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jīng)(2-01:53:55) 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十二正經(jīng)。 第一條經(jīng)是手太陰肺經(jīng)。介紹手太陰肺經(jīng)之前,要先把肺的功能介紹給諸位。肺為“相傅之官”,為什么講官位?就是黃帝問岐伯,把內臟對到官位,把身體當成國家時,內臟的官位各是什么。就是岐黃之術的由來。 1、相傅之官:肺(2-01:54:44) 岐伯說,皇帝就是心臟,君主之官就是心臟。那肺是“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所有身上的規(guī)矩節(jié)度是肺臟在管。 那肺藏魄。這個魄,中醫(yī)這專有名詞害了很多人,我解釋給諸位聽,這個魄是什么東西,什么意思?就是白天見鬼嘛,講完了。 這個人看到不應該看到的東西,奇怪,大家都看不到,我卻看到了,就是魄不守??催@個人在大白天,他不喜歡出來,怕見到陽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懼怕,就是魄已失。 有這個魄在肺上,我們才知道治節(jié),才知道進退,才知道客氣、態(tài)度。這是魄的定義。諸位看書上面說,肺是氣之本。我們中醫(yī)很喜歡用氣、血這兩個字。真正氣的定義,就是熱氣、蒸氣。好像吐氣吐出來,吐到玻璃上面,看到那個熱氣。氣可以表現(xiàn)在很多地方,像頭發(fā)出油,就是有氣才會出油。快死掉的人,頭發(fā)都蓬起來。有的人油太多了,有個女黑人,風吹來頭發(fā)都不動的,一天要洗兩次頭,她氣太旺了也不好,要把氣用掉,多運動。所以頭發(fā)出油也是氣的表現(xiàn)。 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膚毛孔是肺在管。所以中醫(yī)治皮膚病,在肺上面治療。這個人皮膚好不好,也可以看肺好不好。西醫(yī)跟中醫(yī)不一樣,西醫(yī)只看到兩個鼻孔,而中醫(yī)是肺開竅在鼻。所謂開竅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臉上的眉毛也是肺臟在管,所以眉毛跟頭發(fā)、胡子不一樣。把眉毛剃掉,不容易長,但頭發(fā)很好長。肺管治節(jié),治節(jié)之官,一個人年紀大了,非常有規(guī)律。治節(jié)嘛,就是非常有規(guī)律,每天按步就班的這種人長壽。所以到了年紀大了,眉毛開始長,所以長眉等于長壽。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這個人一天到晚在憂慮。肺主憂,因為有肺臟,所以我們人會憂,憂太過,就傷到肺。所以有個人咳嗽,不斷咳,在咳的時候發(fā)生一件事情讓他很擔心,比如說擔心小朋友考試考不好,在這個時候,咳嗽就不會好,會一直咳下去。 中醫(yī)說,喜能勝憂,在五行時,木火土金水,木主肝;肝生怒;心主喜;脾主思;肺經(jīng)主憂,腎管恐。情志上的問題,中醫(yī)講得很細。這個是相生的,我們可以有一點點怒、一點點喜、一點點思、一點點憂、一點點恐。但不能過怒、過喜、過思、過憂、過恐。太過就會傷到,一但傷到了,就要用情志去化解。化解就是用相克,憂能傷肺,所以用喜能勝憂。讓病人很開心,咳嗽就慢慢好了。所以宗教這時候很好,讓病人可以保持開心。 肺在五音,主的是商聲。肺是金,在五行里面呢肺屬金。因為肺是陰經(jīng),所以是陰金。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xiāng),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水。不要怕,到時你們做夢都會背,很好了解。 五臟逼毒法(2-02:04:02) 古書我讀過,從功夫找到答案,我們有五臟逼毒法,我會一個臟一個臟教各位。我們怎么把病毒逼掉?逼毒我們有一個代號,我畫給你們看,這個商聲呢,叫呬,這個呬怎么發(fā)聲,我畫給你看。這是剖面圖,這是上唇,這是下唇,這是上牙,這是下牙,我們留個口,兩個牙閉起來、舌頭頂?shù)竭@個齒間,嘴巴開一點,從兩邊拉開來。 那你這樣子時,要有動作配合。為什么要有動作配合呢,我們人身上這個脖子,胸部這邊有肋骨包圍住,這個肺臟在骨頭里,如果跑到健身中心,健身中心練身體都在練到四肢,但肺臟要怎么練。這就是要技巧啊! 我們有個動作,把肋骨上下一擠壓,肺里面的濁氣就只能往外走。人直立在那邊,手往上抬,腳尖著地,手往上升時,肋骨會往上升,一上升就壓到肺臟,然后那個呬的聲音發(fā)出來,發(fā)到?jīng)]有氣了才是開始!不是結束!沒氣時,要把肛門提起來,最后發(fā)一個無聲的氣。如果最后一步?jīng)]做,等于沒練,最后一步很重要,老師傅教學生就是最后一步,我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要提谷道,谷道書上寫的讓人看不懂,提谷道就是提肛門嘛,中國文字很多,書上不好意思寫肛門嘛。 吸氣的時候,正面看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腳是踏平的,到最后要提的時候腳才墊起。在做的時候,可以做五次、六次,我們在做逼毒的時候,會咳、吐,眼淚都出來,這都是好的。練功之前,就要把毒逼掉,身體會很干凈,這樣練功才能把大氣的精華吸收進來,這是“呬”的動作。這是商聲。 在金、木、水、火、土,它是屬燥金。