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寶迪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yī)院 急診醫(yī)學科 近年來,寵物傷人事件頻發(fā),尤其是天氣轉(zhuǎn)暖時,動物情緒活躍,致傷風險驟增??袢∫坏┌l(fā)病,死亡率近乎100%,因此科學評估致傷動物風險并規(guī)范處置傷口,是救命的關鍵!以下是必須掌握的評估要點與處置原則:1.動物分類:高風險、低風險、無風險,決定生死差異根據(jù)傳播狂犬病的風險,動物分為三類:高風險動物:犬、貓、蝙蝠、流浪/野生食肉哺乳動物(如狐貍、狼等)。處置原則:無論是否接種疫苗,均需立即處理傷口+接種疫苗+免疫球蛋白(Ⅲ級暴露時)。低風險動物:家畜(牛、羊等)、嚙齒類(倉鼠、兔子等)、兔形目動物。例外情況:若當?shù)赜袆游锂惓K劳龌蚩袢蟾?,或傷口位于頭面部,需按高風險處置。無風險動物:非哺乳動物(如龜、魚、鳥類等),僅需清洗消毒傷口即可。關鍵提醒:蝙蝠即使未咬傷,僅接觸黏膜或破損皮膚也視為Ⅲ級暴露,必須注射免疫球蛋白!2.觀察動物狀態(tài):健康≠安全,這些細節(jié)可能致命健康動物:若家養(yǎng)犬/貓已接種疫苗且無異常行為(如攻擊性、流涎、怕光等),可暫觀察動物10天。異常動物:若動物出現(xiàn)狂躁、癱瘓、不明原因死亡,或無法追蹤(如流浪動物),需立即按高風險處置。注意事項:即使家養(yǎng)寵物“看似健康”,若未接種疫苗或處于疫區(qū),仍需按高風險處理!3.暴露等級判定:傷口深度與部位決定急救措施根據(jù)接觸方式和傷口嚴重程度,暴露分為三級:Ⅰ級暴露:完整皮膚被舔舐或無接觸。處理:無需特殊處置,僅需清洗皮膚。Ⅱ級暴露:輕微抓傷/咬傷(無出血)。處理:徹底沖洗+接種疫苗。若傷口在頭面部或免疫功能低下,按Ⅲ級處理。Ⅲ級暴露:貫穿性傷口、黏膜接觸、蝙蝠致傷。處理:沖洗+疫苗+免疫球蛋白(立即注射,中和病毒)。1.立即沖洗:用肥皂水與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15分鐘,深傷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沖洗。2.消毒殺菌: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藥膏(影響病毒排出)。3.分級處置:按暴露等級接種疫苗(0、3、7、14、28天)和免疫球蛋白(Ⅲ級暴露必用)。4.破傷風預防:深傷口或污染嚴重者需接種破傷風疫苗?!?4小時內(nèi)打疫苗才有效”是謠言!只要在發(fā)病前接種均有效,但越早越好?!凹茵B(yǎng)寵物不用打疫苗”大錯特錯!法律要求犬貓定期接種,且蝙蝠、老鼠可能傳播病毒??袢》揽氐暮诵氖强茖W評估動物風險+規(guī)范處置傷口。記住:任何哺乳動物致傷都不可掉以輕心!轉(zhuǎn)發(fā)此文,關鍵時刻能救命!參考資料:國家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guī)范(2023版)》等。04月08日
65
0
0
-
鄭曉峰主任醫(yī)師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yī)院 急診科 一、狂犬病:潛伏在身邊的"死亡殺手"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通過受感染動物的唾液傳播。這種病毒會攻擊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一旦發(fā)病,死亡率幾乎是100%。更可怕的是,全球每年仍有約5.9萬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5%發(fā)生在亞洲和非洲。你可能不知道:看似溫順的動物可能攜帶病毒。除了常見的犬類,貓、蝙蝠、狐貍、浣熊等哺乳動物都可能成為傳播者。特別是蝙蝠,它的牙齒極其細小,咬傷可能不易察覺,但傳播風險極高。二、這7種情況必須立即接種疫苗暴露風險等級對照表|暴露等級|具體情形|處理方式||----------|----------|----------||I級暴露|接觸動物但皮膚完整|清洗即可|II級暴露|皮膚被輕咬/輕微抓傷|立即接種疫苗|III級暴露|穿透性咬傷/新鮮傷口被舔舐|疫苗+免疫球蛋白|必須立即就醫(yī)的7種情況:1.被流浪貓狗咬傷或抓傷(哪怕只是破皮)2.被野生動物(如蝙蝠、狐貍)咬傷3.傷口被動物唾液污染(如被舔到破損皮膚)4.無法確認動物是否接種過疫苗5.傷口較深或位于頭面部(病毒更快侵入中樞神經(jīng))6.動物在傷人后10日內(nèi)死亡7.被咬后動物出現(xiàn)異常行為(如狂躁、流涎)特殊案例:被家養(yǎng)寵物咬傷怎么辦?-如果寵物已規(guī)范接種疫苗且半年內(nèi)加強免疫,可先觀察動物10日-但期間若動物出現(xiàn)異常,必須立即補打疫苗-傷口在頭面部或無法確保觀察時,仍需立即接種三、黃金72小時自救指南暴露后規(guī)范處理四步法:1.立即沖洗: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配合肥皂交替使用2.深度消毒:交替使用碘伏和75%酒精,避免傷口縫合3.精準免疫:??-24小時內(nèi)接種首針疫苗(最遲不超過48小時)??-嚴重咬傷者需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免疫球蛋白4.全程接種:遵循"5針法"或"4針法"完成全程免疫疫苗接種時間表:-5針法:第0、3、7、14、28天各1針-4針法(2-1-1程序):第0天2針,第7、21天各1針四、打破5大認知誤區(qū)1."寵物打過疫苗就安全"??真相:動物疫苗保護率并非100%,且存在免疫失敗可能2."只有出血才要打疫苗"??案例:2021年浙江某患者被貓抓出白痕未出血,未接種疫苗后發(fā)病死亡3."超過24小時無效"??科學依據(jù):只要在發(fā)病前完成全程接種都有效,但越早越好4."打過疫苗終身免疫"??事實:全程免疫后保護期通常為6個月-1年,再次暴露需加強5."十日觀察法可替代接種"??正確應用:觀察期間仍需開始接種,10日后確認動物健康可終止后續(xù)接種五、預防勝于治療:5大防護要點1.