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心臟
心臟,就是一棟二層小樓,二戶人家合建的雙拼別墅,左邊的那戶叫左心,右邊的叫右心。樓上的房間叫“房”,樓下的為“室”。與人住的房子一樣,心臟也是由墻壁、房門、水管和電路四個部分構成的。人常說心靈的窗戶,其實心臟這棟房子什么都有,唯獨沒有窗戶。房子壞了,無外乎是墻、門、水、電出了問題,心臟疾病,也是如此。我們就從這里說起,先說墻。心臟的墻壁,不是鋼筋水泥,而是二層膜夾一層肌肉,這肉做的墻叫“心肌”。 心肌墻的疾病,最常見的是“房室間隔缺損”,先天性的,原因是建房子時,左右心之間的隔墻沒壘完就交工了,遺留個缺口。這害死人的豆腐渣工程,出生時就驗收不合格,還不給退換,太冤屈了,上帝比開發(fā)商還黑。再說門:心臟之門,形狀像花瓣一樣,有位有詩意的醫(yī)學先輩起了個學術的名字叫“瓣膜”。若是由我起名,會俗氣的叫“心門”,“二尖瓣膜”叫“二扇門”,“三尖瓣膜”叫“三扇門”,通俗但易懂。門卡住了,只能推開個狹窄的小縫,叫“瓣膜狹窄”;門關不嚴,叫“瓣膜關閉不全”。若是你家里的門壞了,怎么辦?對,要么換新的,要么修一修。換新門,叫“瓣膜置換術”;修修補補后繼續(xù)使用,叫“瓣膜修補術”。能“修補”,千萬別“置換”。人造門有二種,豬心做的和金屬做的,質量遠遠趕不上天生的門。三說水管。輸水管道鋪設在墻壁表面,叫冠脈,里面流的是血液,為心肌的生命通道。如果水管梗塞不通,心肌墻可能會因缺血而壞死,稱“冠心病”。 治療方法有二種,一是像捅下水道似的,用鋼絲疏通冠脈后,放個套管撐起來不讓水管壁塌陷,叫“支架置入術”;二是廢棄掉老管道,重新搭根新管道,叫“搭橋術”。四說電線。鋪設在心臟墻壁里的輸電線路,叫“心臟傳導系統(tǒng)”。電路放電一次,心臟就跳動一次,沒有放電,就沒有心跳。若是電路出了問題,心跳節(jié)律就會發(fā)生異常,稱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種,例如,電路發(fā)神經似的放電不停,電得心房壁不住地顫抖,叫“房顫”;提早放電了,叫早搏;電流中斷了,叫“傳導阻滯”。人類對心臟的電路原理所知還少,目前的治療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未來,心律失常治療方法的進步,是靠研究電生理的科學家,查心臟,就是檢查心臟的墻壁、大門、水管和電路。心超用于查看墻壁是否有缺口、瓣膜門是否打的開,關得嚴。冠脈CT或造影是管道工,可準確地查明冠脈這根水管是不是堵了,堵在了哪里。心電圖,顧名思義,用來檢測電路的通電情況。心臟這棟二層小樓,得了心臟病的臨床表現有胸悶,胸痛,值得注意的是牙痛,肩膀痛,胳膊痛,肚子痛,也有可能是心臟病噢! 此帖語言詼諧幽默,把心臟的構造、功能說得清清楚楚。可為科普精品。[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