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的常見的并發(fā)癥。低血糖早期癥狀以植物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xiàn)為心悸、乏力、出汗、饑餓感、面色蒼白、震顫、惡心嘔吐等,較嚴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缺糖的表現(xiàn),如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xiàn)可以不一樣,但對病人本身本說,每次發(fā)作的癥狀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應注意識別低血糖癥狀,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低血糖對人體是有害的,尤其是對老年病人,低血糖的危害更甚于高血糖。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時,體內的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長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導致反應性交血糖(蘇木杰效應),造成血糖波動,病情加重。2、長期反復嚴重的低血糖發(fā)作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不可逆的損害,引起病人性格變異,精神失常、癡呆等。3、低血糖還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統(tǒng),促發(fā)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腦卒中等。4、低血糖昏迷過久未被發(fā)現(xiàn)可造成死亡。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癥之一,應積極處理:1、早期低血糖僅有出汗、心慌、乏力、饑餓等癥狀,神志清醒時,可給病人飲用糖水,或進食含糖較多的餅干或點心。2、如病人神志已發(fā)生改變,應該用50%葡萄糖40-60ml靜脈注射,更嚴重時,可用10%萄萄糖持續(xù)靜脈滴注。3、胰高血糖素的應用 有條件可用胰高血糖素1mg肌內注射,但胰高血糖素價格較高。需要注意的是,用拜糖平治療的病人如發(fā)生低血糖則需用葡萄糖口服或靜脈應用治療。低血糖為生化異常,并不是一種疾病。凡是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經興奮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為突出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表現(xiàn),稱為低血糖癥。本癥嚴重時可導致昏迷。引起低血糖癥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胰島素過多:胰島素瘤、胰島細胞增生、胰島細胞癌、異位胰島素分泌瘤、降糖藥物。臨床上內生或外用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癥最常見。(二)反應性低血糖癥:早期糖尿病、功能性低血糖、營養(yǎng)性低血糖。(三)對胰島素過度敏感。(四)肝臟疾病。(五)中毒:藥物中毒。(六)糖類不足。低血糖性昏迷有什么癥狀低血糖對機體來說是一強烈的應激,病人表現(xiàn)交感神經興奮;低血糖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缺少能量來源,出現(xiàn)許多功能障礙。病人發(fā)病之初覺頭暈、頭痛、饑餓感、軟弱無力、肢體濕冷,繼之意識朦朧、定向力障礙、抽搐以至昏迷,也可以表現(xiàn)為精神錯亂及偏癱。如何治療(一)一般治療:確定患者氣道是否通暢,必要時做相應處理;有癲癇發(fā)作時須防止舌部損傷。(二)緊急處理:病人尚有吞咽動作時,可喂些糖水,多數可迅速改善癥狀。已經昏迷者應即刻靜脈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鐘10ml速度靜注50%葡萄糖50ml。對大多數病人用20~60ml50%葡萄糖足以矯正低血糖。于快速注入大量糖時,可以產生癥狀性低血鉀癥。大多數低血糖病人注糖后5~10min內可以醒轉。如果低血糖嚴重,持續(xù)時間較長,神經功能很長時間也不能完全恢復。病人清醒以后,盡早食用果汁及食物。在病人使用中效胰島素(低精魚精蛋白鋅胰島素)或氯磺丙脲時可有低血糖反應,對這些病人,清醒后為防止再度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需要觀察12~48h。有時進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時,加用高蛋白膳食如牛奶以及靜點5%葡萄糖是必要的。