定期帶寵物接種疫苗(建議每年加強)2.避免接觸流浪動物,教育兒童不要逗弄陌生動物3.野外活動時穿長袖衣物,避免進入蝙蝠洞穴4.高危職業(yè)者(獸醫(yī)、動物救助員)建議提前接種預防5.出境旅游時了解目的地狂犬病流行情況重要提醒:暴露后處理費用(清洗、疫苗、免疫球蛋白)已納入醫(yī)保范圍,切勿因費用延誤治療!六、科學認知,理性應對記住這些關鍵數(shù)字:-0.5mm:可能傳播病毒的傷口最小深度-1.5cm:頭面部傷口病毒進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距離-10天:觀察肇事動物的黃金期-100%:及時規(guī)范處置后的保護成功當發(fā)生可疑暴露時,請立即前往當?shù)丶部刂行幕蛉畟T診。我國縣級以上醫(yī)院均設有24小時犬傷處置點,專業(yè)醫(yī)生會根據(jù)傷口情況制定個性化處置方案。生命安全無小事,及時正確的處置能讓我們遠離這個"隱形殺手"。02月11日
243
0
0
-
2024年12月06日
174
0
0
-
2024年07月28日
784
0
0
-
李軍友副主任醫(yī)師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皮膚科 眾所周知,狂犬病是一種病死率幾乎100%的疾病。如果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抓傷或是咬傷,病毒就可能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侵入我們的身體。還有一種被感染的途徑,是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舔舐到我們破損的皮膚,同樣也可能被感染。在認識到疾病危害的同時,越來越多人也存在下面這些疑問:“我的胳膊被家養(yǎng)的倉鼠咬了一口,怎么辦呀?”“我喂兔子時被咬破了手指,要打什么針嗎?”“我孩子被同學咬了,要打狂犬疫苗嗎?”首先介紹一個概念——“狂犬病暴露”: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粘膜或破損皮膚處,以及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組織。根據(jù)方式和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每一級都有相應的預防處置方法。01需要按照狂犬病暴露進行處置的動物犬、貓、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貓鼬等食肉目動物是狂犬病病毒的儲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為傳染源,因此接觸以上動物,均要按照狂犬病暴露進行處置。據(jù)報道,我國各地因動物致傷而就診的患者中,約80%-90%為狗引起,7%-15%為貓引起,4%左右為鼠類,其次為豬、蝙蝠等其他動物。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了喵星人的攻擊能力!02需按照狂犬病Ⅲ級暴露進行處置——蝙蝠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儲存宿主。由于蝙蝠暴露可能為極難察覺的細微咬傷或損傷,因此建議蝙蝠暴露處置按照III級暴露進行處置。03通常無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預防的動物嚙齒類(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倉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極少感染狂犬病,也未發(fā)現(xiàn)此類動物導致人間狂犬病。因此這類動物暴露通常無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預防。04不需要進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預防的動物禽類、魚類、昆蟲、蜥蜴、龜和蛇等非哺乳類動物不會感染和傳播狂犬病,因此這些動物暴露不需要進行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預防,不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05被人抓傷或者咬傷怎么辦呢?除了極罕見的通過組織和器官移植所導致的狂犬病傳播,狂犬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從未得到證實。因此,如果被人咬傷或抓傷,無需擔心感染狂犬病病毒,無需接種狂犬病疫苗。06被咬抓傷后,超過24小時接種疫苗還有效嗎?有效??袢∫呙缫话阍皆缃臃N效果越好,早打比晚打好,晚打比不打好,沒有發(fā)病前接種狂犬病疫苗都是有效的。07如何打狂犬疫苗?我國狂犬疫苗接種程序主要為?“2-1-1”四針法和?“5針法”。不過這兩種針方法的最終效果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4針法比5針法少打1針,接種周期短,產(chǎn)生抗體時間早。但首次接種2劑可能接種后的反應略大。08需要打破傷風疫苗嗎?破傷風由“破傷風桿菌”引起,它是一種厭氧菌,大多數(shù)在泥土、糞便、鐵銹里存在,暴露在空氣中無法存活。但過于深的傷口因不容易與空氣接觸,形成了“無氧”的環(huán)境,則需要當心了。被動物咬傷本身不會傳播破傷風,但如果造成的傷口過深或傷口被污染,則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需及時接種破傷風被動免疫抑制劑(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和破傷風疫苗。此外,如果孩子按照國家免疫計劃程序規(guī)范、科學接種疫苗,18月齡以上兒童已經(jīng)接種4劑百白破疫苗,6周歲以上兒童已接種5劑含破傷風成分的疫苗(4劑百白破+1劑白破)。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可持續(xù)5-10年。理論上說,16周歲以內(nèi)的兒童受傷后均不需接種破傷風疫苗。2024年05月08日
