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神經脊髓脊柱】脊膜瘤手術
脊膜瘤是一種生長在脊髓外部脊膜組織上的腫瘤。脊膜是覆蓋在脊髓和腦部的三層保護膜之一,它的作用是保護和支持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脊膜瘤通常是良性的,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但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大,可能會壓迫周圍的脊髓和神經根,導致一系列的癥狀。主要癥狀:脊膜瘤的癥狀會根據其大小和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的癥狀包括:背部或脊柱部位的疼痛四肢麻木、無力或感覺異常腿部的無力或運動協(xié)調困難膀胱或腸道功能障礙(如排尿困難、便秘等)如果瘤體壓迫脊髓,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形成原因:脊膜瘤的確切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確,但一些已知的因素可能與脊膜瘤的發(fā)生有關,包括遺傳因素、輻射暴露等。大多數脊膜瘤是偶然發(fā)生的。診斷方法:脊膜瘤通常通過影像學檢查來確診,如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這些檢查可以清晰地顯示腫瘤的位置、大小及其對脊髓的壓迫程度。治療方式:治療脊膜瘤的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腫瘤。對于較小且不引起癥狀的脊膜瘤,可能采取觀察和定期隨訪的策略。手術治療可以緩解癥狀,并且多數情況下,良性脊膜瘤通過手術治療后預后良好。然而,手術難度較大,具體是否手術需要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及癥狀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總結:脊膜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脊柱腫瘤,盡管它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神經損傷。對于出現(xiàn)類似癥狀的患者,盡早就醫(yī)、進行相關檢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我們近期做的脊膜瘤手術病人:
張洪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29日22
0
0
-
“生姜”樣生長的脊膜瘤(頸椎椎管內啞鈴型腦膜瘤),神經根間隙切除腫瘤…
張繼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30日67
0
2
-
椎管內脊膜瘤
脊膜瘤:多為良性,邊緣光滑、分界清楚,位于脊髓背外側多見,呈廣基底與硬膜相連,包膜完整,易發(fā)生鈣化。主要為脊髓壓迫癥狀。?T1為等或稍低信號,T2為等或高信號。增強掃描強化明顯,可見脊膜尾征,部分病例CT檢查可見鈣化灶。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很多脊膜瘤是因肢體麻木無力癥狀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時一般有脊髓壓迫,需及時行手術治療,手術原則是盡可能將腫瘤基底處硬膜內層切掉,以降低復發(fā)幾率。
韓利章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2日143
0
0
-
脊髓腹側脊膜瘤的手術治療
脊膜瘤是起源于椎管內硬脊膜的蛛網膜內皮細胞或軟/硬腦膜纖維細胞的良性腫瘤,占椎管內腫瘤的25%~46%,好發(fā)于胸段,其次為頸段,好發(fā)于中老年女性。脊膜瘤一般生長較為緩慢,常對脊髓造成壓迫,引起脊髓水腫、缺血以及神經纖維變性,從而導致脊髓損害。脊膜瘤患者早期最主要的癥狀為持續(xù)性疼痛,呈局灶性分布或放射狀,多為進行性加重的銳性疼痛,于夜間及勞累時加重。隨著腫瘤繼續(xù)生長,肌力下降、感覺異常、步態(tài)失調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患者癱瘓,應引起充分重視。脊髓腹側腫瘤是根據腫瘤與脊髓位置關系,位于脊髓腹側時鐘位9點到下午3點鐘位置的腫瘤,包括位于脊髓側腹面及正腹前方的脊膜瘤、腸源性囊腫等。脊髓腹側脊膜瘤位置位于脊髓前方,脊髓受壓張力較高,手術切除過程中可能對脊髓功能造成影響,所以手術難度也比較大。脊膜瘤首選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多數脊膜瘤為良性,在手術切除后可得到徹底治愈。對于脊髓腹側脊膜瘤,因有脊髓的遮擋,切開椎板后不能直視腫瘤。術中需要盡可能擴大椎管骨性結構,甚到磨除腫瘤相應部位關節(jié)突關節(jié),若腫瘤處于椎弓根水平則需要磨除椎弓根,正腹方脊膜瘤有時需要磨除雙側椎弓根來擴大下一步操作空間。在擴大切除椎管內側壁骨性結構的基礎上,獲得對腫瘤的直視視野極為重要。只有在直視下,才能準確判斷腫瘤與脊髓粘附程度,方便后續(xù)手術操作。手術力求從脊髓側方進入,為盡量減輕對脊髓的壓迫和被迫移位,盡量分塊切除腫瘤。腫瘤將脊髓擠壓至椎管后部,切開硬脊膜時應該十分小心,注意避免誤傷脊髓。由于腫瘤位于脊髓腹側,脊髓或神經往往處于較大張力下,而手術亦是從側后方操作,切斷數條脊髓齒狀韌帶,松解脊髓以利于脊髓被動移位。脊膜瘤手術切除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典型脊髓腹側脊膜瘤患者,術前已出現(xiàn)明顯的脊髓壓迫癥狀,雙下肢無力,不能行走。術后復查磁共振顯示腫瘤已經完全切除,患者雙下肢無力癥狀明顯改善。
