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

公立三甲口腔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種植牙流程

第一步:拍片檢查和設計種植方案 所需時間:1小時以上 對缺牙部位及整個口腔狀況進行系統性檢查,拍攝口腔全景片、頜骨CT等,查看口腔的具體情況,是否有炎癥、牙槽骨吸收,以及可能需要做的血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血壓、血糖、乙肝5項、脈搏等檢查。 全部檢查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種植治療方案,預約種植手術時間。 第二步:植入人工牙根 所需時間:一枚種植體的時間約為10~30分鐘 在局部麻醉下,在牙槽骨上制備一個孔,通過手術將人工牙根即種植體植入牙槽骨內,后將牙骨床內嚴密縫合完成手術,一個星期左右拆線。 術中不會有疼痛感,術后反應也較小。 如果缺牙部位骨量不足,需要植入一些人工骨粉材料進行補充。 第三步:等待骨結合期 所需時間:1.5~3個月,或者半年左右的時間,具體時間因人、因種植系統和是否植骨而異。 第四步:安裝愈合基臺 所需時間:30分鐘左右 待種植體與頜骨形成骨結合后,在局麻下用特制的手術器械在植入種植體相對應的牙齦上旋切一個小口,暴露種植體上端后,安裝愈合基臺,即將植入頜骨的種植體穿出牙齦,等待軟組織成形。 第五步:等待軟組織成形 所需時間:2~3周左右 第六步:修復取模 所需時間:30分鐘左右 用取模桿或者3D掃描法取出種植體的位置,送加工廠制作上部種植牙。 第七步:佩戴牙冠,完成種植 10~14天后加工廠完成種植牙制作,試戴成功后即可佩戴種植假牙。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關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那些事