個人認為,低血糖也可以是與我們最近一段時間的日常生活有關.比如,日常生活不規(guī)律或飲食缺乏營養(yǎng),導致我們機體暫時的功能性紊亂.所以,我們也不要太擔心了,但若是時間久了,就要去看醫(yī)生了.什么是低血糖?葡萄糖是醣的一種型式,是身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低血糖癥或稱低血糖是發(fā)生 在當血糖值降得太低,無法供應身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足夠能量。 碳水化合物如糖及淀粉是我們飲食中葡萄糖的主要來源,在消化的過程中,葡萄糖被吸收進入循環(huán)中,帶到身體的各個細胞,提供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而過剩的葡萄糖則被貯存于肝臟中,成為肝醣。這些過程都受到身體中賀爾蒙的嚴密控制,所以正常人的血糖都非常穩(wěn)定,鮮少發(fā)生低血糖的。 低血糖可發(fā)生在糖尿病和其它疾病的病人身上。對糖尿病來說,由于接受降低血糖的治療,所以低血糖會隨時發(fā)生在任何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身上,特別是一些需要嚴格控制血糖的病患,或者是血糖值起伏很大的病人。所以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親友都應該去學習怎樣去應付低血糖的發(fā)生。 身體如何控制血糖? 簡單來說,血糖主要是由賀爾蒙胰島素及升糖素來控制,此兩種賀爾蒙無論太多或太少都會導致血糖值降得太低(低血糖癥)或升得太高(高血糖癥)。其它會影響血糖值的賀爾蒙尚有腎上腺皮質酮、生長激素、兒茶酚氨(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 胰臟中的胰島有阿發(fā)及貝他細胞,可分別產生升糖素和胰島素。當飯后血糖升高, 貝它細胞就會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把血糖值降至正常范圍。當血糖值降得太低時,阿發(fā)細胞會分泌升糖素,會刺激肝臟釋出儲存的肝醣及轉變成為葡萄糖來升高血糖值到正常的范圍。肌肉亦可儲存部份肝醣,也可被轉變?yōu)槠咸烟恰?血糖值范圍 正常血糖值的范圍大約為60-115mg/dl;視乎個人最后吃過東西的時間而定,在空腹時,血糖可偶爾降至60mg/dl以下,甚至50mg/dl以下,而無任何嚴重不正常的問題。這可在健康的婦女身上見到,特別是在長期禁食過后。倘若血糖小于45mg/dl,通常代表不正常而嚴重的問題。 低血糖的癥狀有那些? 低血糖癥的人會覺得虛弱、嗜睡、發(fā)抖、混亂、饑餓及頭暈。皮膚蒼白、頭痛、激動、震顫、流汗、心跳加速、發(fā)冷、抽筋感、突然間的情緒改變及行為改變,例如無事哭泣、笨拙或痙攣性的活動、無法集中注意、嘴部周圍麻刺感等都是低血糖的癥狀。在嚴重的情況下,病人可能喪失意識,甚至昏迷的情形。長期的糖尿病患,由于某些對低血糖反應的機能受到破壞,所以可能無任何警覺性癥狀,發(fā)生低血糖時并不察覺,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便馬上昏迷,是極之危險的一種表現(xiàn)。 低血糖癥狀有時誤認為與血糖無關之情形所導致的癥狀,有時別的疾病也可以引起類似低血糖的癥狀。例如:不尋常的壓力和焦慮,又或者心臟病發(fā)作及其它疾病引起的休克,可導致額外兒茶酚氨(catacholamines)之產生,形成與低血糖所產生的癥狀相似的狀況,但不一定與血糖值有關。 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人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低血糖,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無法分泌足夠之胰島素或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身體無法利用葡萄糖作為能源。以致于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在血液中累積,產生高血糖。治療糖尿病的目的是降低其血糖,視乎病情的嚴重性,大部份糖尿病人都會服食降糖藥或施打胰島素。既然要接受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要來治療,就可能會發(fā)生低血糖,特別是施打胰島素的病人。 容易產生低血糖的情況,包括:接受過高劑量的治療、胰島素吸收改變、沒有 吃飯、延遲吃飯、吃得太少、過量的運動、喝酒過多或合并其它原因。 糖尿病的低血糖處理 糖尿病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年齡,低血糖癥狀的認知能力,身體的狀況等因素, 由醫(yī)師來訂定血糖的控制范圍,血糖控制范圍每人都不同,例如某個血糖范圍 對一個無糖尿病的年輕成人是安全的,但可能對一個小孩或一位較老且有其它 內科問題者就太低了。 