野改變是不可逆的,通過有效的治療(藥物、激光或者手術),視野可以穩(wěn)定不進展,或者進展速度明顯變緩,但一般不會變好或恢復。2014年05月03日
36410
4
5
-
江冰主任醫(yī)師 湘雅二醫(yī)院 眼科 青光眼視野檢查的目的在于兩方面,即檢測有無視神經損害和監(jiān)測病情進展情況。通過檢測有無視野缺損,判斷有無視神經損害。青光眼的診斷不完全決定于眼壓,單純眼壓高而沒有視盤損害及相應視野缺損,只能診斷為高眼壓癥。相反,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眼壓正常,僅有視盤改變和視野缺損。因此視野缺損是診斷青光眼的主要指標之一,這在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尤為重要。臨床上高眼壓癥患者可不治療,定期隨訪眼底及視野,一旦出現早期視盤損害及視野改變,即予治療。視野檢查技術已有了很大進展,特別是計算機輔助的視野檢查,準確性、可靠性顯著提高,并能準確記錄、保存檢查結果,便于對比。在接受抗青光眼治療的患者,連續(xù)視野檢查結果的比較是病情有無進展的敏感指標,視野缺損穩(wěn)定無變化意味著治療有效,而缺損進行性加重,是需要加強治療力度的指征。那么,青光眼視野復查的頻度究竟怎樣呢?一個青光眼患者,如果不予以治療,從出現視野損害到完全失明的自然流程,依眼壓水平不同而時間不同:眼壓在21~25mmHg者,約為14.4年;25~30mmHg者,約為6.5年;30mmHg以上者,約為2.9年。因此,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一般每半年至一年復查一次,病情進展較快或眼壓不穩(wěn)定者,每2~3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復查一次。由于視野的變化也存在短期波動和長期波動,因此,單次復查視野的惡化不足以提示病情的惡化,只有多次視野復查才能盡可能減少長期波動的影響。2009年09月05日
8902
7
3
視野檢查相關科普號

許琦彬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琦彬 副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眼科
140粉絲98.8萬閱讀

馬瑾醫(yī)生的科普號
馬瑾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
眼科
671粉絲1641閱讀

陳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松 主任醫(yī)師
天津市眼科醫(yī)院
玻璃體視網膜治療中心
4037粉絲40.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