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科普文獻:臀部肌筋膜炎,沉默的疼痛殺手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體驗:久坐后站起時臀部酸痛難忍,運動時感覺臀部“使不上勁”,甚至夜間翻身都會被臀部的刺痛驚醒?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肌肉疲勞,而是臀部肌筋膜炎在作祟!作為現(xiàn)代人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臀肌筋膜炎的發(fā)病率正隨著久坐生活方式的普及而飆升。研究表明,辦公室人群中有超過40%存在臀肌功能異常,其中約25%會發(fā)展為慢性疼痛。更令人擔憂的是,由于臀肌在人體運動鏈中的核心地位,它的“罷工”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從腰痛到膝痛,甚至改變你的行走姿勢!一、發(fā)病率:被嚴重低估的“辦公室病”1.普遍性數(shù)據(jù)全球現(xiàn)狀:臀肌筋膜炎在慢性肌肉疼痛中占比約15-20%,僅次于下腰痛和頸肩痛。久坐人群:每日坐姿超過6小時者,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運動愛好者:跑步、健身人群中有30%曾經歷臀肌筋膜炎癥狀。2.高發(fā)人群二、危害:不僅是臀部疼痛,更是全身“動力鏈”崩潰許多人誤以為臀肌筋膜炎只是局部問題,但實際上,它的影響遠超想象:1.直接危害??慢性疼痛:從鈍痛到銳痛,嚴重時甚至影響睡眠。??活動受限:無法久坐、上下樓梯困難、跑步時“臀部使不上力”。??姿勢異常:引發(fā)“臀肌失憶癥”,導致骨盆前傾或搖擺步態(tài)。2.連鎖反應腰椎代償:臀肌無力→腰部肌肉過度用力→腰椎間盤突出風險↑膝關節(jié)損傷:臀中肌功能下降→股骨內旋→膝蓋壓力增加→髕骨疼痛綜合征足踝問題:動力鏈失衡→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案例研究:一項針對馬拉松運動員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未及時治療的臀肌筋膜炎患者,3年內膝關節(jié)損傷風險增加47%。三、病因:為什么你的臀部會“發(fā)炎”?臀肌筋膜炎并非偶然發(fā)生,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生物力學失衡(核心原因)臀肌無力:久坐導致臀大肌“休眠”,無法在運動中有效發(fā)力。代償模式:腰部、大腿后側(腘繩肌)過度代償,增加臀肌筋膜張力。2.神經肌肉控制異常臀肌失憶癥:大腦“忘記”如何正確激活臀肌,導致運動模式錯誤。核心穩(wěn)定性差:腹肌無力→腰椎不穩(wěn)→臀肌被迫“加班”穩(wěn)定骨盆。3.訓練與負荷問題突然增加運動量(如新手猛練深蹲、硬拉)→肌肉微損傷累積。忽視拉伸與放松→筋膜粘連,血液循環(huán)變差。4.其他誘因寒冷潮濕環(huán)境→肌肉痙攣,代謝廢物堆積。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慢性炎癥促進筋膜退化。四、作用機制:炎癥是如何發(fā)生的?臀肌筋膜炎的本質是肌肉與筋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癥,其發(fā)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始損傷階段(微撕裂)運動/久坐導致臀肌微小撕裂→局部出血、水腫。身體釋放炎癥因子(如前列腺素、IL-6),引發(fā)疼痛。慢性炎癥階段(筋膜粘連)反復損傷→筋膜增厚、彈性下降→形成“激痛點”(TriggerPoints)。神經敏感性增加→輕微刺激即可誘發(fā)疼痛。功能代償階段(全身影響)臀肌功能下降→其他肌肉代償→動力鏈全面失衡。五、解決方案:科學應對臀肌筋膜炎1.急性期處理(RICE原則)Rest(休息):避免加重損傷的動作。Ice(冰敷):每次15-20分鐘,減輕炎癥。Compression(加壓):使用肌效貼或彈性繃帶。Elevation(抬高):促進血液回流。2.康復訓練(關鍵?。┩渭〖せ睿喊鍪介_合(3組×15次/側)臀橋(3組×12次)筋膜松解術:射頻肌筋膜松解,撥針療法3.預防策略??避免久坐:每30分鐘起身活動1次。??運動前熱身:動態(tài)拉伸臀?。ㄈ绺咛?、側弓步)。??漸進式訓練:每周跑量/重量增幅不超過10%。結語:別讓臀部“沉默罷工”,從現(xiàn)在開始行動!臀肌筋膜炎不是“休息幾天就能好”的小問題,而是需要系統(tǒng)干預的慢性損傷。越早干預,恢復越快!?如果你已經出現(xiàn)相關癥狀,建議盡早進行專業(yè)評估,并堅持科學康復訓練。記?。航】档耐尾?,才是你運動表現(xiàn)和日常生活的“隱形引擎”!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疼痛科科普號2025年07月08日76
1
0
-
別再亂治足底筋膜炎了!一篇講清?
