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痛風為什么不推薦停藥
痛風是由于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于關節(jié)組織,從而引起炎癥反應。 痛風其實是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它屬于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痛風一旦停了藥物,血尿酸水平可能升上去,而血尿酸的波動往往會誘發(fā)痛風的發(fā)作。 目前的降尿酸藥物似乎均只能控制指標,而無法根治疾病。沒有觀點支持血尿酸達標后可以考慮停藥。但長期降尿酸治療需考慮藥物經(jīng)濟學、監(jiān)測指標成本、不良反應風險及患者依從性。 對于能夠堅持治療的患者,建議可以像控制血壓、血糖一樣繼續(xù)用藥。 保證治療效果的情況下,劑量可以減小嗎? 劑量當然是可以減小的。 尿酸不是降的越低越好,而是維持血尿酸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如英國風濕病學會指南提出,一旦血尿酸達標(< 300 μmol/L)且臨床「治愈」:考慮減少降尿酸治療劑量以維持血尿酸在 300 μmol/L 到 360 μmol/L之間。 歐洲指南還特別提出,基于尿酸的生理作用,在降血尿酸的過程中血尿酸均不應長期 < 180 μmol/L。 所以我們建議痛風患者,要長期規(guī)律地服用藥物,定期檢查血尿酸值,可以根據(jù)血尿酸的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