長征醫(yī)院神經外科張建忠2023年12月28日106
0
0
-
椎管內脊膜瘤與神經鞘瘤鑒別診斷
脊膜瘤在臨床上主要和髓外硬膜下的其他類的腫瘤進行鑒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神經鞘瘤通常表現(xiàn)為橢圓形、臘腸狀的腫瘤,在增強掃描上沒有明顯的硬脊膜強化,在CT也沒有明顯的鈣化。而脊膜瘤通常會有不同程度的鈣鹽沉積,形成腫瘤的鈣化甚至骨化,在進行增強掃描時,可以見到腫瘤以寬基底附著于硬脊膜,在腫瘤周邊會有明顯的硬脊膜強化,也就是臨床上的硬脊膜尾征。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3年08月12日105
0
0
-
脊膜瘤手術治療要點
脊膜瘤可以進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治療。由經驗豐富的神經外科醫(yī)生特別是專門從事脊髓脊柱專業(yè)的神經外科醫(yī)生進行手術,則手術成功率能明顯地提高,對于手術比較困難的脊膜瘤,特別是位于顱頸交界區(qū)、上頸髓、中胸段的脊膜瘤,那些完全鈣化、骨化的脊膜瘤以及那些位于脊髓腹側的脊膜瘤,更強調手術的醫(yī)生的經驗,因此更應該由經驗十分豐富的神經外科醫(yī)生進行手術。在手術接觸過程中,如果能夠輔助進行電生理監(jiān)測,則能夠在手術過程中對脊髓損傷和神經根進行有效地預警,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有效地避免手術之后發(fā)生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對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和保證腫瘤全切都是十分有幫助的一項輔助措施,由此可見脊膜瘤應該是以手術切除方式作為主要治療方法,保護好神經血管,預后良好。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3年06月15日137
0
0
-
脊膜瘤手術后多長時間才能恢復?
脊膜瘤手術后一般六個月作用才能恢復。一些術前患有嚴重截癱、尿失禁和尿失禁的患者即使在腫瘤手術切除后也難以恢復其神經功能。有時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恢復,即使在更長時間的恢復后,其中一些人也很難完全恢復正常。腦膜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的一種腫瘤,對于絕大多數腦膜瘤患者,在手術后一到兩周基本上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當然,腦膜瘤患者的具體恢復時間也取決于腫瘤的位置和大小。脊髓和神經根的受壓程度與許多因素有關,例如手術前患者的功能狀態(tài),例如位于頸脊髓腹側的腦膜瘤和位于中胸段的腦膜瘤,尤其是完全鈣化的腦膜瘤。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注意術后恢復,適當的補充營養(yǎng)物質,促進身體恢復。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3年01月15日165
0
2
-
胸椎管髓外脊膜瘤,術后需要內固定嗎
席焱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15日59
0
0
-
脊膜瘤診療共識
手術切除為脊膜瘤的首選治療方式,即使是老年患者或較重殘疾的患者亦主張積極手術,絕大部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預后良好。一、藥物治療本病無有效的藥物治療。二、手術治療1、脊膜瘤切除術:在顯微鏡下或直視下將脊膜瘤及其周圍病損組織完整切除。2、腦室-腹腔分流術:目的是降低顱內壓力,適用于脊膜瘤合并腦積水患者,為手術治療提供良好的條件。3、軟組織修補術:為避免發(fā)生腦脊液漏,在進行腫瘤切除后,重建,修補手術切口,使其更加良好的愈合。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2年12月08日250
0
1
-
脊膜瘤的治療