你是不是早上起床踩地像踩針,走幾步才慢慢緩過來?站久了、走路多了,腳跟就疼得受不了,按一按,酸痛到讓人懷疑人生!要是有這些情況,很可能是被足底筋膜炎纏上了!今天一篇講清,建議點贊收藏慢慢看????什么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就像腳底的“彈簧”,連接腳跟和腳趾,幫我們走路、跑步時緩沖壓力??梢撬磸捅贿^度拉伸,就像彈簧拉過頭,彈性沒了,就發(fā)炎了,產生灼燒感、刺痛感。??為啥會得足底筋膜炎?1.?過度運動:跑步、跳繩、暴走,突然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足底筋膜承受不住,就“罷工”抗議。2.?鞋子不對:高跟鞋、平底鞋、舊鞋子,支撐力不足,走路時腳底得不到足夠支撐,筋膜就容易受傷。3.?體重超標:肉肉太多,足底壓力山大,筋膜長期被重壓,不堪重負。4.?體態(tài)問題:扁平足、高弓足這類天生足型問題,讓足底受力不均,更容易中招。??出現(xiàn)這些癥狀快警惕!1.?早晨下床第一步,足跟劇痛,仿佛被針扎。2.?久坐后站起來,腳像觸電一樣疼。3.?足弓有明顯的拉扯感、刺痛感。4.?按壓腳跟,酸爽到“升天”。??超實用緩解&預防指南!1.?拉伸放松:睡前勾腳,用手抓住腳趾向上向后拉,感受足底被拉伸,保持15-30秒,重復10次;也可以踩網(wǎng)球滾壓足底,每天2-3次,每次5-10分鐘,放松筋膜超有效。2.?選對鞋子:選足弓支撐強的運動鞋,高跟鞋別連續(xù)穿超過3小時。日常走路、運動,都要給足底足夠支撐。3.?控制體重:減輕足底壓力,減肥真的刻不容緩,管住嘴、邁開腿,和肉肉說拜拜。4.?冰敷熱敷:疼痛發(fā)作時,用冰袋敷足跟,每次15-20分鐘,能消腫止痛;緩解后,用熱毛巾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恢復。5.?適度運動:游泳、瑜伽這類對足底壓力小的運動可以多安排,別總做劇烈跑跳,給足底“放個假”。??要是疼痛超過6周沒好轉,或者足跟腫得發(fā)亮、發(fā)熱,趕緊去看醫(yī)生!別自己硬抗,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足底筋膜炎#足跟痛#健康科普
袁雪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6月18日145
0
1
-
引起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有哪一些?