辛辣的東西,金會生水,肺是燥金。 我們看卷八第四頁,肺在聲為哭,哭的聲音是肺來的,在變動為咳。當肺有問題時,在變動上面為咳,在志為憂,憂能傷肺,喜能勝憂。熱傷皮毛,人在過熱的環(huán)境里面會傷皮毛。那這個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這個苦味一樣是屬于火。任何東西經(jīng)過燒過就是苦味的,辛辣的東西,放苦的東西就不辣了。那蔬菜類都是微苦,淡淡的苦,那吃東西若太辣,放點蔬菜,它的辣就淡掉了,諸如此類。 2、陰經(jīng)之井榮俞經(jīng)合(2-02:11:59) 肺經(jīng)有十一個穴道,我們會一個一個介紹,起于中府,終于少商。第一堂課就談過了,只要是陰經(jīng),從手肘以下、膝蓋以下,是從井穴開始,就屬木(井)火(榮)土(俞)金(經(jīng))水(合),這是相對的。諸位有這個概念以后,就不用去背它,陰經(jīng)都是這樣子。手肘以下才有井榮俞經(jīng)合,手肘以上沒有。 這條經(jīng)是多氣少血,流注的時間是寅時,就是早上的三點到五點在這里。三點在這,五點在這,肺氣是從左向右走。有個病人來找你,我每天四點半起來咳嗽。這就講完了,就是在肺臟的中間偏右出問題。所以中醫(yī)不須要X光,用聽的就知道了。我們有四診心法,《黃帝內經(jīng)》慢慢講。肺的下方是肝臟,肝臟這是一點到三點。比如說這是肝臟,晚上一點起來病在這,一清二楚。一點到五點都沒有問題,代表這個區(qū)域沒有問題。不要相信儀器,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人紀是人身上的紀律,有人類以來從沒有改變過。所以說所有老百姓大家都知道內觀,人人可以當自己的醫(yī)師。 我有個肝癌的病人是一個處長,西醫(yī)發(fā)現(xiàn)太晚了,說不能開刀。他是處長啊,每年都有體檢,為什么以前西醫(yī)沒發(fā)現(xiàn)呢?問他晚上能不能睡?病人說:“兩年多來都是一點到三點不能睡”,兩年多以后西醫(yī)才查到肝癌。為什么以前西醫(yī)沒有發(fā)現(xiàn)呢?而中醫(yī)早就知道了。不僅知道怎么回事,治療過還可以知道好了沒有,那么簡單,不就是易經(jīng)的道理嗎?可是“易”的話不值錢啊!太簡單了嘛!怎么收你錢?所以西醫(yī)一定要做很多,做了半天,病還帶回家。我們真正動手的人無功,圣人無功,吃了藥,兩個禮拜就可以睡覺了。但偏偏,臺大醫(yī)院突然打給他說可以幫你開刀了。片子寄回臺灣,讀X片子后說,可以開刀。美國西醫(yī)說不能開,臺大西醫(yī)說能開,回來后開刀就死掉了。一條命在那,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所以說,我們今天介紹手太陰肺經(jīng)時候,時間是三點到五點,如果說半夜醒來,就代表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病變,這是氣血流注的部位。 那脈呢?居右側,我們手上有大筋,我畫的這手掌比較肥,左手的脈上面跟右手脈不太一樣。這是手掌,這是手指頭,左手的脈跟右手的脈不一樣,手上都有個高骨,肺經(jīng)有肺經(jīng)的穴道,我等一下再介紹。 在這里先告訴諸位肺脈!什么叫肺主皮毛,你如果摸到脈,在秋天的季節(jié),你摸它的脈氣,這脈氣會在皮毛上面,這樣是正常的。脈氣怎么摸呢?不能亂摸,當指頭摸到脈的時候,這是病人的皮膚,你摸的時候正好輕輕摸上去,像刀子正好到皮上面,人可以感覺到刀子,但是不會把皮割破。輕輕的你就可以摸到脈,這種脈叫浮脈。正常的肺脈是浮脈,輕輕就能摸到脈就是正脈。這就是正常。很簡單就能簡化,我們不要復雜。 你看(第四頁)這一段倒數(shù)第五行,人參非大劑不補,少則凝滯。大劑的人參,像獨參湯,大劑的時候一兩,二兩這樣用,補氣時要大劑的人參才行,為什么呢,我們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再講。 這個第五頁,第三行下方。過食瓜果,會造成輕微的下利,靜息二日。瓜果吃不是不好,吃得多會傷到肺,以薤白粥加羊腎空心補之。加羊腎來燉,沒有羊腎時用豬腰來代,比獨參湯還補!窮人買不起人參,羊腎也買不起,那就用豬腎代替。 3、肺法象天幕(2-02:23:14) 下一句講,秋當溫足涼頭。正常人要頭面身體冷,手腳是熱的,這是正常。這邊我要增加上面沒有說到的。《黃帝內經(jīng)》有講,肺臟法象天。整個天幕像肺臟,皮膚像天幕把人體所有的器官包起來。不管身體里面是大便、病毒、宿便,好的壤的全包在里面。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膚、毛孔、頭上通通是冷的,這是正常的,但手腳要是熱的。 有一些老太太,七八十歲了,問她:“你腳熱的冷的?”她說,我這一輩子沒有想過。所以,她一輩子沒有遇到好醫(yī)生。如果妳跟美國西醫(yī)講你的腳是冷的,他會說:“So What,我太太腳比你還冷”。雞同鴨講!因為他們不懂寒熱。 4、中府穴至經(jīng)渠(2-02:25:31) 這是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肺,在《黃帝內經(jīng)》時還會再介紹很多。肺經(jīng)第一個穴道叫中府,歌訣是:“中府云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jīng)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這是我以前背的,你們要趕快教小朋友背,不要唐詩三百首,背手太陰肺經(jīng)。