脊膜瘤屬于椎管內腫瘤,起源于蛛網膜細胞,也可起源于蛛網膜和硬脊膜的間質成分。80%以上發(fā)生在胸部,其次是頸部,腰部很少。而且女人容易發(fā)。治療主要是手術切除術。脊膜瘤大多數是良性腫瘤,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強調在保留脊髓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全切腫瘤,對于與血管、神經結構粘連緊密的腫瘤,主張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在切除腫瘤的過程中,盡可能在舉例腫瘤邊緣約2mm左右處切開硬脊膜的內層,將硬脊膜的內層與外層分離,切除脊膜瘤附著處的硬脊膜內層,這樣能夠有效地防治脊膜瘤復發(fā)。對于全切、特別是病理提示腫瘤細胞增殖活躍、偏惡性的脊膜瘤,可以酌情考慮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術后復發(fā)的脊膜瘤需要考慮再次手術。腫瘤是否全切是脊膜瘤治療的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因為患者在腫瘤全切之后??梢赃_到治愈。在腫瘤切除過程中需要注意鈣化甚至完全骨化的脊膜瘤,必要的時候需要通過顯微磨鉆逐步磨除腫瘤,對于腫瘤基底部的硬脊膜,需要進行內層的硬脊膜切除來防止腫瘤復發(fā).
全國抗癌日直播義診2022年11月20日185
0
1
脊膜瘤相關科普號

席焱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席焱海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脊柱外科
6492粉絲61.9萬閱讀

陳鑫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鑫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神經外科
1154粉絲78.5萬閱讀

韓國勝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國勝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874粉絲13.2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蔣磊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長征醫(yī)院 神經外科
椎管內腫瘤 200票
垂體瘤 48票
腦膜瘤 32票
擅長:復雜及不同部位椎管內腫瘤如神經鞘瘤、脊膜瘤、髓內室管膜瘤、膠質瘤、椎管內外溝通性腫瘤、脊髓血管母細胞瘤、脂肪瘤、脊髓血管畸形的微創(chuàng)外科治療,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條件下脊髓及馬尾神經功能保護,功功能性及無功能性、侵襲性垂體腺瘤的微創(chuàng)內鏡手術治療,腦膠質瘤的綜合治療,高難度顱底腫瘤如巖斜區(qū)腦膜瘤、聽神經瘤、三叉神經鞘瘤、膽脂瘤,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難治性腦積水和顱頸交界畸形的顯微外科治療。 -
推薦熱度4.9馬駿鵬 副主任醫(yī)師華西醫(yī)院 神經外科
椎管內腫瘤 166票
頸椎病 43票
小腦扁桃體下疝 24票
擅長:精準治療各類脊柱脊髓腫瘤、椎管內外腫瘤(神經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細胞瘤)、顱腦腫瘤(腦膜瘤、膠質瘤、腦轉移瘤)、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脊髓空洞、寰樞椎脫位、頸椎病、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椎管狹窄、腦出血、腦外傷、顱骨缺損、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尤其精通各類椎管內外腫瘤、椎間孔腫瘤、脊髓髓內腫瘤、各類啞鈴型腫瘤、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和各類顱底畸形的精準微創(chuàng)治療,精通脊髓電刺激治療頑固性疼痛和促醒,在追求保護神經功能和脊柱穩(wěn)定性的情況下提高了手術的全切率,依靠國際先進的理念、規(guī)范化的診療和精細的顯微手術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手術療效和滿意度。 -
推薦熱度4.6呂立權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長征醫(yī)院 神經外科
骶管囊腫 155票
椎管內腫瘤 104票
腦腫瘤 27票
擅長:神經外科疑難復雜病診治。尤其擅長腦和脊髓腫瘤(椎管內腫瘤)、骶管囊腫、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栓系、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微創(chuàng)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