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雙斜位攝影確定鼻骨骨折的臨床意義
山西省太原市中心醫(yī)院 高向東 馮建忠鼻骨骨折是急診外傷中最常見的病癥之一,而鼻部側位攝影又是檢查鼻骨骨折最常見的臨床檢查部位。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對于疑似鼻骨骨折的患者單純的攝影鼻骨側位常不能滿足診斷的要求(鼻骨那一側骨折),而需要做CT確診。這樣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我院通過對可疑病例加照鼻骨雙斜位,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F結合我院在鼻骨攝影中加照雙斜位的方法對臨床診斷的意義進行分析和探討。材料與方法1.材料 GE-AMX-4+ 高頻X線機 AGFA-CR處理系統(tǒng)(APC-compact plus, ADC-QS后處理工作站,AGFA-IP板),AGFA-LR5200P激光打印機。2.檢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攝影鼻骨側位像,對有鼻骨骨折或疑似鼻骨骨折的加照鼻骨雙斜位,攝影條件 焦-片距100cm、 12.5mAs、 54Kv , 雙斜位的體位為:患者取坐位,被照側鼻部緊貼于IP板,使頭部的矢狀面與IP板呈15-25°,中心線與IP板垂直沿鼻根部射入。3.CR處理參數的采集 , 正確輸入IP板讀取信息后,先進行大致調節(jié)(大小 比例,左右標識等)再在AGFA智能軟件MUSICA下進行參數的細調。結果 通過MUSICA的細化處理鼻骨的軟組織、鼻骨骨紋理均能清晰顯示,對鼻骨骨折或疑似骨折加照的鼻骨雙斜位,可清晰顯示其骨折的具體部位(左側或右側)確定骨折縫隙的走向以及骨折的部位。討論1.正常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薄而寬,周圍是軟組織和軟骨,骨性鼻腔位于面顱中央,介于兩眶和上頜骨之間,由梨骨和篩骨垂直板構成,鼻骨為成對的長條形的小骨片,上窄下寬構成鼻背的基礎。常規(guī)的鼻骨攝影為鼻骨側位,而鼻骨側位像僅能觀察有無鼻骨骨折,當攝影條件不當或骨折部位的不同時就不易顯示清楚,鼻骨雙斜位攝影則較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它不僅可以顯示有無骨折,還可以顯示骨折的部位(那一側骨折),為臨床的后處理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據。2.用CR后處理系統(tǒng)的智能對比,寬容度調節(jié)以及放大功能邊緣增益等處理后的鼻骨雙斜位像,能清晰的顯示一側的鼻骨像,特別對一側鼻骨骨皮質斷裂不明顯,骨折錯位成角,骨折裂隙得走向均能清晰顯示,為醫(yī)師正確診斷提供了可信的影像依據,不易漏診誤診。3.一側鼻骨骨折,鼻中隔錯位等這些病癥以往只能在CT的上頜竇的冠狀常規(guī)檢查中被檢出,而CT檢查對某些特定的人群又是禁忌或不利的(孕婦和兒童)。而CR的一大優(yōu)越性就在于它大大的降低了X線照射劑量,減少了X線輻射對人體的損害,對特定人群是適合的,同時也為患者減少了檢查的費用。綜上所述,CR后處理系統(tǒng)條件下的鼻骨雙斜位攝影對鼻骨折診斷的敏感性明顯高于單純的鼻骨側位攝影,骨折線顯示清晰度高,攝影條件低,是確定鼻骨骨折以及骨折部位的良好的檢查方法。
馮建忠 武警山西總隊醫(yī)院 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