要從小時候開始教。 這是正面,這是嘴巴,這是肩膀,這肩膀是這樣開的。正在肌肉跟鎖骨下方這邊,這凹洞,就是云門穴。先找到云門,云門穴下一寸半,有人說一寸半,有人說一寸六,不用管,就是隔一個肋骨,就是中府穴。我們手按的時候,可以按到云門穴。那中府穴呢?在云門穴下一個肋骨。我們第一個穴道是中府,第二個穴道是云門。那云門下面這個穴道,是肺經(jīng)的第一個大穴,中府穴。所以你看書上,中府往后一寸六是云門,實際上由云門找中府較好找。我們可以看銅人,上面這是云門,但第一個是中府。 我們平常下針,中府如果直刺,容易扎到肺。云門是肺的募穴,這兩個穴道靠肺很近,我們扁鵲針灸手法是一針透兩穴。由中府透下去,所以針是倒著往上刺,不是直刺,從中府刺到云門,不要刺到肋骨,所以不會碰到肺,而且扎得到穴道。所以一針透兩穴,一般這個穴是治療久咳 、氣喘 。以后會介紹到俞募治療,肺的募穴是云門穴。俞募治療,取俞穴以及募穴。 下針的方式,是順著經(jīng)走,在補瀉的手法里面呢,慢慢我會一點一點教你。順為補,逆為瀉。那何時用補,何時用瀉。有這兩句話,“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也就是說虛癥出現(xiàn)可以用補,如果是實癥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用瀉。所以我們要分虛實。簡單講虛實,就是有東西沒東西,實拒按,虛喜按。比如說我肩膀痛,幫我按一下,按的時候好舒服,就是喜按,也就是虛。有人說不要碰!不要碰就是實。順著經(jīng)氣走,中府,云門,順氣扎針,叫補,如果逆氣扎就是瀉。這是一種補瀉的方式,我們補瀉手法很多。慢慢會介紹給各位。 書上說中府穴是肺的募穴,實際上云門才是肺的募穴,《難經(jīng)》里面有講?!夺樉拇蟪伞返谖屙撜f,肺之募、手足太陰二脈之會。 那我們針灸書上講的癭瘤 ,包含我們的甲狀腺腫瘤 、淋巴腺腫瘤 、腋下的腫瘤。千萬不要只局限在甲狀腺腫瘤。 中府云門,這兩個穴道,我平時下針,一律是兩個穴道一起用,穴性差不多。再來是天府穴,天府穴怎么找這個穴道?按照書本上,古人怎么用,用墨在鼻頭素髎穴點一下,然后手過來,這樣手臂上就有一個黑點。那有人很搗蛋啊,手會亂動,所以不是很好找。我們把衣服袖子拉起來,一拉小老鼠跑出來的地方,就是天府穴。一開始上課我就講,穴道要找兩個肌肉中間,包括下針的時候,也要把肌肉分開,直針進去。 這個穴道專治流鼻血 ,左鼻右治,右鼻左治,采對稱治療。扎的穴道很正確,差不多五分鐘就完全停掉了。兩個鼻孔流就兩邊扎。過去有個病人,滴的像水龍頭噴出來,到我這邊來時,塞很多棉花啊。我把棉花拿掉,叫病人躺下來,兩邊天府下去,血就停了。但你要扎到天府穴啊!我最快的方法是袖子拉起來,這有個大筋,就是尺澤穴,大筋上面外側,找到正中間壓下去。天府專治流鼻血。 俠白在天府下一寸。扎天府就不用扎俠白。但我們有一種針法叫隨寸針。比如說天府下去血沒有止,再針俠白,因為差一寸像加強效果,變成兩倍效果,增強它的效果。這兩個主治都是流鼻血,我不管你是一般的流鼻血,還是鼻咽癌。不管里面的病,只要是流鼻血都可以下。十四歲小孩子,流鼻血是正常,可下可不下,大人流鼻血或外傷在天府治療。 再下面的穴道,手肘上面有大筋,大筋的外側,手彎曲的就是尺澤穴。按井榮俞經(jīng)合,這是肺經(jīng)的合穴,因為它是陰經(jīng)嘛。下面一句話,肺實瀉之。肺家的實癥,在這個穴道上治。直刺就沒有所謂的補瀉。最簡單瀉的手法,肺的經(jīng)氣是向下,病人躺平,逆向下就是瀉,同向下就是補,順為補逆為瀉。 把昨天的手法加進來,我們針進去就已經(jīng)是逆了,引到氣病人會酸麻脹,再往下推一點,就是瀉上加瀉,那這是老師傅的手法,把兩種手法合在一起用。那肺家的實癥,不單單是新咳,有的人咳嗽來找你,問咳多久啦,一個星期。仍屬新病,剛開始的初病就是實癥。久病呢?隔了好幾個月了,為虛,就不能扎尺澤。因為尺澤是合穴,屬性是水。所以,木、火、土、金、水,木生火,木是媽媽,火是兒子,但火跟土放在一起,火是媽媽,土是兒子,土跟金放在一起,土就是媽媽,金就是兒子,但金碰到水的時候,金是媽媽,金生水嘛,水是兒子。所以尺澤穴,又稱肺經(jīng)子穴。 這個肺經(jīng)除了內科病以外,還包括神經(jīng)痛。比如,病人手痛來找你,痛在肺經(jīng),痛多久啦,五天,是實癥,就結束了。經(jīng)絡上的痛是新病的話,一樣是實癥,癥狀判斷的準,才會選擇穴道。久病,一個星期以后,就是虛癥,用母穴。 這個孔最,從尺澤下三寸,壓下去在兩個肌肉中間,就是孔最??鬃钛ㄊ欠谓?jīng)的郄穴。郄穴一般是發(fā)炎的時候用的。孔最在兩個肌肉中間,可針可灸。一般在身體凹下去的地方(尺澤),因為多汗,針比灸好。因為灸怕造成有傷疤,這個地方又多汗,怕會發(fā)炎。而孔最針灸都可以。所以炎癥時,肺經(jīng)郄穴都可以用。 孔最有一個特別的治癥,專治痔瘡。有個病人找你,大便帶血。問它先便后血,先血后便。病人說:“我不知道”。遇到這種病人好累,很想扁他。就直接找壓痛點,壓痛點可幫助我們診斷治療。找到壓痛點,就是病人“啊”的一聲,就是告訴你:“給我一針”。下針后病人“啊?。?!”,就結束了?,F(xiàn)在大陸拿去了,變成阿是穴。他們阿是穴是那邊痛扎那邊。他們連阿是穴真正精神都不知道。那病人乳中痛怎么辦,乳中禁針啊,陰道痛怎么辦,眼珠后方痛怎么辦?當初孫思邈的阿是穴不是哪邊痛扎哪,而是說診斷的時候,要確定位置在哪。像孔最是三寸,有時在二寸半找到壓痛點,有時是在三寸半找到壓痛點,然后再在痛點下針,這才是“阿是”。