韓奇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3月25日33
0
0
-
足底筋膜炎的階梯化治療策略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其本質是足底筋膜在跟骨附著處的退變和微損傷。治療需基于病理機制,結合階梯化策略,兼顧癥狀緩解與功能恢復。1.基礎治療與物理干預休息與冰敷:急性期減少負重活動,冰敷可緩解炎癥反應。??拉伸訓練:系統(tǒng)性足底筋膜和腓腸肌拉伸能改善筋膜彈性,持續(xù)3個月的拉伸可使60%患者疼痛緩解。??足弓支撐:定制矯形鞋墊通過分散壓力減輕筋膜負荷,有效率達70%。2.藥物與注射治療非甾體抗炎藥:短期使用緩解疼痛,但長期療效有限。??糖皮質激素注射:短期(4-6周)疼痛緩解顯著,但重復注射可能增加筋膜斷裂風險。??富血小板血漿(PRP):多項Meta分析表明,PRP促進組織修復,6個月有效率超80%,優(yōu)于傳統(tǒng)注射。3.進階物理療法沖擊波治療(ESWT):聚焦式沖擊波可刺激血管新生和筋膜修復,3-5次治療后60%-70%患者癥狀改善。??夜間夾板:維持踝關節(jié)背屈位,防止筋膜攣縮,尤其適用于晨僵明顯者。4.手術干預僅推薦保守治療無效>12個月者,行筋膜部分松解術或跟骨骨刺切除,但術后恢復期長且存在足弓穩(wěn)定性下降風險。總結當前指南推薦階梯治療:以拉伸訓練和矯形鞋墊為核心,聯(lián)合沖擊波或PRP注射,手術作為最后選擇。同時需管理肥胖、糖尿病等風險因素,并糾正步態(tài)異常。
北京309醫(yī)院脊柱微創(chuàng)外科科普號2025年02月20日132
0
0
-
跟痛癥(跟骨骨刺)鍛煉方法
跟痛癥和跖筋膜炎實際上都是足底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和受涼受累都有關系。當出現(xiàn)足跟疼痛尤其是下地站立行走時刺痛明顯,然后活動一段時間后慢慢能緩解的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藥物內服外用治療以外,還可以進行進行拉伸鍛煉。拉伸的部位有兩處: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大部分跟痛癥患者都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拉伸鍛煉獲得緩解,少數(shù)情況下仍不見效的可以考慮做微創(chuàng)手術。
孫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1月06日160
0
1
-
科普文獻:腳底筋膜與腳痛
腳步,是我們走向世界的工具;腳底,承載著身體的重量,默默支撐著我們的每一步前行。然而,當腳底疼痛來襲,那看似微不足道的部位卻能給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困擾。許多人在經歷長時間行走、站立或運動后會感到腳底傳來陣陣疼痛而這背后,筋膜或許是關鍵的“罪魁禍首”。筋膜,這個在人體中廣泛分布的結締組織如同一張無形的網(wǎng),貫穿全身,連接著肌肉、骨骼和器官。在腳底,筋膜同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為腳底的肌肉和骨骼提供支撐和保護還參與了力量的傳遞和運動的協(xié)調。當我們過度使用腳部、姿勢不正確或者遭受外傷時腳底的筋膜可能會受到損傷或產生炎癥。這種損傷和炎癥會導致筋膜變得緊張、增厚,甚至出現(xiàn)微小的撕裂。筋膜的正常功能受到影響,壓力分布不均,進而引發(fā)腳底疼痛。足底筋膜位于腳底,從腳后跟骨延伸到腳趾。這條厚筋膜帶支撐你的足弓,塑造腳底形狀。但它也具有非常實用的用途。走路時,足底筋膜會隨著腳步輕輕拉伸,腳趾即將離開地面。猶如一條橡皮筋從腳后跟一直延伸到腳趾。這種筋膜拉伸會儲存能量,當您邁步時腳抬起,能量就會釋放。足底腱膜或足底筋膜是足底堅固的纖維包裹層。足底筋膜由內側帶、中央帶和外側帶組成。最厚的中央帶在近端附著在跟骨的內側結節(jié)處向遠端散開至第二至第五跖趾關節(jié)的皮下組織和關節(jié)囊以及相應的近節(jié)跖骨的足底。外側帶覆蓋小趾外展肌的足底表面,近端附著在跟骨外側結節(jié)處遠端附著在第五跗跖關節(jié)處的關節(jié)囊。內側帶比其他兩個部分薄得多。何謂足底筋膜炎腳底筋膜炎是由于足底的筋膜(連接腳跟和腳趾的厚組織帶)受到反復的拉伸和微小損傷,引發(fā)的炎癥。通常是因為過度使用腳部,比如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尤其是在堅硬的地面上。運動員、軍人以及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師、售貨員等)是比較容易患腳底筋膜炎的群體。