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眩暈癥就是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是你的感覺出了問題,誤以為周圍環(huán)境在運動。 這種感覺是前庭系統(tǒng)和視覺共同完成的,過程比較復雜。前庭系統(tǒng)包括內耳、位于腦干的前庭神經核、小腦和傳導路上的神經纖維等。前庭感受器位于內耳的前庭和半規(guī)管,功能是感受位置和速度的變化。內耳產生的神經沖動通過前庭神經傳入腦干,再通過神經通路傳入小腦以及大腦。從內耳到大腦的結構,每一處出現(xiàn)異常,都會發(fā)生位置和速度變化感覺的異常,這種感覺通常都表現(xiàn)為眩暈。 內耳和前庭神經的病變引起的眩暈比較常見,大概占90%左右,包括我們熟悉的梅尼埃病、耳石癥等等。腦干、小腦和大腦的病變比較少見,但是病情危險。所以,眩暈的病人應該常規(guī)做頭部影像學檢查,防止漏診。 眩暈發(fā)作非常痛苦,常伴有嚴重的惡心、嘔吐、心悸,而且給病人帶來嚴重的焦慮和恐懼感,喪失自理能力,應該及時就醫(yī)。醫(yī)生會根據(jù)病情表現(xiàn)和檢查結果做出判斷,給予相應的治療。
慢性淚囊炎俗稱“迎風流淚”,是一種較常見的眼病。主要病因是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致使淚液滯留于淚囊,伴發(fā)細菌感染引起的淚囊粘膜慢性炎癥,機體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可誘發(fā)急性淚囊炎。主要致病菌為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有結核桿菌及真菌感染。中老年女性多見。慢性淚囊炎主要表現(xiàn)為患眼淚溢及粘液膿性分泌物。由于淚液積存,分泌物增加,患者常感到視物模糊;另外,慢性淚囊炎是眼部感染灶,對眼球構成潛在威脅,尤其在內眼手術前應預先治療。 慢性淚囊炎常用治療方法有:淚道探通術:用探針探通淚道阻塞部位,成功率低,易復發(fā)。激光淚道成形術:探通失敗可用激光切除狹窄或阻塞部位,置管沖洗3-6個月,易復發(fā)。淚囊鼻腔吻合術:為常規(guī)術式,淚囊鼻腔吻合術是慢性淚囊炎中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鼻內鏡下操作的改良淚囊鼻腔吻合術。 20世紀70年代以后,鼻窺鏡手術問世,鼻內鏡技術延伸到越來越多的鼻眼相關疾病,使淚囊手術得到改進,在鼻腔內直視下很方便地進行,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操作更加簡單,不經過皮膚及眶內,能有效防止鼻竇感染蔓延至眶內,同時可避免面部手術瘢痕。 新技術的出現(xiàn),不斷突破學科的界限,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治療途徑。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是目前治療慢性淚囊炎療效最好,操作簡單,損傷較小的手術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