不要死板板的都下在三寸,為什么會有這種誤差,很簡單嘛,有時痔瘡長在里面一點(或)外面一點,又不是每個病人的痔瘡都長在同一個位置。這才是阿是穴的精神。所以我們下針是這里痛,在痛的地方下針,我們下針是治這里痛?不是!是治痔瘡。這樣了解我的意思嗎?大陸在亂搞,頭痛扎頭,肩膀痛扎肩膀,全部都阿是穴。如果真是這樣,針灸就不用學了!跟他們講他們又不聽,不聽我就罵人啦。 平常咳嗽帶血,咳血 表示有炎癥,很熱嘛,舌苔都黃的,口渴,這些都可以用孔最穴。 再來是列缺,列缺找法是把手叉起來,這兩個指頭,食指尖到處是穴。當然不能用你的手,手掌大小不一樣。所以列缺穴,還有一個找法。首先有個高骨在這,你摸,這有個高骨出來,高骨之下,我們叫經(jīng)渠。經(jīng)渠后五分叫列缺,經(jīng)渠前靠近手橫紋的地方,我們叫太淵。 5、太淵穴—手太陰肺經(jīng)母穴(2-02:49:04) 太淵呢又名脈之會,脈會太淵,氣會膻中。列缺經(jīng)渠太淵,這三個穴道是并列的。這是手上脈動的地方,秋天的時候一摸,是脈浮的。秋天得秋脈,是正常。在找列缺的時候,它是在高骨的下方。摸上去有個脈。這里有個特別的名稱,寸關尺。上面叫寸,中間叫關,下面叫尺。摸脈的時候,右邊的寸是肺脈。實際上這三個部位是寸關尺。我們在針列缺經(jīng)渠時,用指甲撥開動脈,下針到穴道后,會變點頭針,針下的很好,針會點頭,這不難。知道脈在這個地方,若你不用指甲去切,那脈在那里、你要怎么下列缺?不能直接扎在脈上,要用指甲去撥。 你用指甲撥也不要太大力,不然病人會痛。指甲不可以太尖或太細,這不是壓痛點,會痛是因你指甲太利,這會誤導診斷。太淵下針角度是斜下進針,用一寸針。用3210,三十二號一寸針。 列缺主任脈,任脈有問題下列缺。喉嚨痛時針列缺。書上面說,列缺過來第三行,最上面那邊,“陰莖痛 ”。什么地方不痛,痛在陰莖上面,你只要記得,列缺管任脈,喉嚨到陰部都可以在列缺上治。第四行,素問說“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①,則便遺數(shù),補之”。這個實熱癥瀉之,如果是虛癥,會小便頻尿,我們補它。 在列缺上補瀉的時候,這樣是瀉,這樣是補,順為補,逆為瀉,這是手法。 虛癥跟實癥,虛癥小便多,實癥會手掌過熱?!端貑枴氛f,直行的是經(jīng),旁出者謂之絡。列缺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絡穴。 經(jīng)和經(jīng)之間有絡,這個絡從手太陰肺經(jīng)絡穴絡到手陽明大腸經(jīng)。 6、反關脈與經(jīng)渠穴(2-02:55:03) 人會有寸關尺的脈不見,從列缺到陽溪見者,這是反關脈。從食指按到列缺,一摸,怎么脈沒有了。這個脈很大,太淵脈沒了,這是經(jīng),這是絡。經(jīng)脈氣不夠,絡脈氣很強,這叫反關脈。王叔和不知道反關脈,反關脈沒有病的。 這個反關脈,過去的名家摸到脈后,脈又怎么沒有了?后來才在上面摸到了,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而我會算命,所以我知道,有反關脈,非富即貴,這是象。 那最近呢,病人尿毒洗腎的時候,為了洗腎方便。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變成人人有反關脈,硬接上來的就不是象了。 再來是經(jīng)渠穴,在高骨之下,是經(jīng)穴,經(jīng)渠屬性是金,手太陰肺經(jīng)就是陰金,碰到一個穴道剛剛好也是金,就是本穴。這個穴道跟這個經(jīng)屬性相同的,我們叫本穴。在本穴上可補也可瀉。 尺澤,必須要實癥才下,虛癥不下。假設補瀉沒做好,針下在尺澤,也是瀉,因為穴性就是瀉。而本穴補瀉都可以做。書上卷八第六頁說“寸口動脈陷中,肺脈所行,禁灸”。脈上面是不灸的,灸的話會傷到血脈。 再來是太淵,太淵穴呢,《難經(jīng)》說“脈會太淵”,寸口脈會太淵,太淵是俞穴。太淵屬土。陰陽五行來說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是媽媽嘛,手太陰肺經(jīng)的母穴就是太淵,手太陰肺經(jīng)的子穴就是尺澤,本穴就是經(jīng)渠。 每個經(jīng)絡都有子穴母穴,陰經(jīng)就是木火土金水,陽經(jīng)就是金水木火土。 太淵脈病治此。脈怎么會有病呢?這個脈跳跳停停,西醫(yī)叫心律不整 ,可以在太淵治療。你摸到脈后,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脈切開,針再下進去。這個穴道剛好在筋和血脈的中間,不要扎到筋上面,扎到筋會很痛。一開始我就說過,穴道不會在筋上面,穴道都在兩個中間,一定在縫隙里面。筋和血脈中間的地方,不用指甲去切的話,一扎下去就是脈,然后就會腫一塊起來。 太淵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虛,肺家的虛癥在這治,久咳 為虛,咳好幾個月了,為虛癥,在太淵下針。 我們在介紹穴道,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我們是一路從身上往四肢走,因為我們介紹穴道是按氣血流注的方向來說的,所以太淵要補的話是對著大拇指方向為補。因為氣是這樣下來的,對著身體方向是瀉。如果沒有對到方向,平補平瀉也可以,因為穴性是母穴,只要針扎到就是補。肺經(jīng)里面很多到處都有咳嗽的治癥,只要是久咳就是虛癥,久咳為虛,都在太淵下針。 7、魚際穴與少商穴(2-03:02:34) 再來是魚際穴,為什么叫做魚際。諸位看這個手,像個魚肚子,骨頭和肌肉中間,下針向這方向下去,下在骨頭和肌肉的縫中。