足部的生物力學異常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或者足跟腱過緊等情況,會改變足底的壓力分布,使得足底筋膜承受不正常的拉力,進而導致炎癥。常見原因在普通人群中終生患病率為10%,占所有疼痛科門診就診次數(shù)的1%?;颊咄ǔ霈F(xiàn)足底內側足跟疼痛,在早晨的前幾步或長時間休息后達到峰值。是一種缺乏炎癥的退行性筋膜病由重復性微創(chuàng)傷和過度勞累引起的。風險因素包括扁平足、足弓足、肥胖、高齡、鞋履不佳、從事負重職業(yè)、距下關節(jié)活動度降低以及跟腱或腓腸肌緊張。最常見的受累部位是跟骨插入或中央帶的近端三分之一。也可能累及足底腱膜的中部或遠端三分之一。分類跖筋膜炎當我們把腳趾用力翹起,你會在腳底最表面摸到一片繃緊的軟組織,這就是叫“跖筋膜”在皮膚的深層肌肉和骨頭之間的一條又、寬又長又韌的白色的大筋象長弓的弦一樣,連著腳后跟骨頭與腳趾頭腳前掌的眾多骨頭。主要給足底足弓提供彈性和穩(wěn)定性。這根筋就像橡皮筋一樣所能承受的牽拉擠壓是有限度的肥胖,長時間跑步、跳躍或站立等因素使這筋被牽拉刺激的力度或頻率超過極限就會發(fā)炎、纖維組織變性甚至成纖維細胞增生引起疼痛、腫脹。跖筋膜炎:典型的疼痛表現(xiàn)為走路的起始幾步疼痛,即晨起或者長時間休息后邁出第一步時疼痛,行走十余步后緩解,但長時間步行或久站則疼痛又加劇,疼痛可向跖筋膜遠端放射。高弓足、扁平足等畸形是高位人群。疼痛表現(xiàn)在跟底及足心,體檢可有整個跖筋膜的壓痛,以跟骨結節(jié)內側處明顯,足趾、踝關節(jié)在被動背伸時疼痛和壓痛更明顯。跟腱炎跟腱是小腿腓腸肌和比目魚肌的肌腹下端移行的腱性結構止于跟骨結節(jié)是人體最粗最大的肌腱之一機體行走、站立和維持平衡跟腱炎:跟腱急慢性勞損后形成的無菌性炎癥。在運動過程中,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復過度牽張力所致突然增加鍛煉的強度或頻率也常會引起跟腱炎。典型癥狀:足跟部上方的、內部的疼痛、酸痛、壓痛、僵硬,活動后加劇??赡馨l(fā)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區(qū)域痛感通常會在清晨或者劇烈運動后的休息期間發(fā)作。肌腱兩段受到擠壓時會有強烈疼痛或者壓痛。當病變惡化,肌腱會腫大,在病變區(qū)域出現(xiàn)結節(jié)。跟骨滑囊炎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冶诳勺兎屎?,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并有壓痛。足跟部共有三個滑囊:跟腱后滑囊:位于皮膚與跟腱之間跟骨后滑:位于跟腱與跟骨后上角之間;跟下滑囊:位于跟骨結節(jié)下方。有的是單個,有的是多個滑囊?;已锥寂c直接壓迫、摩擦有關。足底筋膜癥狀通常為腳跟或足底靠近腳跟部位的疼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步最為明顯為一種尖銳的刺痛。休息時足底筋膜處于縮短狀態(tài)腳部剛接觸地面,筋膜被快速拉伸,炎癥部位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隨著活動的增加,疼痛可能會有所緩解,但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后又會加劇。腫脹:在炎癥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足底筋膜周圍可能會出現(xiàn)腫脹。機體對炎癥的自然反應,血液會流向受傷部位,帶來免疫細胞幫助修復會導致組織間隙液體增多,引起腫脹。足底筋膜診斷①足底筋膜厚度增加②回聲減弱③筋膜邊緣銳度喪失④筋膜周低回聲(液體/水腫)⑤跟骨骨刺/侵蝕。預防措施選擇合適的鞋子是非常重要的。鞋子應該有良好的足弓支撐和緩沖性能,能夠均勻地分散腳部壓力。避免穿高跟鞋或者鞋底過薄過硬的鞋子??刂企w重:過重會增加腳部的負擔,特別是對足底筋膜的壓力。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來保持健康體重,可以降低發(fā)病風險。日常進行足部和小腿肌肉的鍛煉和拉伸能夠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足部的穩(wěn)定性,減少腳底筋膜炎的發(fā)生。定期進行小腿肌肉的提踵訓練,以及足底筋膜的拉伸練習。處理保守治療休息:減少腳部的活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讓足底筋膜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梢允褂霉照然蛘咻喴蝸頊p輕腳部的負擔。理療:包括冰敷和熱敷。在炎癥初期,冰敷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每次冰敷15-20分鐘,每天數(shù)次。