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主任醫(yī)師
科主任
神經外科曾靜波
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王曉偉
副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羅霜
副主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馬棟斌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程書文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趙強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劉嘉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劉力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高學軍
主治醫(yī)師
3.3
龔敏
主治醫(yī)師
3.3
神經外科帥永孝
醫(yī)師
3.2
神經外科張晗曦
醫(yī)師
3.2
神經外科周廣平
醫(yī)師
3.2
神經外科劉棟
醫(yī)師
3.2
家住溫江的王大媽今年60歲,兩年前她發(fā)現眼睛不好使,東西老是看不清。她以為自己是老花眼,沒太在意??呻S著時間推移,王大媽的視力越來越差,最近幾個月,手機的字都調到了最大,都還需要貼的特別近看才行。王大媽的女兒納悶了:即使是老花眼,視力也不應該減退得這么快啊!2020年7月14日,王大媽在女兒的再三勸說下來到市五醫(yī)院眼科檢查。眼科醫(yī)生仔細詢問了王大媽的情況,發(fā)現王大媽僅僅是輕度的白內障,無法解釋她嚴重的視力下降;于是給她安排了一個顱腦CT,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王大媽視力下降竟是因為大腦底端長了一個瘤子,必須盡快手術。神經外科羅霜主任說,王大媽的大腦底端長了一個瘤子,考慮是垂體瘤,她視力下降是因為腫瘤壓迫了視神經造成的,盡早手術才能挽救殘余的視力。一聽說腦子里長了瘤子,王大媽懵了:“垂體瘤可不可怕?要在腦袋上動手術?太嚇人了!”羅霜主任解釋道,垂體瘤絕大多數是良性腫瘤,極少數會侵犯旁邊的神經和海綿竇結構,你的核磁提示腫瘤是膨脹性生長,是良性的表現,如果現在不做,視力會進一步下降,到時候即使切除,也無法挽救視力;現在隨著神經外科的發(fā)展,可以經鼻孔切除垂體瘤,是不需要開顱的。利用直徑4毫米左右的內鏡進入鼻腔,找到鞍區(qū)腦瘤的位置,然后將其切除。王大媽的女兒仍擔心不已:“這種方法有效嗎?安全不?”羅主任說,相比傳統的開顱手術,這種方法可減少術中對腦組織的損傷,術后患者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患者恢復快。這下王大媽和家屬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下來,王大媽欣然接受手術。7月20日上午九點王大媽開始手術。王大媽的腫瘤個頭可真不算小,上下直徑都有4cm,是一般垂體瘤的3-4倍,而且質地較韌,主刀醫(yī)生劉嘉一絲不敢馬虎,小心翼翼刮除腫瘤,經過三個半小時的奮戰(zhàn),王大媽腦里的全部腫瘤都被成功切除,頸內動脈和正常垂體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術后第二天,王大媽就感覺眼睛明亮了很多,手機上的字看起來也不費力了,恢復得非常好,經過一周的康復,王大媽拔除了鼻腔的紗條,已經下地活動自如,完全看不出是經歷過大手術的人,7月27日正式出院。王大媽感慨道,我沒想到眼睛看不見居然是垂體瘤惹的禍,也沒想到腦袋里面長瘤子還可以從鼻子里面進去做手術。羅霜主任溫馨提醒:步入老年以后,隨著年齡增長,眼球晶狀體逐漸硬化、增厚,眼部肌肉的調節(jié)能力也隨之減退,導致變焦能力降低,眼睛開始老花,偶爾還會頭暈頭痛,許多老年人都習以為常。當出現“視力下降、頭昏腦脹”等癥狀時,大爺大媽們就認為是年齡大導致的,不會太在意。但垂體瘤其實也是造成視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因為壓迫視神經、視交叉,進而引起視力、視野的變化,如果早期不能解除這種壓迫,神經會因供血差遺留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垂體瘤因分泌激素不同而表現各異,如停經、泌乳、月經紊亂、視力下降、高血壓高血糖等,還可以因腫瘤增大壓迫周圍神經出現頭痛等,病人就診較為分散,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我院為推進垂體瘤規(guī)范化治療,設立垂體瘤專病門診。