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術后的飲食原則各種類型的胃切除術后需禁飲食,我科一般術后5天,腸蠕動恢復,吻合口愈合良好,可進無渣流質飲食,以水為主,每次50毫升,每2小時一次。第六天進流質飲食,以米汁為主,每3小時一次,每次100毫升。此后以雞蛋湯,稀飯為主,每次200毫升。每4小時一次。一般于術后第十天進半流質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一直到術后十四天恢復為普通飲食。胃部手術后飲食應循序漸進、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促進消化功能的恢復,如果術后飲食恢復較好,應盡早進食富營養(yǎng)食品,如肉類,魚類,民間所說忌食雞肉等沒有道理,各種肉類只要吃完舒服就可以食用,各種佐料除非特另辛辣者,均可食用。胃外科主任張雁山于2012年
保存好您的病理報告單大部分在我科進行手術的患者,在您出院之前醫(yī)生都會告之你的術后病理,這時候建議您在出院前將該病理報告復印數(shù)份后妥善保管,因為這份報告單是您的病情的最準確的原始信息,也為今后的診治提供準確依據(jù),這個非常重要。胃外科主任張雁山于2012年11月
患者男,76歲,腹部脹痛不適1月,加重1周?;颊哂谌朐呵?月余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上腹部針刺樣疼痛,多為進食后脹痛,疼痛尚能忍受,于2013年5月20日入院前1周上述癥狀加重,2013年5月20日來我院門診體檢,查電子胃鏡提示:胃竇癌,侵及幽門,病檢回報:低分化腺癌。血常規(guī)檢查提示:血紅蛋白82g/L。上腹部彩超檢查回報:1.左腎囊腫2.膽囊結石。故門診以“胃癌”收住我科。術前術后診斷:1、胃竇癌;2、腎囊腫;3、肝囊腫;4、肝血管瘤;5、膽結石麻醉方式:全麻+連硬外手術名稱和方式:根治性遠端胃癌切除術,空腸胃吻合術,空腸側側吻合術,膽囊切除術手術發(fā)現(xiàn):胃竇幽門管約7x4x5cm質硬病變,浸出漿膜層,胃周可觸及腫大淋巴結。膽囊內可觸及數(shù)個大小不等結石,最大的直徑約2cm。手術過程:麻醉滿意后,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單,取上腹部正中由劍突至臍切口。逐層進腹,探查腹腔,術中見肝臟、脾臟、雙腎、橫結腸、小腸系膜根部、大網(wǎng)膜、腹壁及盆腔等無明顯轉移性結節(jié)。腫塊位于胃竇小彎側,大小約7cmx4cmx5cm,浸出漿膜層,胃周可觸及腫大淋巴結,十二指腸未受侵。由橫結腸中部上緣切開胃結腸韌帶,向右離斷大網(wǎng)膜至結腸肝曲,清除第4d、6、14V站淋巴結。將胃向上提起,沿胰腺上緣被膜向上解剖,暴露胃左動脈后骨骼化解剖胃左動脈,清除第7站淋巴結及周圍脂肪組織,常規(guī)三把彎鉗離斷胃左動脈,雙重結扎胃左血管;分別向左向右清除第8a、9、11站淋巴結。由肝十二指腸韌帶內側剪開小網(wǎng)膜,將小網(wǎng)膜次全切除,上端至賁門右側,下段至肝十二指腸韌帶,清除第1、3、5、12a站淋巴結。游離遠端胃及十二指腸近側端,于幽門下方約4cm處離斷十二指腸,斷端包埋。距病變上緣約5cm將近端胃用直線切割閉合器切除,移除標本。將預留殘胃置入頂針座后待吻合,距屈氏韌帶約40cm,行胃空腸端側吻合,遠端空腸側側吻合,將胃壁切口及吻合口進行包埋處理。打開膽囊漿膜層,擬行游離膽囊至膽囊頸部,分離膽囊動脈及膽囊管,確定無誤,斷膽囊動脈,距膽總管0.5cm處切斷膽囊管分別行結扎及縫扎處理,移去膽囊,沖洗后見無膽汁分泌。徹底止血后,用40℃DDW浸泡沖洗腹腔,于文氏孔放置引流管,并于腹腔內灌注萬特普安10ml,清點器械無誤后,置引流管固定后逐層關腹。注:手術使用超聲刀,手術經(jīng)過順利,術中出血約20ml,術中未輸血,麻醉效果滿意,術后標本交家屬過目后送病檢。切除標本見圖,另外還有分組送檢的淋巴結及膽囊。手術時長:2小時11分鐘。術后第一天下床,第二日拔除胃管、尿管、第三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并經(jīng)營養(yǎng)管進流質飲食,督促多次下床活動,術后第五日經(jīng)口進流食?;謴土己?。術后病理回報見照片:分期T4aN1MO,ⅢA期。術后一月恢復良好,飲食恢復至術前水平,無不適,口復希羅達繼續(xù)治療半年。術后兩月復查,體重增加一公近,無手足綜合癥等級不良反應,白細胞略低于正常,給予處理,繼續(xù)隨診。術后一年,患者體重穩(wěn)定,一般狀況良好,胃鏡檢查殘胃炎,但患者無癥狀,CT及鋇餐未見異常,現(xiàn)仍在定期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