當你覺得有疑似低血糖癥狀又無法測試血糖時,最好先治療而不要等,記住這簡單的規(guī)則:" 當有疑問時就治療 ",輕微的低血糖若不及時處理,有可能進一步 發(fā)生嚴重的低血糖,喪失意識,無法自行處理。 因為低血糖常與癥狀相吻合,糖尿病者通常在他們血糖降低時,都可以感覺得出 來,癥狀包括顫抖、心悸、冒汗和饑餓感。他們可藉由吃蠔紉恍┖?鞘澄鍶縑?BR> 果、果汁或非低熱量的汽水,可在10-15分鐘內情況獲得改善,使用葡萄糖錠或軟膏(藥房可買到),是目前較為方便又快速的治療方法。 請勿使用巧克力或冰淇淋來治療低血糖,原因是巧克力或冰淇淋含大量脂肪質, 延緩糖分吸收。確定你至少有一種的糖隨身攜帶和最好備有緊急升糖素隨 身包 當你測完血糖及治療低血糖后,等15-20分鐘后再測一次,如果血糖仍低或癥狀并未減輕,重復治療一次,在你覺得較好后,確定你照正常食用正餐及點心來維持血糖值上升。 由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特別是積極性治療,所以 是最容易發(fā)生嚴重性低血糖的,它可導致意識喪失。 一部份長期胰島素依賴型病人可能發(fā)生一種情況叫做 "無法認知低血糖" 的現(xiàn)象,意思是他們在低血糖時不會產生警覺性癥狀,所以不知道自己低血糖。 較嚴重的低血糖會影響中樞神經,以中樞缺糖的癥狀表現(xiàn),包括頭痛、脾氣改變、躁動、精神不能集中、暈睡、抽搐和不省人事等。這種情形可能雖要別人的幫忙注射升糖素或送醫(yī)院緊急救護。處理這類低血糖時,醫(yī)師通常會給予葡萄糖液或升糖素注射,升糖素或葡萄糖液注射都可以很快地解除低血糖的癥狀,使血中葡萄糖上升。 糖尿病患可藉由經常測血糖值來學習確認低血糖的癥狀,避免引發(fā)低血糖的情形來減少低血糖的發(fā)作。除了隨身攜帶糖片和最好備有緊急升糖素隨身包外,盡可能配戴糖尿病識別對象。朋友、親戚、甚至任何人都應知道低血糖的癥狀及如何在緊急的情況下來協(xié)助糖尿病患。 盡快治療低血糖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會變得更糟而且可能會昏迷,如果你昏迷了,您的旁人必須給予您緊急協(xié)助,如注射升糖素或送醫(yī)院緊急救護。 血糖過低昏迷了,旁人應該做的事情包括: 1.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 2.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 3.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 4.維持呼吸道通暢 5.注射升糖素 6.打緊急電話120求救 由于積極性胰島素治療可幫助預防糖尿病合并癥的發(fā)生,所以采用此療法的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愈來愈多,相對的低血糖的發(fā)作率也愈來愈多。 要維持血糖在接近正常值的范圍,又要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袛有靠經常自我測試血糖、規(guī)律的飲食及運動計劃、學會辨認低血糖的癥狀和遵從醫(yī)師的指導。
過去 20 年間,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現(xiàn)迅猛增長的態(tài)勢糖尿病現(xiàn)已成為嚴重影響國人身心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而不少人對糖尿病的飲食都存在誤區(qū),比如不敢吃魚蝦肉、不敢吃主食、不敢吃水果等等。 2017 年中國營養(yǎng)學會第 13 屆全國營養(yǎng)科學大會暨全球華人營養(yǎng)科學家大會上正式發(fā)布了《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該指南為中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 8 條切實可行的膳食建議,那應該如何解讀這些推薦意見呢? 推薦一 吃、動平衡,合理用藥,控制血糖,達到或維持健康體重。 專家解讀: 1. 控制腰圍,預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圍不超過 90 cm,女性腰圍不超過 85 cm; 2. 合理飲食,預防營養(yǎng)不良,成年人 BMI 應在 18.5~23.9 kg/m2之間; 3. 規(guī)律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鐘。 推薦二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全谷物、雜豆類占 1/3。 專家解讀: 1. 主食定量,攝入量因人而異; 2. 選擇低 GI(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數)主食,全谷物、雜豆類應占主食攝入量的 1/3。 