魚際呢,是榮穴,屬火。在魚際上面,我們看卷八第七頁,魚際第三行,治乳癰。中醫(yī)講乳癰就是乳癌。 最后這個穴道呢,是井穴,也就是少商穴。我現(xiàn)在畫的右手拇指,穴道就在這個地方,指甲旁邊就是穴道。少商穴平常是點刺放血,放血用的。少商也有下針,十三鬼穴,第一個是人中,第二個是少商。 井穴一定在指頭旁邊,所以井榮俞經(jīng)合,從指頭到手肘。那少商就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井穴。主要的治癥是治扁桃腺發(fā)炎。小孩子扁桃腺 發(fā)炎的時候,一在少商放血,一下就好很多。小孩子發(fā)燒在少商放血。在大椎放血,少商也放血,這可以退燒。扁桃腺怎么看呢,嘴巴張開來,這是牙齒。旁邊兩個凸出來的,就是扁桃腺。發(fā)炎時脹大像荔枝,在少商穴放血。 過去的老中醫(yī)把針藏在毛筆里面。因為直接拿針擔心小孩會怕,就騙說涂點藥,實際是用針在扁桃腺放血。扁桃腺一放血后,舊的血、臟的血會出來,新的血會進去。它的行為就好像比說這條河有很多垃圾,你清的方法若是用殺蟲劑,環(huán)境沒有改變,怎么會好呢?所以用抗生素是不會好的,因為環(huán)境沒有改變。 我治一個小姐,十七歲就扁桃腺炎,扁桃腺長得像個桃子硬梆梆的,硬得和荔枝一樣,刺上去有聲音。每次發(fā)炎就吃抗生素,這當然不會好。我放了好幾次血。我當然不用毛筆,平常我們放血的時候,要因地制宜嘛。我們拿個三寸長針,我跟他說我要放血,妳那么大了,我不要用毛筆騙你。我把三寸針往前推,大概是這個長度時,把柄彎起來,這樣針就不會往后跑。等扁桃腺放血完,再下列缺、照海,喉嚨就不痛了。然后少商再放點血。這就是針刺的手法。 《針灸大成》寫“少商,肺脈之所出”。書上講的乳蛾,就是講扁桃腺。肺經(jīng),從中府云門一直到少商穴,走完少商以后,這氣血會回到大腸經(jīng)上面。 在介紹大腸經(jīng)之前,我補充一下,當有時癥發(fā)生,你可以扎俞穴,你也可以扎魚際,因為是榮穴,所以兩個都有效果。扎榮穴是我老師告訴我的,俞穴是《針灸甲乙經(jīng)》說的。
.慢性肝炎與柴胡桂枝干姜湯 關于柴胡劑治療肝病,小柴胡湯的加減和柴胡桂枝干姜湯的加減,在臨床上常常用得到。 我們北京中醫(yī)大學國醫(yī)堂有個肝膽病會診中心。我們劉渡舟老師在世的時候,用柴胡劑治療肝膽病,特別是乙肝,就有豐富的經(jīng)驗。劉老去世以后,我們肝膽病會診中心,每天病人還是很多。我們所用的治療方法,仍然是沿用劉渡舟老師在臨床上多年摸索出來的,小柴胡湯加減化裁而是來的,治療肝病的方子和柴胡桂枝干姜湯治療肝病的思路。 借著這個機會我給大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乙型肝炎的病人,病程比較長久,就是我指的是慢性肝炎,病程比較長久。中醫(yī)常常辨為濕熱毒邪內郁,所用的基礎方是柴胡12克,黃岑12克,這不是小柴胡湯的2個打頭的藥嗎;土茯苓10~15克,茵陳12~15克,我常常用的量比較多一些,而用20克;風尾草12~15克,草河車10~15克,葉下珠10~12克。葉下珠這個藥是南方的藥。在眾多的中草藥中,從實驗室的實驗來看,葉下珠對乙肝病毒的比較好的抑制作用,但是在北京很難買到,這個藥如果有的話,我們就可以在土茯苓、風尾草、草河車中去掉一個藥可以不用,因為這些藥它的性味大體相仿,都是苦寒的,都是清熱利濕的,葉下珠用到10~15克。垂盆草,這也是一個草藥,也是在實驗室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它對乙肝的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說說這個藥方?jīng)]有風尾草和草河車的時候,你可以用垂盆草,沒有垂盆草的時候,用風尾草、草河車都可以。炙甘草,加上炙甘草之后來保護中焦,保護胃氣,清熱利濕,疏郁解毒,這是個基礎方。如果兼有血瘀,你怎么知道兼有血瘀呢?一個是脅部刺痛,具體地說是肝區(qū)刺痛,或者說沒有什么更多的自覺癥狀,但是化驗指標呢,球蛋白升高,這也提示了有血瘀的指征,如果兼的血瘀的,就在前面的基礎方里,加紅花10克,茜草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如果有早期肝硬化的傾向,做B超大體可以知道得早期肝硬化的傾向,那就再加土鱉蟲,土鱉蟲又叫土元,加10克;澤蘭10克,澤蘭利水又化瘀;生牡蠣30克,鱉甲30克,或者配著服用鱉甲煎丸,來增強化瘀軟堅消癥的效果。有早期肝硬化的時候,我自己在上述基礎上還加莪術、白術2個藥。莪術這個藥大家都知道是破血逐瘀的,它有一定的抗肝腫瘤的作用。如果兼有濕毒凝結,你怎么知道是濕毒凝結,比方說面色黧黑而有油垢,這個病人一到,你就覺得他的臉好像沒有洗干凈,那種黑的顏色,沒有光澤,這是濕毒,肢體腰背酸脹,苔膩不脫,舌苔那么厚膩,你用一般的藥都脫不下來,這種病人在臨床試驗上比較少見,所以見到這種情況,劉渡舟老師的經(jīng)驗,在基礎工業(yè)方上加生石膏10克,量不重,寒水石10克,量也不重,滑石12克,竹葉12克,銀花10克,是個甘寒的、清熱的、行濕的、化濁的這樣一組藥。如果兼有脾虛便溏,當然這個脾虛便溏是輕度的,肝膽濕熱未退,兼有輕度的脾虛便溏,那就在前面的基礎方上,加茯苓15克,白術10克。如果兼有脾寒泄瀉,一天拉2次、3次、4次,這叫脾寒泄瀉了。拉肚子輕一些的,基礎方和柴胡桂枝干姜湯交替服用;如果拉得比較重的,那就過渡到我們剛剛講過的這個柴胡桂枝干姜湯,就直接用柴胡桂枝干姜湯來治療。