如果您視力短期下降明顯,且有視野盲區(qū),建議您盡快到市五醫(yī)院垂體瘤專病門診進行篩查,垂體瘤專病門診還方便于垂體瘤患者術后長期隨訪,有些垂體瘤患者術后可能合并垂體功能低下,鼻腔不適,需要專業(yè)的指導,也需要定期復查了解腫瘤是否復發(fā)以及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腦垂體分泌出的激素及激素在人體中發(fā)揮的作用腦垂體是內分泌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產生多種主要激素,一度公認為身體腺體的總指揮,然而現在科學家的觀點已經改變。腦垂體位于腦下方,大如豌豆,形狀也像一顆豌豆,分泌的激素既直接作用于人體,也激發(fā)其他腺體產生激素,或調整其他腺體的激素產量,間接作用于各種組織。其中有一種腦垂體激素(生長激素)促使兒童的骨骼和軟組織生長;另一種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通過刺激甲狀腺來調整新陳代謝;刺激卵泡素、黃體化激素、催乳激素等,有助于決定性征和控制生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使腎上腺釋放多種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激素。盡管腦垂體如此重要,根據內分泌學家的新近研究結果,腦垂體卻非腺體的總指揮,本身受下丘腦控制。下丘腦是腦的一部分,位于腦垂體的上方,借助神經脈沖獲得有關身體的大量信息;感到有需要時,就分泌稱為釋放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緩慢地傳到腦垂體,或刺激腦垂體釋放所儲藏的激素,或抑制腦垂體釋放激素,從而控制身體的生長和發(fā)育,調整多項人體功能。下丘腦對腦垂體的監(jiān)控作用,證明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為保持身體功能正常,配合得多么緊密。下丘腦還產生兩種激素,稱為催產素和加壓素。這些激素向下經過特殊的細胞通道到達腦垂體,腦垂體把這些激素儲藏起來,按需要釋放。催產素于分娩時刺激子宮肌肉收縮,加壓素則藉收縮血管以及促使身體保留液體,使血壓上升。有此可能,不過,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例如長得矮小可以不可以是遺傳因素所致,父母矮小,孩子多半也矮小。營養(yǎng)不良和慢性病會阻礙兒童的生長發(fā)育,許多遺傳病會引起侏儒病,其中一種稱為軟骨發(fā)育不全,是軟骨缺陷使病人的臂和腿生長得異常短,頭和軀干卻可長到正常大小。在少數病例中,侏儒病的起因是腦垂體功能不足。兒童期中,骨骼正在生長,假如腦垂體產生的生長激素過少,病人就會長得異常矮小。肢端肥大癥是一種罕見的成人病,是腦垂體產生過多生長激素所致;兒童體內產生過多生長激素,則形成巨人癥。肢端肥大癥病人的某些骨頭慢慢地長得異常寬闊,同時軟組織增厚,不僅手腳增大,以致戒指和鞋變得緊窄,且容貌會變形--面貌變得粗魯,皮膚增厚,下頜凸出,牙齒間隔增大。病人聲帶增粗,聲音因而變得低沉;心臟、腎臟和其他內臟可能增大。此外,肢端肥大癥的病人也多汗,感到頭疼和疲乏。這些征狀有時變化得相當緩慢,以致發(fā)病多年也沒引起注意。產生過多生長激素,通常是腫瘤引起的。最常用的療法方法是動手術切除腫瘤;在某些病例中,放射治療也有效。婦女除了在分娩后或在分娩前數天之外,任何時產生乳汁--或男子產生任何乳汁--都稱為乳溢。乳溢在婦女中非常少見,在男子中更加罕見。起因是催乳激素分泌過多。催乳激素由腦垂體產生,在分娩后刺激正常乳汁泌,催乳激素生產過多,可引起婦女不育或停經,男性可導致陽痿。長時間服用避孕丸或某些鎮(zhèn)靜劑,可促使腦垂體產生過多催乳激素。腦垂體長出腫瘤,也會引起這種情況。治療方法取決于病因,例如停止服用可能損害腦垂體功能的藥物,或施行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乳溢往往原因不明,可用溴麥角環(huán)肽治療,這種藥會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對治療腦垂體腫瘤所致的乳溢同樣有效。腦垂體釋放的加壓素不足,就會引起尿崩癥。在正常情況下,加壓素使人體保留液體;缺少加壓素,體內液體流失,病人排出大量水樣尿液(每天可達十五公斤)。這種尿液與糖尿病病人不同,不含糖分。其他征狀有總是口干、渴望喝冰水等。尿崩癥可由腦垂體外傷(例如在車禍中受傷)或腦垂體腫瘤引起,在非常多病例中卻找不到明顯的病因。治療方法通常是服用加壓素或其他幫助身體保留液體的藥物。廣大百姓在遇到上述問題,一定要到正規(guī)三甲醫(yī)院就醫(yī)咨詢,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