推薦三 多吃蔬菜,水果適量,種類、顏色要多樣。 專家解讀: 1. 增加新鮮蔬菜攝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議餐餐有蔬菜; 2. 每日蔬菜攝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綠色葉菜不少于 70%; 3. 兩餐之間適量選擇低 GI 的水果。 推薦四 常吃魚禽,蛋類和畜肉適量,限制加工肉類。 專家解讀: 1. 常吃魚蝦蟹貝及禽類,畜肉適量,減少肥肉攝入; 2. 每周不超過 4 個雞蛋、或每兩天 1 個雞蛋,不棄蛋黃; 3. 限制腌制、烘烤、煙熏等加工肉類制品的攝入。 推薦五 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 專家解讀: 1. 保證每日 300 克液態(tài)奶或相當量奶制品的攝入; 2. 重視大豆類及其制品的攝入;零食加餐可選擇少許堅果。 推薦六 清淡飲食,足量飲水,限制飲酒。 專家解讀: 1. 烹調注意少油少鹽,成人每天烹調油 25~30 克,食鹽用量不超過 6 克; 2. 推薦飲用白開水,成人每天飲用量 1500~1700 毫升; 3. 飲料可選淡茶與咖啡; 4. 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飲酒。 推薦七 定時定量,細嚼慢咽,注意進餐順序。 專家解讀: 1. 定時定量進餐,餐次安排視病情而定; 2. 控制進餐速度,早晨 15~20 分鐘,中晚餐 30 分鐘左右; 3. 細嚼慢咽,每口飯菜最好咀嚼 25~30 次; 4. 改變進餐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后吃主食。 推薦八 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個體化營養(yǎng)指導。 專家解讀: 1. 注重包括飲食控制、規(guī)律鍛煉、遵醫(yī)囑用藥、監(jiān)測血糖、足部護理以及高低血糖預防和處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2. 定期接受營養(yǎng)(醫(yī))師的個體化營養(yǎng)指導,頻率至少每年四次。
糖尿病病人宜食的蔬菜蔬菜類一般都含有較大量的食物纖維,進食后對控制糖尿病有益。選擇品種時,宜選用含碳水化合物及熱量極少的蔬菜。進食量較大時,應扣除相應量的主食。一般來說,對含碳水化合物量很少的蔬菜不作嚴格的限制。每進食500-700克閆主食約25克。這些蔬菜包括大小白菜、油菜、雞毛菜、菠菜、芹菜、韭菜、雪里蕻、萵筍、西葫蘆、冬瓜、黃瓜、西紅柿等。對含碳水化合物中等量的蔬菜適當地限制。每進食200-400克應閆主食25克。這類蔬菜包括卷心菜、蕹菜、莧菜、絲瓜、茭白、冬筍、白蘿卜、胡蘿卜、大蔥、洋蔥、豆角、四季豆等。對含碳水合物量大的蔬菜則應嚴格限制,并詳細計算營養(yǎng)成分從主食中扣除。這類蔬菜包括馬鈴薯、芋頭、藕、大蒜、豌豆、蠶豆等。糖尿病飲食量可計算:身高為基準 兼顧年齡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年齡、體質不同,活動量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也不一樣。年齡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少;而運動越多,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消耗的能量多,就應該多吃一些;消耗的能量少,適當少吃一些。身體瘦弱一些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胖一些的人,就要適當少吃一些。這樣做,一方面是考慮到機體能量儲存的情況,另一方面也考慮到人們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身體瘦弱的患者本身就熱能儲備不足,如果再從事消耗能量過多的活動,必須增加攝食,以保證充足的能量供應。年齡大的人,能量消耗與年輕人相比大大下降,此時,如果進食過量,必然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加重病情。正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每日消耗的各類食物量1.身高大于175厘米、正常體型或偏瘦的男性。每日消耗的食物為:谷類300克,豆類50克,蔬菜類450克,水果100克,肉類100克,蛋類50克,奶類100克,魚類50克,油脂類25克。2.身高小于175厘米、正常體型或身高大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每日消耗的食物為:谷類250克,豆類50克,蔬菜類400克,水果80克,肉類75克,蛋類40克,奶類100克,魚類50克,油脂類25克。3.身高小于175厘米的肥胖男性或正常體型的女性。