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怎么預防真菌性鼻竇炎
張維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1日76
0
0
-
真菌性鼻竇炎有哪些藥物保守治療
張維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1日13
0
1
-
劉主任我也是真菌性鼻竇炎,必須要做手術嗎?有時候鼻涕和痰中有血。
世界保健日直播義診2022年10月19日40
0
0
-
霉菌性鼻竇炎怎么引起的?
霉菌性鼻竇炎一般是長期使用抗生素、真菌感染等原因所導致的。1、長期使用抗生素: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會過度抑制和殺滅細菌,導致人體正常菌群環(huán)境失衡,引起繼發(fā)霉菌感染和真菌性鼻竇炎。2、真菌感染:常見致病菌為曲霉菌,多為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真菌球多局限于鼻竇內,鼻竇內無黏膜和骨的侵犯。3、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例如長期睡眠質量不好,糖尿病等。其臨床表現(xiàn)早期可有鼻出血或劇烈頭痛、單側鼻塞、流膿性鼻涕或劇烈頭痛。有時,可能沒有癥狀。只是在做鼻竇CT檢查時,若菌球較大,可能會出現(xiàn)面部腫脹疼痛。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開放鼻竇手術等。以上治療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建議飲食上避免辛辣食物,生活作息要規(guī)律。
黨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18日453
0
0
-
霉菌性鼻竇炎能自愈嗎?
一般霉菌性鼻竇炎不能自愈。霉菌性鼻竇炎一般是由上頜竇繼發(fā)的霉菌性上頜竇炎引起,患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頭痛、上頜牙齒不舒服、疼痛等癥狀。有時還會出現(xiàn)間歇性的血性鼻涕分泌物,或者患者本身有異味,鼻腔有腥臭味。CT檢查發(fā)現(xiàn)上頜竇除了陰影增厚外,還有典型的鈣化表現(xiàn)。霉菌性上頜竇炎一般不會自然愈合,可以選擇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口服抗霉菌類藥物,如果病情繼續(xù)惡化,需要手術治療,主要是清除局部霉菌。建議患者在治療后一定要做好鼻腔護理,平時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清除鼻腔內的病菌。
黨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18日562
0
0
-
認識真菌性鼻竇炎
真菌性鼻竇炎又稱為霉菌性鼻竇炎,是鼻科臨床上一種特殊類型的鼻竇炎。根據(jù)是否有侵襲性又分為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和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 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多半發(fā)生在免疫缺陷的患者,按病程緩急和臨床特征又分為急性侵襲性和慢性侵襲性,此類型病理特征是真菌感染從鼻腔鼻竇內侵犯周圍竇壁黏膜和骨質,累及眼眶、顱底等周圍結構,治療以手術清除病變,積極抗真菌治療為原則,由于這種類型的患者多半免疫力很差,短時間又無法提升,所以預后較差。 而非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根據(jù)類型有分為真菌球和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兩種。真菌球型多半發(fā)生在中老年女性,單側鼻竇發(fā)病,尤其是上頜竇最為多見,臨床表現(xiàn)為單側頭疼、牙疼、面頰疼痛、流涕、涕中帶血、鼻堵、嗅覺減退、鼻腔異味,也有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是在進行頭顱CT、核磁檢查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但一旦急性發(fā)作會出現(xiàn)劇烈頭疼,患者會到急診就診,口服止痛片緩解癥狀,所以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治療。治療上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在內鏡下進行,術中打開鼻竇,清除竇腔內的真菌團塊(見下圖),手術效果較好,復發(fā)比例很低。 而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則好發(fā)于中青年,可單側雙側均可發(fā)病,患者多為過敏體質,可合并哮喘,真菌的過敏原檢查常呈陽性,治療以手術治療加上術后長期的激素等藥物治療為原則,此病極易復發(fā),手術后一定要叮囑患者長期、定期隨診用藥。 無論是真菌球還是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都不推薦全身使用抗真菌藥物。 標本瓶內是術中取出的真菌團塊,像豆腐渣一樣,這是典型的真菌球型鼻竇炎的表現(xiàn),手術效果很好。
王旻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11月27日3613
9
41
-
真菌性蝶竇炎的臨床表現(xiàn)
雖然真菌性蝶竇炎的發(fā)病率較真菌性上頜竇炎要低,但其臨床癥狀(頭痛、涕倒流、回吸涕血)和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更為嚴重(視力下降,動眼神經麻痹,海綿竇綜合征,顱內真菌感染),因此準確的通過影像學去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助于盡早的確診和手術干預。換句話說,對于單獨的上頜竇炎和單獨的蝶竇炎,后者應更重視。真菌性蝶竇炎在CT上表現(xiàn)為蝶竇內軟組織密度影伴高密度影,該表現(xiàn)在軟組織窗比較典型,骨窗圖像中可不明顯,有可能無法直接確診,但可觀察到蝶竇各壁有骨炎反應性骨質增厚的間接征象。對于不典型的病例可以通過MRI來鑒別診斷。真菌性鼻竇炎的特點是周邊水腫黏膜為長T2信號,竇腔內病變主體為短T2信號,表明含水量較少(或順磁性差),合并炎癥時為等T2長T2混雜信號。T1上真菌病變?yōu)榈刃盘?。T1+C增強像為中央低信號,周圍黏膜有強化。合并細菌感染炎癥較重的病例由于竇腔內壓力較高,竇口可增寬向鼻腔側膨出,內鏡下可見竇口前方黏膜水腫息肉樣變及膿性分泌物。
查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1月22日8162
0
3
-
鼻腔也長癬(真菌)!