我們又回到柴胡桂枝干姜湯上了,他治療慢性肝炎,肝膽濕熱未退,脾慢脾氣已傷,經(jīng)常有輕度的慢性腹瀉,這個問題方子不寒不熱。肝病的病程又比較長,用它比較穩(wěn)妥,而且也有比較好的療效。 我記得三十年前在東直門醫(yī)院做住院醫(yī)生的時候,老醫(yī)生遇到肝炎的病人,開肝炎二號,我很奇怪、很好奇。肝炎二號是什么東西,我就到藥房看,我以為是做成的一個制劑,做成了一個什么時候藥呢,一看肝炎二號呢,藥房師傅居然就拿協(xié)定處方來抓湯藥,抓草藥。我再一查它的處方組成,原來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就治療慢性肝炎,甲肝也罷,乙肝也罷,兼有脾虛的,肝膽濕熱未退,津液已經(jīng)有不足,又兼有脾虛的??梢姴窈鹬Ω山獪谥委煾螣崞⑻摰?,這種類型的肝炎過程中,應當是有比較好的療效的。
六經(jīng)辨證是《傷寒論》的辨證綱領,書中除將將一些病證的表現(xiàn)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種類型厥陰等六種類型,中醫(yī)應該怎樣用六經(jīng)來辨證論治呢? 如何治療感冒,中醫(yī)認為有兩大原因會致?。?第一種是所謂的「內因」,內發(fā)的病,也就是六經(jīng)辨證。 所謂內因,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過喜也會致病,像古時候范進中舉,因為太高興了,所以得了失心瘋。瘋瘋癲癲的,結果只好找了一個范進最怕的老丈人,河東獅吼,平時范進看到他就會手腳發(fā)抖,結果他大聲一叫,當場就把范進嚇醒了,病就好了。 所以喜太過也不行。過怒,過憂,過思,過悲,過恐都不好。過喜會傷害到心臟,過怒會傷肝,過憂會傷肺,所以諸位如果有咳嗽,再遇到過于憂慮的事情,咳嗽會加重,百日不會好。 過思,思念很嚴重,比如說男女朋友,兩地相思,思念得很嚴重,則會傷到脾臟,脾主胃口,所以味覺就沒有了,吃東西如同嚼蠟。下次問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有沒有犯相思,只要看吃東西有沒有胃口,就知道有沒有騙人了。 悲和憂是相同的,會傷害肺臟。再來說恐,有很多年紀大的人,很怕孤單,小孩不在身邊,所以很恐懼,恐能傷腎,每天有被害妄想癥,以為有人要害他,胡思亂想,腎臟一旦受傷害,腎臟管頭發(fā),腎臟管腦的記憶,腎臟管聽力,腎臟管骨骼。 于是就得老人癡呆癥,腦部收縮,很多骨骼疏松癥,掉頭發(fā),聽力的問題,都是因為恐而造成的。但是思能勝恐,恐懼的人,給他喜樂,比方說生日的時候給他慶祝,讓他有很多喜樂,喜能勝憂。 所以這五種情治是互為互補的,喜會傷心,怒會傷肝,憂會傷肺,思會傷脾,恐會傷腎;但是思能勝恐,恐能勝喜,喜能勝憂,憂能勝怒,怒能勝思。所以諸位了解人的七情六欲及五種情志的關系之后,就可以自己調整以減少由內因所產(chǎn)生的病癥。 第二種是所謂的「外感」,外感的病,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熱。 因為氣候的變化所產(chǎn)生的疾病。風寒暑濕燥熱進入人體所發(fā)生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是一步一步產(chǎn)生的,不是一次進來的。首先是表癥,也就是在肌表上所發(fā)出來的癥狀,包括太陽中風,太陽傷寒,以及太陽之溫病。 太陽中風 所謂太陽中風,不是你們所想象的那種中風,是中于風,比方說開車,冷氣沒開,很悶熱,結果窗戶一開,風一吹,就中于風;在海邊,風很大,因為吹到風而感冒,所以叫中風,癥狀是有一點微汗,項強,頭痛,發(fā)燒。這時候就用桂枝湯劑(五味藥)來治療。 太陽傷寒 還有一種就是太陽傷寒,傷于寒癥,比如說冬天的時候,天氣太冷,或者在冷氣間里面工作,得到感冒是因為傷于寒,病人會全身惡寒,怕冷,全身沒有汗,高熱,身痛,骨節(jié)像鞭打一様,很痛,這時候要用麻黃湯劑(四味藥)來治療。 太陽溫病 再來是太陽溫病,小孩子得的比較多,溫病是在溫熱的環(huán)境下得的病,這時就講到南派的中醫(yī),他們認為長江以南都是溫病,因為溫熱,所以南方無傷寒,這是完全錯誤的。 當初張仲景講溫病,是因為小孩子好動,到處跑來跑去,熱了所以流汗,在流汗的狀態(tài)下所得的感冒,所以叫溫病,而不是說在溫暖的地方才有這種病,于是就衍生出了溫病派的南派中醫(yī),然后說南方無傷寒。所以棄傷寒論不用。 其實我在佛羅里達就常常治療過很多太陽傷寒,就是用麻黃湯劑(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四味藥)來治療。所以在剛開始得到感冒,太陽表癥的時候,就是這三種選擇。 小朋友一感冒,喉嚨痛,葛根湯癥,葛根湯(復方,七味藥)就是來治療溫病的。在這里要特別說明,很多人有一錯誤的觀念,認為麻黃不好,其實是因為有些人拿單味的麻黃來提煉成減肥藥。 北派中醫(yī)在用麻黃的時候,從來不單味用藥,所以現(xiàn)在美國聯(lián)邦政府規(guī)定只有醫(yī)師可以用麻黃。 在治療太陽傷寒的時候,一定要用麻黃,我用麻黃治療很多氣喘,沒有麻黃治不好,像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百日咳,但是麻黃不是單味在用,麻黃一定跟桂枝,因為麻黃是開表,所謂開表,就是把毛孔打開來發(fā)散汗。 如果你光吃單味麻黃,心臟當然跳動快,所以要加炙甘草,炙甘草可以讓慟悸的心臟緩和,不會心跳加速。