每日消耗的食物為:谷類230克,豆類50克,蔬菜類350克,水果60克,肉類50克,蛋類38克,奶類100克,魚類50克,油脂類25克。4.肥胖女性。每日消耗的食物為:谷類190克,豆類50克,蔬菜類300克,水果50克,肉類50克,蛋類25克,奶類100克,魚類50克,油脂類25克。糖尿病飲食其實很簡單不要把糖尿病飲食治療看得有多難,從營養(yǎng)學角度看來,只要懂得科學搭配和食物生成營養(yǎng)原理,有時候“懶”一點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粗糧不要細作、蔬菜不要切、豆類整粒吃不要磨碎……這些飲食習慣上的“小竅門”都能大大減少身體降低血糖的生成。其實歸根到底,它們都牽涉到糖尿病飲食治療領域新近引入的一個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豆類、乳類屬低血糖生成食物糖尿病飲食治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合理的飲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過去,我們一直沿用食物交換法指導糖尿病人如何選擇食物,很多醫(yī)生和糖尿病患者對此又有一定認識,這種經典方法在糖控制方面曾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僅注意到化學上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當,沒考慮等量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類型以及其它食物成分對血糖的影響,尤其是交換表沒有反映出不同食物在血糖反應方面的差異。研究表明,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導致人體的血糖反應也不相同,因此,專家提出“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飲食,它比食物交換法更實用,更有效。何謂“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其實它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它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相當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2小時)體內血糖反應水平百分比值,它是一個比較而言的數值,反映了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數定為100。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數>70為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55為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它們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糖尿病飲食治療規(guī)則:(1)飲食起居要有規(guī)律:必須做到按時起床,按時休息,實踐證實有規(guī)律的生活可以使機體新陳代謝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是糖尿病控制病情的首要條件,建立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加強體育運動可以起到類似胰島素作用,有助于降糖、降脂、改善血液流變,提高免疫功能。(2)戒煙忌酒:長期飲酒會使糖尿病難以控制,病情加重,酒中的過量乙醇能直接損壞胰腺,使原本受損害的胰腺功能再受打擊,難以恢復。香煙中的尼古丁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可使血糖升高,使血小板粘著性增加,促使動脈硬化。吸煙的糖尿病人,腎病發(fā)生率是非吸煙者的2倍,可見煙酒對糖尿病患者百害而無益,應嚴格戒煙忌酒。(3)穩(wěn)定情緒: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糖尿病病人在疲勞、焦慮、失望、情緒激動時,引起神經內分泌反應性增強,激素分泌增多,胰島素分泌減少,而引起血糖升高。(4)糖尿病患者不會影響其獲得美滿的婚姻與家庭。糖尿病患者性功能減退或陽痿,見于長期病情控制不滿意的患者,可望在血糖得到控制后或適當治療得到恢復,切忌濫服壯陽藥物,耗傷津液,助火劫陰,加速糖尿病的進展。本篇文章來源于 糖尿病網|www.01184.com 原文鏈接:http://www.01184.com/tnbyszl/8060.html
總訪問量 312,334次
在線服務患者 38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