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零度Zero冰凝血那些事兒 1周前 一說到血友病,最早的血友病是有三個的,血友病ABC或者血友病甲乙丙。 缺少凝血因子XI的血友病C或血友病丙,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不再叫血友病,而叫凝血因子XI缺乏癥。 這樣血友病就只剩A和B了。 常有人問血友病A嚴重還是血友病B嚴重,其實血友病的嚴重程度是取決于患者體內凝血因子VIII或IX的水平,低于1%是重型,1%到5%是中間型,高于5%低于40%是輕型。 血友病A患者是5千個男性里面有一個,血友病B是3萬個男性里面有一個。 也就是血友病A患者與血友病B患者的比例是6:1,差不多血友病A占85%,血友病B占15%。 然后是相似點,都是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都表現(xiàn)為關節(jié)出血、肌肉血腫和軟組織出血。 基因突變類型,血友病A最多的是內含子22倒位,占接近一半;血友病B最多的是錯義突變,占一半多。 就分子量來說,凝血因子VIII是280千道爾頓(kDa),凝血因子IX是55千道爾頓(kDa)。 凝血因子IX的分子量比較小,針對凝血因子IX的基因治療相對容易一些,因此血友病B的基因治療要領先于血友病A。 治療上的差異,血友病A需要輸注凝血因子VIII,血友病B需要輸注凝血因子IX。 目前重組的凝血因子IX太貴,所以很多血友病B患者在湊合用凝血酶原復合物治療。凝血酶原復合物如果連續(xù)大量輸入,因為里面有凝血因子II、X的累積,會有血栓風險。 最近幾年應該會有血漿源的凝血因子IX上市,只要價格便宜,應該會在血友病B患者中廣泛應用。 血友病A患者產生抑制物的比例要遠高于血友病B患者。 我們這里的400多名血友病B患者,檢測出產生抑制物的只有四到五個;而血友病A產生抑制物的,理論上應該接近30%。 在我日常接觸的患者,我感覺重型的血友病患者出血表現(xiàn)沒什么差別,但輕型和中間型的血友病B患者要比血友病A患者輕一些。不過血友病B的攜帶者出血表現(xiàn)要比血友病A的攜帶者重一些。
一、血友病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血友病最常見的出血表現(xiàn)是關節(jié)出血,一般先從踝關節(jié)出血開始,然后開始肘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出血。 如果一個關節(jié)在6個月內有超過3次的自發(fā)性出血,那這個關節(jié)就是靶關節(jié)。 另一種嚴重的出血是顱內出血,可以危及生命。 一項針對一萬多名血友病患者的研究顯示,有1.9%的患者出現(xiàn)了顱內出血,而顱內出血的死亡率接近五分之一。 當然了,血友病預防治療能夠有效的避免血友病性關節(jié)病,減少顱內出血。 二、血友病如何診斷?血友病的診斷很直接,就是檢測凝血因子VIII或IX低。但是要注意維生素K相關的凝血因子II、VII、IX、X在剛出生時往往都低于成年人的參考范圍,而凝血因子VIII活性剛出生時就能達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 所以血友病A的診斷,一出生就可以確診,而血友病B的診斷,需要等到出生6個月后復查。 血友病的嚴重程度,根據(jù)凝血因子活性分型:凝血因子水平小于1%為重型,1%到5%為中間型,5%到40%為輕型。 重型的血友病患者常在3歲內被診斷,診斷原因可以是家族史、新生兒出血、瘀斑、打疫苗時出血、粘膜出血、關節(jié)出血;血友病A的抑制物風險是25%,血友病B的抑制物風險是5%;不進行預防治療的話,普遍都會出現(xiàn)血友病性關節(jié)病。 中間型血友病患者常在10歲內被診斷,診斷原因可以是家族史、新生兒出血(幾率低于重型)、打疫苗時出血、粘膜出血、關節(jié)出血;抑制物風險是1%到2%;不進行預防治療的話,也常會出現(xiàn)血友病性關節(jié)病。 輕型血友病患者常在5歲以后被診斷,很多在21歲以后診斷,診斷原因多為創(chuàng)傷后出血或手術后出血,極少產生抑制物,也很少出現(xiàn)血友病性關節(jié)病。 原創(chuàng): 零度Zero冰凝血那些事兒
總訪問量 32,014次
在線服務患者 58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