187
0
0
-
2024年03月08日
193
0
0
-
高興亮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九人民醫(yī)院黃浦分院 普外科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guī)范(2023年版)為加強和規(guī)范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降低狂犬病發(fā)病率,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等有關規(guī)定,結(jié)合我國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研制進展,制定本規(guī)范。第一章?暴露等級判定和處置原則第一條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黏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直接接觸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組織。第二條 根據(jù)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接觸或者喂飼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為I級暴露。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暴露。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舐,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觸蝙蝠為Ⅲ級暴露。第三條 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的醫(yī)務人員在判定暴露等級后,及時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應采取的處置措施。在獲得知情同意后(知情同意書模板見附件,各省份也可根據(jù)本地實際自行制定),醫(yī)務人員對傷口采取相應處置措施。第四條 判定為I級暴露者,清洗暴露部位,無需進行醫(yī)學處置。第五條 判定為Ⅱ級暴露者,應處置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確認為Ⅱ級暴露且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級暴露者其傷口位于頭面部且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按照Ⅲ級暴露者處置。第六條 判定為Ⅲ級暴露者,應處置傷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和接種狂犬病疫苗。第二章?傷口處置第七條 傷口處置包括徹底沖洗和規(guī)范清創(chuàng)處置。傷口處置越早越好,就診時如傷口已結(jié)痂或者愈合則不主張進行傷口處置。沖洗或者清創(chuàng)時如疼痛劇烈,可給予局部麻醉。傷口沖洗: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專業(yè)沖洗液)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約15分鐘,然后用生理鹽水將傷口洗凈,最后用無菌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或者清潔劑。較深傷口沖洗時,可用注射器或者專用沖洗設備對傷口內(nèi)部進行灌注沖洗,做到全面徹底。消毒處理:傷口沖洗后用稀釋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滅活效果的皮膚黏膜消毒劑(如季銨鹽類消毒劑等)涂擦傷口。如傷口碎爛組織較多,應首先予以清創(chuàng)。第八條 綜合暴露動物類型、傷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時間間隔等因素對傷口進行區(qū)別處理。傷口輕微時,用透氣性敷料覆蓋創(chuàng)面。傷口較大或者面部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時,應盡量一期閉合傷口。閉合傷口前應完成清創(chuàng)及被動免疫制劑浸潤注射。根據(jù)需要進行傷口引流。第九條 根據(jù)傷口污染或感染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破傷風的預防處置應遵照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如需同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應分別注射在左、右上臂三角??;如在同側(cè)三角肌注射,需間隔至少2.5厘米。第十條 對特殊部位的傷口進行處置時,建議有條件的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在相關專業(yè)醫(yī)師協(xié)助下完成。眼部:處置眼內(nèi)傷口時,要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劑??谇唬簺_洗口腔傷口時,要注意保持患者頭低位,以免沖洗液流入咽喉部造成窒息。外生殖器或肛門部黏膜:傷口處置、沖洗方法同普通傷口,注意沖洗方向應向外,避免污染深部黏膜。?第三章?疫苗接種和被動免疫制劑的使用第十一條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越早越好。推薦的免疫程序僅限于已批準使用相應程序的狂犬病疫苗產(chǎn)品。