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肛瘺患者術中、術后注意事項
1.體位:取左或右側臥屈膝位,臀部盡量靠近床緣,臀、腰、頭在一條直線,術中盡量做排便下蹲動作;2.消毒:臀部、肛周碘伏消毒,開始感覺有點濕涼,在肛門周圍或許刺激脫出痔核、瘺管外口,有觸痛感;3.麻醉:一般選擇局部麻醉,就是在手術切除部位周緣進針,漸進漸注藥,開始進針時是刺痛、注藥時是脹痛,或許,這是最主要的手術疼痛點;需要放松,緩解肛周肌肉的反射張力,肌肉痙攣后加重疼痛感;4.肛內消毒:碘伏和新潔爾滅棉球反復肛內消毒,有時因殘留大便過多,需要1-2塊棉球留置頂壓糞便,不必擔心,術后第一次排便時即可帶出;5.手術:混合痔的內扎外剝術或肛瘺切除或掛線治療術;6.術中患者盡量保持原有體位,利于手術操作;同時自己保持放松,有不適隨時和醫(yī)者溝通;7.要求:肛周常規(guī)手術方法簡單,但術后止血需要花費時間,因而患者盡量保持放松,有利于肛周肌肉松弛;8.包扎:術后局部寬膠帶加壓包扎,從兩側腹股溝開始,沿大腿根部、過肛門、聚到尾骨尖端皮上;注意包扎時患者配合:盡量抬高一側肢體,暴漏腹股溝,并用手隔離會陰部體毛,防止粘附在膠帶下,術后排便時不好去除;也可過腹部兼腹股溝布帶加壓。9.攙扶:術后患者從門診手術室走到病房,需要家屬從兩側肩膀下攙扶;背扶時最好助手雙手收緊患者雙膝部,有利于加壓;10.術后保持屈膝左右側臥位 4——6小時,加壓止血和防止肛周側支循環(huán)阻塞后的外滲;11.術后30分鐘內大劑量喝白開水,促進膀胱功能恢復,通過排尿反射的建立來舒緩肛門局部神經(jīng),減輕肛周的疼痛感;12:關于排尿:首先大劑量喝溫開水或小茴香(50g 泡茶);感覺下腹部正中有脹感時如廁,放松腹部,難以排出時,可以繼續(xù)少量喝水,下腹部正中熱毛巾外敷、必要時松解加壓膠帶、如廁后開大水管,聽流水聲誘導式排尿,一般均可;嚴重的,可以常強穴位、足三里等穴位針灸刺激,必要時下尿管(一般不主張)13:關于止痛藥:現(xiàn)在手術結束時在手術區(qū)域復方美蘭局部封閉,術后8——12小時的劇痛已不存在,一般通過排尿,可以耐受;必要時口服去痛片,暫時緩解;疼痛敏感患者,可以術后肛門內置雙氯酚酸鈉栓或肛門粘膜外敷復方利多卡因凝膠;至于止痛的針劑一般不用;14.術后飲食:48小時內進低渣飲食,以低渣飲食為主,包括稀飯、豆腐腦、牛奶、油茶、雞蛋等一類為主;48小時后進清淡粗纖維飲食,利于排便。15:術后第一次排便:48小時后正常飲食,進食后可以吃一根香蕉,同時自行去掉肛周膠帶和紗布,肛門內置開塞露一支,潤滑殘留大便末端,防止刺激傷口的疼痛;16:術后坐?。?8小時后,每次排便后,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3000ml,臀部坐入,熏洗10——15分鐘,也可便前、便后俊坐浴,目的是便前舒張肛門肌肉,緩解排便時疼痛;便后是舒緩括約肌的痙攣狀態(tài),同時緩解清洗殘留大便對傷口刺激造成的灼痛感,并通過溫熱,促進肛門括約肌功能的恢復,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利于傷口愈合;17.術后坐浴:自48小時后,每天1:1000高錳酸鉀溶液2500——3000ml 臀部坐入,20度左右,10——15分鐘/次,可以用熱水,坐在上面先熏洗,涼后坐??;18.術后換藥:48小時后開始第一次,一般坐浴后進行,換藥前碘伏或雙氧水清洗創(chuàng)面,但直腸內創(chuàng)面禁止用雙氧水,導致藥物性直腸炎,后九華膏無菌紗條自傷口的對側端放置進入肛門內4cm后轉向壓入創(chuàng)面上;外覆蓋無菌紗布,膠布簡單固定;換藥時:醫(yī)者手法輕柔,患者放松,時時轉移注意力;換藥一般是1次/日,共需約20天;當然,根據(jù)創(chuàng)面情況,可以初期加用甲硝唑栓的粉劑,局部消炎,中期用硝酸甘油乳膏,促進血供,加快愈合,末期用冰片和維生素c片,防止膏藥性皮炎形成。 注意:術后早期觀察有沒有骶尾部脹痛、肛門內下墜劇烈、外包紗布的潮濕,目的是觀察有無出血;排便后觀察的是傷口的引流有無通暢、長合有無包埋的畸形情況,后期主要是觀察傷口瘢痕形成有異常情況。術后注意目的是有效,因而及時的醫(yī)患溝通。
巨超龍 銅川礦務局醫(yī)院 中醫(yī)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