在疼痛緩解后的恢復階段,熱敷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放松足底筋膜,例如可以使用溫水泡腳或者熱敷袋。拉伸和鍛煉:通過拉伸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可以減輕筋膜的緊張程度。如坐在椅子上,將腳向上勾,伸展小腿后側肌肉;也可以用手抓住腳趾,向身體方向拉伸,以拉伸足底筋膜。矯形鞋墊:對于因足部生物力學異常導致的腳底筋膜炎,定制矯形鞋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可以糾正足部的異常姿勢,重新分配足底壓力,減輕足底筋膜的負擔。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這些藥物通過抑制體內的炎癥介質產生來發(fā)揮作用。長期使用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腸道不適等。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能會考慮微創(chuàng)治療。在超聲引導下射頻松解緊張的足底筋膜,減輕疼痛,所以通常是最后的治療手段。小結腳底筋膜炎雖然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它卻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痛苦。只有充分了解它、重視它,并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我們才能遠離腳底筋膜炎的困擾,讓雙腳重新恢復健康和活力,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1月02日98
1
0
-
筋膜炎,你想了解的都在這!
筋膜炎是一種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癥反應,根據(jù)發(fā)病部位不同,癥狀有所差異。(一)頸肩肌筋膜炎頸肩背部會有廣泛的疼痛、酸脹、沉重感,還可能伴有麻木感,并且感覺僵硬、活動受限,疼痛可向后頭部及上臂放散。疼痛呈持續(xù)性,受到感染、疲勞、受涼、受潮等因素影響時會加重。查體時可發(fā)現(xiàn)頸部肌肉緊張,壓痛點常在棘突及棘突旁斜方肌、菱形肌等部位,壓痛較為局限,不會沿神經走行放散,且發(fā)病緩慢、病程較長。(二)腰背肌筋膜炎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組織發(fā)生水腫、滲出及纖維性變而出現(xiàn)癥狀。患者常感到腰背部疼痛、酸軟無力,這種疼痛在早晨起床后或者天氣變化時可能加重,適度活動后癥狀會減輕,但活動久了又會加重,容易反復發(fā)作。在急性期,肌肉緊張度明顯,活動困難,影響正常生活;若急性期治療不徹底轉為慢性筋膜炎,癥狀會長期反復發(fā)作,稍微受涼或勞累,肌肉酸痛、乏力的癥狀就會馬上出現(xiàn)。醫(yī)生檢查時,可能發(fā)現(xiàn)腰部活動無明顯影響,也可能沒有明顯肌肉痙攣,腰部可能有廣泛壓痛或者毫無壓痛。(三)足底筋膜炎多由足底肌肉受到外力暴力沖擊或者長時間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筋膜發(fā)炎。最常見的癥狀是腳跟疼痛與不適,也是引起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早晨下床時第一步疼痛最為明顯,這是因為經過一夜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而處于較為縮短的狀態(tài),隨著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次數(shù)增多,癥狀可能再現(xiàn)。(四)嗜酸性筋膜炎和結節(jié)性筋膜炎嗜酸性筋膜炎在臨床上較少見。結節(jié)性筋膜炎又稱為假肉瘤性筋膜炎,是一種反應性、自限性淺筋膜的結節(jié)性纖維母細胞增生病變,發(fā)病原因不明,可能與外傷或感染有關。(五)其他部位筋膜炎筋膜炎還可發(fā)生在肢體其他部位,如肢體皮膚腫脹,或兼有皮膚紅斑及關節(jié)活動受限。侵犯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多見,其次為前臂?;贾吓e時,病損表面凹凸不平,沿淺靜脈走向部位可見坑道狀凹陷,可伴不同程度色素沉積。病變累及關節(jié)附近時可致關節(jié)攣縮和功能障礙。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少數(shù)可伴關節(jié)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熱等。