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外科治療
根據衛(wèi)生部資料,肺癌已成為我國城市居民惡性腫瘤第一死亡病因,世界衛(wèi)生組織預測肺癌將與愛滋病并列為21世紀的主要醫(yī)學難題。肺癌的發(fā)病規(guī)律和趨勢是:發(fā)達國家高于發(fā)展中國家,沿海高于內地,城市高于農村,男性高于女性。 肺癌的病因包括煙草、大氣污染、職業(yè)接觸因子等環(huán)境性致肺癌因素,環(huán)境性致肺癌因子最終須通過影響細胞基因才能導致惡變,目前已知20多種基因涉及肺癌的發(fā)生。 肺癌的癥狀出現較晚,約5%-10%的病人于體檢時發(fā)現肺部腫塊而無任何癥狀??捎锌人浴⒖┭蜓?、胸痛、胸悶氣促、聲音嘶啞等癥狀,其它尚有肝轉移、骨轉移、腦轉移后的相應癥狀。 肺癌的基本治療原則是以手術、化療、放療、生物及中醫(yī)藥等多學科綜合治療。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的手術指征為: ⑴ 病人已確診為肺癌,估計手術能夠根治性切除病灶,且無絕對手術禁忌證,原則上應盡可能手術; ⑵ 病人未獲細胞學及組織學依據,但又無法排除惡性病變,在無手術禁忌的前提下,宜爭取剖胸探查以獲取診斷,并同期實施相應手術治療。 手術對象包括:原發(fā)性肺癌,I期,II期,部分IIIa期病人;轉移性肺癌,單一病灶患者;肺內存在孤立病灶、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張、可疑肺癌的病人。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20%,屬肺的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增殖轉移極快,惡性程度很高。手術指證包括: (1)I期小細胞肺癌; (2)II期小細胞肺癌化療后; ⑶ IIIa期小細胞肺癌化療緩解后,或雖未緩解,但肺部病灶范圍允許手術者。 ⑴ 局限切除術:適用于周圍型肺癌,有高危因素,以及無法耐受更大范圍切除的病例,術后局部復發(fā)率較高 ⑵ 肺段切除術:適用于周圍型肺癌,肺功能較差的高齡病人。并發(fā)癥率較低,但復發(fā)率比肺葉切除高。 ⑶ 肺葉切除術:適有于大多數孤立性病變,應同時結合局域或規(guī)范的淋巴結清除。 ⑷ 全肺切除術:適用于腫瘤累及同側多葉,或侵犯同側總支氣管和/或肺動脈干,且心肺功能可耐受手術的病人,術后有較高的并發(fā)癥率及死亡率,生命力較差。 ⑸ 擴大性切除術:在上述術式的基礎上,將肺以外受侵組織一并整塊切除,可包括部分胸壁,膈肌,心包,左房,上腔靜脈側壁及胸廓頂部。目的是盡可能徹底切除腫瘤,并發(fā)癥率和死亡率高于標準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