張清彬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張清彬據國內外文獻復習和相關學者臨床研究,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emp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口腔臨床的四大疾病之一:齲病、牙周病、錯頜畸形、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臨床癥狀包括“三大癥狀”+“三小癥狀”,三大癥狀包括下頜運動異常、疼痛、彈響與雜音;三小癥狀包括:頭痛、耳鳴、精神障礙。TMD近50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口腔領域的“疑難疾病”。究其原因,可能如下①病因不明晰;②無特效治療方法;③治療效果不確定;④與心理精神因素相關;⑤與免疫內分泌因素相關。關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病因雖然歷經幾十年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歷經滄海桑田的世界變化,說到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病因,回答是“It is unclear”。有人說是“精神因素”,如焦慮、抑郁等引起;有人說是激素異常所致,因為好發(fā)于青少年,考慮與雌激素相關;有人說是咬合因素,如牙缺失、智慧牙萌出、義齒不合適、充填有高點等;也有人說是因為夜磨牙、緊咬牙所致;還有人說是創(chuàng)傷因素,因為拔牙、補牙、外傷外力所致,有人說是因為全身系統性疾病所致,比如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其實時至今日,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病因不明,我們無法確定每一個病人具體是因為什么因素導致患病的,只能說可能與某個或某些因素相關,目前國內外專家的共識是基本認可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是多因素致病的。關于是否需要治療和是否是不治之癥?臨床上,很多病人經過多地診療,各地求醫(yī)“征途漫漫”,經人介紹輾轉反側旅途辛苦,說某某醫(yī)師說“此病,回去熱敷理療一下就行了,不用治療”;也有醫(yī)師說“別到處去了,此病無藥可治,是不治之癥”,這些話嚇哭了很多病人!目前,在國內乃至國際的口腔界和顳下頜關節(jié)界,有專家說手術不好,副作用大,進行關節(jié)腔注射治療就行;有人說不用注射治療,患者戴咬合板就行;還有人說“此病,保守治療方法效果不佳,必須手術,只有手術才能有治愈的可能”。與此同時,關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治療方案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本課題組經過7年超50000診次患者的治療經驗來說,對于治療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個性化診療方案,也就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或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策略是值得推薦的。根據多年和大量患者的臨床研究和臨床經驗,我們提出了廣醫(yī)口腔醫(yī)院“序列化、微創(chuàng)化、舒適化、數字化、人文化”的特色診療模式,簡稱”廣口-五化診療模式“。臨床上首先應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臨床檢查配合核磁共振、CBCT或TMJ上下腔造影檢查,明確診斷,把病人分為三到五個不同的級別,不同的級別采用不同的方案,從保守治療到微創(chuàng)治療,再到開放手術治療。我們認為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治療“不能一刀切”,而應該是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驗證,該模式是可行的科學的治療模式,是值得推廣的適宜技術。無論哪一種診療方案,都有”兩面性“---優(yōu)點和缺點,一個具有勝任力的醫(yī)生應該是把診療方案的缺點最小化,一切為了病人的康復和身心健康。關于顳下頜關節(jié)盤的位置問題TMD,一生相“關”,”盤-盤“不息。顳下頜關節(jié)盤是纖維結締組織,是一種類似于脆骨的“軟骨”,存在于關節(jié)腔內,把關節(jié)腔分為上腔和下腔。目前為止,大約80%左右的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與關節(jié)盤相關,尤其是與關節(jié)盤的位置的改變相關。那么關節(jié)盤的位置應該在什么位置?從解剖學來講,關節(jié)盤分為前帶、中間帶、后帶和雙板區(qū)。其中中間帶是最薄的,正對著關節(jié)結節(jié)的后斜面和髁突的前斜面,而關節(jié)盤的后帶是最厚的,其正對著髁突橫嵴和關節(jié)窩頂。臨床上,很多時候MR檢查提示關節(jié)盤前移位,側方移位或旋轉移位,患者也有相應的癥狀,由此說明關節(jié)盤的早期移位導致了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發(fā)生,因此患者最好或必須進行顳下頜關節(jié)盤的復位。但是另一方面,在進行臨床研究時,選擇了一批沒有癥狀的健康人群作為對照組,其中12%的人有關節(jié)盤的移位,但是沒有任何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的癥狀;也有一些病人,臨床上進行了關節(jié)盤手術復位,但是臨床癥狀依然存在。因此我們認為顳下頜關節(jié)盤若發(fā)生早期移位,有條件最好進行復位;但是如果保守治療方案實在無法復位,且病人適應了關節(jié)盤移位后的位置,那就讓關節(jié)盤在移位的位置吧,只要患者沒有疼痛和功能障礙、能正常張口吃飯,沒有彈響聲,患者沒有進一步的要求,那就可以了,就可以考慮不用進行治療了。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病是口腔臨床常見的疑難疾病。我們深知每一個罹患此病的患者,都不容易。門診上常見到一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全國到處求醫(yī),甚至辭掉了工作或放棄了學業(yè),個人認為是很不值得的,每每遇到這樣的患者我總是竭盡全力為患者進行”身心-雙軸治療“,有的病人好了很多,當然有的病人依然沒有任何效果。進入新時代,每個人都是追夢人,都有自己的學業(yè)、工作、事業(yè)去做,每一個人要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增磚加瓦,而不是深陷在這個特殊的疾病里不能自拔。患者們要拿出“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勇氣,愉悅的配合好,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醫(yī)生則要做到”換位思考、大愛無疆“,拿出”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勇氣,攻克TMD疑難疾病,切實做到”辦實事、開新局“。以上所言,非”專家共識“,診療指南,僅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2021年4月15日于廣州

種植手術前需要做哪些牙周檢查?

種植治療前需要做全面詳細的口腔檢查,另外包括部分的全身檢查。其中牙周檢查是口腔檢查的重點之一。牙周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觀察口腔衛(wèi)生狀況,包括牙齒表面有無牙菌斑、軟垢、牙結石及色素等。2.檢查牙齦有無炎癥,包括牙齦有無出血、紅腫、退縮、溢膿、與牙齒表面分離等。3.檢查有無牙周袋及牙槽骨破壞,包括醫(yī)生使用專用的探針進行牙周探診,拍攝X線片(牙片)觀察牙槽骨的高度、寬度、厚度等。4.檢查牙齒有無松動、移位等,包擴牙齒松動的程度,牙齒移位的距離等。5.檢查種植手術區(qū)牙齦的“質量”,包括牙齦的厚度、寬度、高度,系帶的附麗位置等。 要想種植牙使用得久,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在種植牙手術前需要仔細檢查評估牙周狀況。對于牙周條件不好的人,建議經過規(guī)范的全口牙齒的牙周治療,等牙周狀況穩(wěn)定后,再進行種植牙手術。否則,經過幾年,種植牙會出現種植體周圍黏膜炎或種植體周圍炎,導致種植牙旁的牙齦紅腫,溢膿,牙槽骨破壞甚至種植牙松動,進而種植失敗。參考文獻:1.潘亞萍.牙周病就醫(yī)指南.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92.孟煥新,束蓉,閆福華.牙周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