如國家批準新的狂犬病疫苗產(chǎn)品免疫程序,按最新要求執(zhí)行。5針免疫程序:于0(注射當天,下同)、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劑次,共注射5劑次。“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劑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劑次),第7、21天各注射1劑次,共注射4劑次。第十二條 凍干狂犬病疫苗稀釋液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使用。第十三條 狂犬病疫苗接種不分體重和年齡,每劑次均接種1個劑量。第十四條 對于狂犬病疫苗注射部位,2歲及以上受種者在上臂三角肌肌內(nèi)注射,2歲以下嬰幼兒在大腿前外側(cè)肌內(nèi)注射,避免臀部注射。第十五條 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已暴露數(shù)月未接種狂犬病疫苗者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第十六條 正在進行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接種的兒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接種狂犬病疫苗期間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其他疫苗,但優(yōu)先接種狂犬病疫苗。注射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者,應按要求推遲接種其他減毒活疫苗。第十七條 應按時完成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種,全程、規(guī)范接種狂犬病疫苗可刺激機體產(chǎn)生抗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當某一劑次出現(xiàn)延遲,其后續(xù)劑次接種時間按原免疫程序作相應順延,無需重啟疫苗免疫程序。第十八條 應盡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種。若無法實現(xiàn),可用不同品牌的狂犬病疫苗替換,并按替換疫苗的免疫程序繼續(xù)完成剩余劑次。狂犬病疫苗不得交由受種者保存或攜帶至其他門診接種。第十九條 狂犬病病死率幾乎達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種無禁忌癥。接種后少數(shù)人可能出現(xiàn)輕微不良反應,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極個別人員不良反應可能較重,應及時就診。發(fā)現(xiàn)受種者對狂犬病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時,重新評估暴露風險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可更換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按替換疫苗的免疫程序繼續(xù)完成剩余劑次。第二十條 按照受種者體重計算被動免疫制劑使用劑量,一次性全部使用??袢∪嗣庖咔虻鞍装凑彰壳Э梭w重20個國際單位(20IU/kg)計算;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千克體重40個國際單位(40IU/kg)計算;單克隆抗體按照批準的劑量使用。如計算劑量不足以浸潤注射全部傷口,可用生理鹽水將被動免疫制劑適當稀釋到足夠體積再進行注射。第二十一條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必須嚴格按照產(chǎn)品說明書進行過敏試驗。第二十二條 被動免疫制劑的使用。暴露部位如解剖學結(jié)構(gòu)允許,應按照計算劑量將被動免疫制劑盡量全部浸潤注射到傷口周圍,所有傷口無論大小均應進行浸潤注射。手指、腳趾、鼻尖、耳廓及男性外生殖器等特殊暴露部位,則按照局部可接受的最大劑量進行浸潤注射,以避免出現(xiàn)骨筋膜室綜合征。對于黏膜暴露者,如解剖學結(jié)構(gòu)允許,應盡可能將被動免疫制劑進行局部浸潤注射,將少量被動免疫制劑滴注或涂抹在黏膜表面。如全部傷口進行浸潤注射后尚有剩余被動免疫制劑,將剩余被動免疫制劑注射到遠離疫苗注射部位的肌肉內(nèi)。第二十三條 如未能在接種狂犬病疫苗的當天使用被動免疫制劑,接種首針狂犬病疫苗7天內(nèi)(含7天)仍可注射被動免疫制劑。不得將被動免疫制劑和狂犬病疫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第二十四條 全程、規(guī)范接種狂犬病疫苗后,一般無需進行抗體檢測。如需檢測抗體水平,應采取快速熒光灶抑制試驗(RFFIT)、小鼠腦內(nèi)中和試驗等國家認證認可的檢測方法。第二十五條 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和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有關要求處理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第四章 暴露前預防和再次暴露后處置第二十六條 暴露前預防。人員范圍:狂犬病高暴露風險者應進行暴露前免疫,包括從事狂犬病研究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接觸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員、獸醫(yī)、動物收容機構(gòu)工作人員、接觸野生動物的研究人員、獵人等。計劃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風險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員也可進行暴露前免疫。