癬常見為真菌感染,一般和濕熱環(huán)境有關,主要有銅錢樣皮損,可見皮屑,有瘙癢。 真菌一般常見為手癬,足癬,灰指甲,和女性的婦科病“白色念珠菌”,鼻腔也有真菌,曲菌類常見! 真菌性鼻竇炎表現(xiàn):單側頭痛,回涕帶血,鼻腔異味,流膿涕等。 治療:首選手術治療,和慢性鼻竇炎一般藥物保守治療不同,需要外科手術清除病灶,通暢鼻竇引流!
鄧建洪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12日7940
0
0
-
真菌性鼻竇炎如何診治
真菌性鼻--鼻竇炎(fungal rhinosinusitis, FRS)是鼻科常見的一種特異性感染性疾病。傳統(tǒng)觀點認為,F(xiàn)RS在機體長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情況下易發(fā)生,也可見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大面積燒傷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出現(xiàn)。近年發(fā)現(xiàn),健康個體亦可患FRS,可能是真菌在機體抵御能力下降時某一局部致病,也與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臨床類型:非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1、真菌球:鼻腔內大體特征為干酪樣或壞死性潴留物,呈褐色或灰黑色團塊狀。鼻內病變會不斷增大可壓迫竇壁,致骨質壓迫變薄。2、變應性真菌性鼻--鼻竇炎:鼻竇內病變?yōu)檎吵砣绻u樣物,黃綠色或棕色。發(fā)生于特應性體質病人,常伴有鼻息肉病、哮喘。鼻竇粘膜水腫或增生,但無真菌侵犯。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真菌感染不僅位于鼻腔和鼻竇內,同時還侵犯竇腔粘膜和骨壁,并向鼻竇外發(fā)展,如眼眶、前顱底或者翼鄂窩等部位。鼻腔內病變多為干賂樣、壞死性或肉芽樣物,并有大量的粘稠分泌物或血性分泌物。1、急性或爆發(fā)性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該型病變改變迅速,并向周圍結構和組織發(fā)展,引起血管侵襲和組織壞死。早期可波及鼻腔外側壁、上頜竇前壁、上壁、后壁,累及眶部、面部和硬腭等;晚期可侵犯篩竇、蝶竇、顱底。還可經血液循環(huán)侵犯肺、肝、脾等臟器。2、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該型進展緩慢,早期真菌侵犯多限制于鼻腔或竇腔粘膜和骨壁,后期侵犯周圍組織和結構。臨床表現(xiàn)真菌球:類似于慢性鼻--鼻竇炎,如單側鼻塞、膿涕、涕中帶血或有惡臭等。發(fā)展較大者,會有面部隆起和疼痛,少量有眼眶受累癥狀,一般無全身癥狀。變應性真菌性鼻--鼻竇炎:臨床表現(xiàn)與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相似,進展緩慢,多累及一側多竇。臨床表現(xiàn)為眶側或面部隆起,無痛,固定,質硬或不規(guī)則狀,進而引起眼球突出, 影響視力減退甚至失明。急性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鼻內結構破壞、大量膿性結痂、面部腫脹疼痛、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甚至失明,或鄂部缺損、劇烈頭痛、顱內高壓、癲癇、偏癱、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如不及時救治,數(shù)天內可致死亡。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早期臨床表現(xiàn)與非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相似,局限于鼻腔,鼻塞、膿涕、涕中帶血或惡臭、頭痛等;晚期可由其侵犯范圍,而引起相應癥狀。治療治療原則:首選手術治療,侵襲性的真菌性鼻--鼻竇炎需配合抗真菌藥物治療。1、手術治療:非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可行竇內病變清理術,建立竇腔內寬敞的通氣和引流,保留鼻竇黏膜和骨壁;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則應行鼻竇清創(chuàng)術,需廣泛切除受累的鼻竇黏膜和骨壁。多經鼻內鏡手術治療。2、藥物治療:真菌球術后不需配合抗真菌藥物治療;變應性的真菌性鼻-鼻竇炎要口服糖皮質激素治療;侵襲性的真菌性鼻-鼻竇炎術后必須用抗真菌藥物,較常用的有伊曲康挫和兩性霉素B等。3、其他治療:免疫治療和間歇吸氧等。預后手術治療真菌球效果明確。變應性真菌性鼻--鼻竇炎術后配合合理的糖皮質激素治療,預后更佳。早期慢性真菌性鼻--鼻竇炎多是一次手術后治愈,后期復發(fā)性慢性真菌性鼻--鼻竇炎的治療效果不佳,易復發(fā),預后較差。急性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死亡率極高。
臧洪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1月30日1992
0
1
-
鼻腔里也會感染真菌嗎?