桂枝是把肌肉打開,杏仁是把肺里面的津液補足,杏仁色白入肺,所以麻黃湯下去的時候,因為我們知道病人是寒在表,肺里面有寒水,所以要把身體內的濾過性病毒,利用發(fā)汗排出體外。 我們擔心麻黃發(fā)汗的力量太強,把肺里面的津液傷到會脫水,所以把杏仁加進去;擔心麻黃只把心臟加快,沒有到達表,汗發(fā)不出,所以把肌肉先打開,加上桂枝,桂枝好比馬,麻黃騎在馬背上,利用桂枝的力量把肌肉打開,把麻黃推進皮膚去,不會使心臟加速。 預防麻黃使心跳加速,因此加了炙甘草,緩和心臟慟悸的現(xiàn)象。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種藥方。然而美國很多藥廠,把麻黃素提煉出來當減肥藥,因為麻黃素吃下去,人不會睡覺,就好像吃了安非他命一樣,不睡覺,人當然就瘦了,所以簡直是混蛋,破壞中醫(yī)的名聲。 以上是太陽表癥。表癥一般在身體上停留一個禮拜,各位吃了我的藥,如果好了,但是一旦得到了感冒,感冒沒有治好,感冒會把你原先有的病癥又發(fā)出來。 所以各位現(xiàn)在吃我的藥,把你們現(xiàn)有的病癥治好之后,將來你一旦得了感冒,就吃中藥,非常簡單且快速,你可能這輩子感冒從來沒有這么快好過。如果表癥超過一個禮拜,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你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把感冒解掉了,一種是感冒走到里面去了。 表癥傳變入少陽 走里有兩種,一種是進入少陽,一種是陽明。進入少陽,就是進入你的淋巴系統(tǒng),你的內分泌系統(tǒng),癥狀是往來寒熱。在太陽癥的時候,病人只會覺得寒,怕冷怕風。 但進入少陽,病人會忽冷忽熱,兩個太陽穴會間有疼痛,間有惡心嘔吐,有這些癥狀我們就知道病人得了少陽癥。此時有兩種湯劑,小柴胡湯及大柴胡湯。 如果是往來寒熱,頭痛,惡心嘔吐,但是大便很好很正常,則服用小柴胡湯;如果便秘,則服用大柴胡湯。 少陽癥再往里走,就走到陰癥了。 表癥傳變入陽明 再來有可能不是進入少陽,而是進入陽明。陽明癥就是進入你的胃及大腸系統(tǒng),病人會產(chǎn)生燥熱,所謂陽明無寒癥,全部是熱癥,而且會餓,吃也吃不飽,肚子餓的不得了,不放一點東西在胃里面,馬上手抖,全身冒冷汗,全身熱,且便秘,大便排不出來。 但是表癥如果進入陽明的話,病毒就不會再往里走,到此為止。 少陽傳變入太陰 有的人表癥進入少陽,少陽如果沒有治好的話,就進入陰癥。陽是指是外面,陰是指臟,陰癥就是進入肝心脾肺腎,進入內臟了。第一個進入的就是足太陰,足太陰就是進入脾臟,我在這邊所講的脾臟,就包含了西醫(yī)所講的胰臟。 胰臟影響你的血醣,影響你的體重。脾主少腹,各位小腹突出,就是脾臟的問題;脾主肌肉,骨節(jié),四肢;脾臟在管胃口,胰臟在管味覺。吃東西有沒有味道是胰臟在管,肚子餓不餓,吃多少是脾臟在管。 所以在太陰癥的時候,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脾治水,脾是土,就好像河道,水在河道中走,如果河道做得很好就不會淹水,所以脾能治水。如果脾臟不能治水,身體就會很重,因為身上帶有很多水。所以肚子脹,四肢脹,胃口不好,都是屬于脾臟的問題。 太陰傳變入少陰 到了太陰癥沒有治好,則進入少陰。少陰有兩個地方,心臟以及腎臟。第一個癥狀是嗜眠,睡覺睡了八小時,十小時還睡不飽,還想睡,有時開車開著就睡著了這是進入腎臟。還有自心包經(jīng)進入心臟,必定是晚上失眠,睡不好。大小便不正常,有時下痢,有時便秘。胸悶,胸痛,手麻,四肢麻。 少陰傳變入厥陰 到了少陰還沒治好,就進入最后一個階段,叫做厥陰癥。厥陰癥就進入肝臟,還有心包經(jīng)。我們知道有 A型肝炎,B型肝炎,及 C型肝炎。 事實上 C型肝炎根本不是肝病,根本就是感冒的病毒所引起的,病毒由太陽表癥一直進入你的肝臟。所以我們在治療 C型肝炎,清除了之后,病人在恢復之前所出現(xiàn)的癥狀都是感冒癥狀。因為從厥陰,一路治療回去,到了太陽癥,病就好了。 臨床上很多都是這樣治好的,從厥陰到少陰,少陰到太陰,太陰到少陽,少陽到太陽,癥狀是往回走的。所以我們很肯定 C型肝炎根本就是感冒的病毒引起的。肝經(jīng)和心包經(jīng)都是厥陰。 各位在問診單上,很多都注明膽固醇高。你們所得到的知識,西醫(yī)告訴你們膽固醇有好的膽固醇以及壞的膽固醇,好的膽固醇可以預防心臟病,壞的膽固醇會導致心臟病,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因為西醫(yī)希望多一個名辭,多一種藥可以賣。 事實上壞的膽固醇會凝結,會堵塞,是要靠三酸甘油脂,所以真正三酸甘油脂高才是一個問題。膽固醇和飲食有關,比方說你每天吃很多蛋黃,膽固醇會高,但只要你的三酸甘油脂正常,是不會堵塞的。 結果你去吃降膽固醇的藥,后遺癥造成短期記憶力失去,腎臟產(chǎn)生問題。所以如果你的鄰居老太婆很討厭,你就拿降膽固醇的藥給她吃,保證得老人癡呆癥,忘了她是誰了,所以這個藥是給你的敵人吃的。 真正心包經(jīng)的癥狀,厥陰癥的癥狀,危險的時候到最后是但坐不得臥,晚上無法睡覺,肝病到后來,病人半夜坐在那邊,不能躺下去的,因為陽要絕了,下半身極度冰冷,上半身極度熱,這就是快死掉了。 六大原則判斷自己健康 厥陰癥就是進入重病的階段。好的醫(yī)生在病還沒有發(fā)的時候就查到了,不讓它發(fā)。所以北派傳統(tǒng)中醫(yī)訂出六大原則來判斷自己是健康的: 第一個:一覺到天亮,當然有些事情煩惱你,比如你和你先生吵架鬧離婚,那當然睡不著覺,這是正常的。 