疫苗接種:暴露前基礎免疫程序為第0、7、21(或28)天各接種1劑次狂犬病疫苗。持續(xù)暴露于狂犬病風險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礎免疫后,在沒有動物致傷的情況下,1年后加強1劑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強1劑次。推遲免疫:對妊娠婦女及患急性發(fā)熱性疾病、處于急性過敏期、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者可酌情推遲暴露前免疫。???第二十七條 再次暴露后處置。傷口處置:任何一次暴露后均應首先、及時、徹底地進行傷口處置。疫苗接種:再次暴露發(fā)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應繼續(xù)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劑次的接種;全程接種后3個月內(nèi)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強接種;全程接種后3個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應于0、3天各加強接種1劑次狂犬病疫苗。被動免疫制劑注射:按暴露前或者暴露后程序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者,除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外,暴露或者再次暴露后無需使用被動免疫制劑。第五章?門診管理第二十八條 縣級及以上地方衛(wèi)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應對轄區(qū)內(nèi)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進行合理布局。從事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的醫(yī)務人員須經(jīng)縣級及以上地方衛(wèi)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組織的專業(yè)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第二十九條 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應合理設置外傷處置和疫苗接種等功能分區(qū),具備必要的傷口沖洗、冷鏈等設備以及狂犬病疫苗及其被動免疫制劑、應急搶救藥品等,原則上應配備至少兩種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需開展破傷風預防處置的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應配備破傷風疫苗及其被動免疫制劑。第三十條 狂犬病預防處置門診應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員管理、疫苗和冷鏈管理、知情告知、接種信息采集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報告等制度。接種完成后及時在免疫規(guī)劃信息系統(tǒng)填報疫苗接種信息。2023年11月07日
375
0
1
-
2023年10月04日
145
0
1
-
成建榮主任醫(yī)師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1、狂犬病暴露等級如何判定?根據(jù)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接觸或者喂飼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為I級暴露;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暴露;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舐,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觸蝙蝠為Ⅲ級暴露。2、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狂犬病暴露,如何進行規(guī)范處置?一是I級暴露者一般無感染風險,清洗暴露部位即可,無需進行醫(yī)學處置。二是Ⅱ級暴露者存在輕度感染風險,應處置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確認為Ⅱ級暴露且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級暴露者其傷口位于頭面部且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按照Ⅲ級暴露者處置。三是Ⅲ級暴露者存在重度感染風險,應處置傷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和接種狂犬病疫苗。2023年09月18日
426
0
0
-
2023年07月16日
70
0
0
狂犬病相關科普號

史傳奎醫(yī)生的科普號
史傳奎 副主任醫(yī)師
濟南市兒童醫(yī)院
皮膚科
3.3萬粉絲87.9萬閱讀

莫志碩醫(yī)生的科普號
莫志碩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
感染性疾病科
67粉絲11.1萬閱讀

劉波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波 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yī)院
感染病中心
3891粉絲2.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