在作者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真菌性鼻竇炎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很多患者有疑問,什么是真菌性鼻竇炎呢?腳氣是真菌感染我知道,鼻腔里也會感染真菌嗎?真菌性鼻竇炎與普通的鼻竇炎有什么區(qū)別呢? 今天河北省中醫(yī)院耳鼻喉科李軍主任為大家做一介紹。 真菌性鼻竇炎,又稱真菌球型鼻竇炎。就是真菌在鼻腔鼻竇內生存繁殖從而產生的一種疾病。那么為什么鼻腔內會感染真菌呢? 真菌性鼻竇炎的發(fā)病跟以下原因有關系 1. 病原菌 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曲霉菌,約占百分之八十,往往預后較好。也有極少毛霉菌感染,但相當險惡,死亡率較高。 2. 外界環(huán)境 霉菌喜好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因此濕熱氣候如中國南方省份的發(fā)病率相對北方高;長期經常性從事接觸土壤、花盆及家禽的工作人員易罹患。 3. 全身因素 如糖尿病、長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抗腫瘤藥物、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放療及艾滋病病人等均為真菌性鼻竇炎的易發(fā)人群。 4. 局部因素 是部分真菌性鼻竇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健康人群的發(fā)病跟這一因素有主要關系。各種因素所致的鼻腔、鼻竇通氣引流受阻,包括解剖因素如中鼻道狹窄、中鼻甲反向彎曲等;感冒,鼻炎等導致局部的慢性炎癥、水腫,竇腔的分泌物潴留;同側上列牙齒的病變等。 真菌性鼻竇炎有什么表現(xiàn)呢? 臨床表現(xiàn)多為頭面部或牙齒疼痛,涕中帶血,鼻腔流膿、臭味兒分泌物,重者可伴有霉菌團塊經鼻或口咽掉出,霉菌團塊跟黑灰色的泥土差不多。但是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為無意中進行頭顱等相關檢查發(fā)現(xiàn)。 那么真菌性鼻竇炎能不能跟普通的鼻竇炎一樣采取藥物等保守治療呢? 我們用一張手術中的圖片給大家看一下什么是真菌性鼻竇炎? 又該圖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霉菌是一種固體成分,通過保守治療是不能使它排出體外的,因此只能通過手術進行治療。若不行手術治療則可能出現(xiàn)感染加重、甚至家人都能聞到其惡臭,尤其侵襲性真菌能夠破壞周圍臨近骨質,導致眶周、頜面及顱底骨質的破壞,從而導致相應部位的癥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術后需要長期堅持我科門診鼻內鏡復查及規(guī)范化治療,堅持使用鼻腔噴霧劑及沖洗器!
李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11月27日9303
0
2
鼻真菌病相關科普號

鄧建洪醫(yī)生的科普號
鄧建洪 副主任醫(yī)師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耳鼻喉科
3669粉絲50.1萬閱讀

楊小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小玲 主任醫(yī)師
蘇州市立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134粉絲67.6萬閱讀

張維天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維天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4006粉絲95.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彥君 主任醫(yī)師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鼻炎 214票
鼻竇炎 212票
小兒腺樣體肥大 94票
擅長:鼻內鏡手術:包括鼻竇炎、鼻息肉、鼻中隔成型術、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術、鼻內鏡下腦脊液鼻漏修補術、腦膜腦膨出的內鏡手術、鼻顱相關、鼻眼相關疾病的微創(chuàng)傷手術治療;擅長鼻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保守及手術綜合治療。 -
推薦熱度5.0史劍波 主任醫(yī)師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鼻???/span>
鼻竇炎 300票
小兒腺樣體肥大 162票
鼻中隔偏曲 79票
擅長: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腺樣體肥大,鼻腔良性和惡性腫瘤、鼻眼相關、鼻顱底外科疾病的診治 -
推薦熱度4.8倪曉光 主任醫(yī)師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內鏡科
鼻咽癌 121票
咽部腫瘤 78票
喉癌 33票
擅長:擅長: (1)鼻咽喉部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 (2)鼻咽喉部良惡性腫瘤的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聲帶息肉、聲帶白斑、咽喉部乳頭狀瘤、早期喉癌、早期下咽癌 尤其擅長: (1)咽喉早癌的內鏡篩查及早診 (2)咽喉早癌的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 (3)鼻咽癌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4)聲帶息肉和聲帶白斑的鑒別診斷和微創(chuàng)治療 (5)咽喉部乳頭狀瘤的微創(chuàng)治療 (6)聲帶粘連的內鏡下微創(chuàng)治療 (7)原發(fā)灶不明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的診斷及病灶檢出 特色: (1)門診局麻下聲帶息肉微創(chuàng)摘除術 (2)門診局麻下咽喉部乳頭狀瘤切除術 (3)門診局麻下聲帶白斑的微創(chuàng)剝脫術 (4)門診局麻下聲帶粘連的微創(chuàng)分離術 (5)早期咽喉癌激光微創(chuàng)消融術 (6)咽喉早癌窄帶成像(NBI)喉鏡的精準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