第二個:是胃口正常,所謂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飲暴食,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滿,不是吃很多,還不行,還要再吃。 第三個: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大便上廁所,上完廁所才吃早餐。 第四個:是一天五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顏色要淡黃。 第五個: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里,在阿拉斯加,在佛羅里達,還是在加州,永遠都是頭面身體冷,手腳溫熱。 第六個: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陽反應,女人早上起來的時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陰莖會勃起。一般男人到了十幾二十歲都會有正常反應,到了五六十歲就沒有了。 如果你有吃降血壓降血糖的藥,或是降膽固醇降三酸甘油脂的藥,反正舉凡任何屬于降的西藥,你只要開始吃,什么都還高,但有一樣東西一定降,所以威而剛才賣得那么好。 男人的性功能是心臟在管的,所以威而剛一下去就會造成心臟病。就好像女人過了更年期,是心臟在管,那你不知道是心臟在管,你給女性吃賀爾蒙的藥,女性賀爾蒙的分泌其實是心臟在管,那你吃賀爾蒙的藥,等于告訴心臟去休息,心臟就會退化了,當然得心臟病。 所以你們吃了中藥以后,這六個癥狀都出來了,代表你的病完全好了。如果你們吃了中藥以后,本來腳是冷的,后來變成冰的,就中藥無效的明證,那你們不要再吃中藥了,趕快另請高明。 你們要為自己著想,也不要為任何醫(yī)生著想,你知道了這個健康的標準的時候,你可以反過來看,不管你今天得到胰臟癌,脾臟癌,心臟病,肺病,都沒有關系,你今天做化療,做鈷六十,開刀,吃中藥,針灸,都沒有關系。 任何東西,任何治療方法,或吃維他命,都無所謂,如果越治手腳越冷,就代表你在錯誤的路上,你準備死了。你走錯路了,趕快停下來,不是錢的問題,不是信仰的問題,是一條命沒了,命都沒了,還談什么? 但是如果說,你做了化療,做以前腳是冰的,但做了化療之后,腳是熱的,一覺睡到天亮,不必再吃什么安眠藥了,你就可以繼續(xù)做化療,因為這很有用,但是目前還沒有發(fā)生過。所以各位記得這些大原則。 月經(jīng)期感冒—小柴胡湯 還有要記得女孩子在月經(jīng)的時候得到感冒,所有的處方都不能用,什么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都不能用,只能用一劑藥,叫小柴胡湯。 因為月經(jīng)來的時候,月經(jīng)往下走,走到子宮的時候,正好得到感冒,感冒的病毒從你外表直接進到子宮,根本不停留于肌表,這時候桂枝麻黃發(fā)不到,只有用和解的方法,小柴胡湯一劑下去,感冒的濾過性病毒跟著你的月經(jīng)小便一起排出去。 我們有大青龍,小青龍,一個是寒咳,一個是熱咳。感冒以后咳了好多黃痰出來,胃口很好,就用麻杏甘石湯,麻黃,杏仁,石膏,炙甘草四味藥。 里熱表寒—大青龍 如果是咳嗽黃痰,胃口不好,外面發(fā)冷,代表肺也得到了,表癥還有,黃痰代表肺里面是熱的,叫做里熱表寒,病人發(fā)冷,發(fā)燒,頭痛,咳嗽,這時麻黃湯不適合,要用麻杏甘石湯,加上桂枝,生姜,大棗,七味藥合在一起,叫大青龍。大青龍湯治表寒里熱。 表寒里寒—小青龍 還有一種感冒的時候咳嗽,但咳的是清痰,不口渴,全身痛,叫里寒表寒,痰是白的,清的,這時候要服小青龍。所以并不是說大青龍比較強,小青龍比較弱,小青龍是表寒里寒時用,大青龍是表寒里熱時用。里熱里寒很簡單,看病人口渴不口渴,口渴就是熱,不口渴就是寒。痰是黃色的就是熱,痰是白色的就是寒。 陽明經(jīng)熱—白虎湯 如果你的病進入陽明的時候,有陽明經(jīng)熱和腑熱兩種情形發(fā)生。經(jīng)熱就是全身發(fā)熱,陽明無寒癥,全是熱癥。這時候有兩種,一種是便秘,一種是沒有便秘。只有發(fā)熱,沒有便秘,就用白虎湯。 陽明腑癥 堵在胃里—大黃甘草湯 再者陽明有腑癥,如果便秘,第一種叫大黃甘草湯,大黃甘草湯是在胃的下方有屯積東西的時候,便秘,肚子痛,病人呈現(xiàn)的癥狀是朝食暮吐,早上吃進的燒餅油條,到了傍晚吐出來還是燒餅油條,就代表說這個東西堵在胃里面,這時候大黃甘草兩味藥就可以治好。 堵在十二指腸—調味承氣湯 如果是堵在十二指腸的時候,我們就用調味承氣湯,就是炙甘草,大黃,芒硝,堵在十二指腸,病人會便秘,惡心,排氣很多,肚子中間的地方會痛。 堵在小腸—小承氣 再來是小承氣 (厚樸,枳實,大黃),是堵在小腸,我現(xiàn)在講的病人小便都是黃的,因為堵在小腸,大腸里面沒有東西,所以不斷的放屁,只有放屁,沒有大便出來,就用小承氣把小腸清干凈。 堵在大腸—大承氣 進入大承氣,就是堵在大腸里面,此時會連屁都不放出一個,因為大腸里面都是大便,就用厚樸,枳實,大黃,再加上芒硝,就便成了大承氣。芒硝能夠攻堅,把干燥的大便都打散排出來。 所以舉凡發(fā)燒,頭痛,都吃中藥,從此不要再吃抗生素,如果上吐下瀉,就用小柴胡湯和解。扁桃腺發(fā)炎就吃喉蛾方,這些在我的網(wǎng)站上都有,就不在此贅述。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總訪問量 37,944次
在線服務患者 12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