筋膜炎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一些共性的癥狀,如肌肉僵硬、活動能力受限,在急性發(fā)作期間活動能力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明顯的沉重感,部分患者還會有晨僵現(xiàn)象,早起后明顯有肌肉僵硬、患處疼痛的癥狀,隨著不斷活動癥狀會得到緩解。有些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皮膚麻木感、灼燒感,尤其是活動的時候癥狀較為明顯,少數(shù)患者甚至會有體溫升高、白細胞增高等情況。二、筋膜炎的治療方法筋膜炎的治療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旨在減輕炎癥、緩解疼痛、恢復功能并防止復發(fā)。(一)一般治療休息對于癥狀較輕的患者,適當休息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手段。例如,臥床休息或對局部進行制動,在急性期過后再逐漸增加活動量。像頸肩肌筋膜炎患者,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或保持不良姿勢,讓肌肉和筋膜得到充分休息,可以緩解疼痛和炎癥。如果是足底筋膜炎患者,減少長時間的站立和行走,避免對足底筋膜的過度刺激,有助于炎癥的消退。熱敷和冷敷熱敷:在筋膜炎早期或慢性期,熱敷是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新陳代謝,從而緩解疼痛。患者可以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3-4次。例如,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熱敷腰部能夠使腰部肌肉放松,減輕肌肉緊張和疼痛。熱敷的原理是通過熱量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量,帶來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并帶走代謝廢物和炎癥因子。冷敷:在筋膜炎疼痛較為嚴重,特別是局部有腫脹或炎癥急性期的早期,冷敷有助于減輕疼痛和腫脹。例如,對于急性發(fā)作的足底筋膜炎,在疼痛部位冷敷10-15分鐘,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局部充血和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但冷敷時要注意避免凍傷皮膚,可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處。功能鍛煉功能鍛煉對于筋膜炎的恢復至關重要,但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度鍛煉加重病情。例如,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可通過小燕飛動作、五點支撐法等方式加強腰背肌的力量。小燕飛動作即患者俯臥在床上,雙臂放于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后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離開床面,形似小燕子飛。五點支撐法是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掌、雙肘、肩部當支點,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關節(jié)一條直線,然后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這些鍛煉可以使肌肉得到放松,增強肌肉對筋膜的支撐和保護作用,減輕筋膜炎的癥狀。對于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進行足底筋膜伸展訓練,如用手將腳趾向上拉,以拉伸足底筋膜。(二)藥物治療外用藥物部分筋膜炎患者會出現(xiàn)明顯的紅、腫、熱、痛等癥狀,此時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雙氯芬酸鈉軟膏、洛索洛芬鈉凝膠貼劑等非甾體類抗炎藥進行治療。這些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處,能夠起到鎮(zhèn)痛、消炎的作用。例如,對于肩頸部筋膜炎患者,在疼痛和炎癥部位涂抹雙氯芬酸鈉軟膏,藥物透過皮膚滲透到炎癥部位,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減輕局部疼痛和腫脹。口服藥物若經外用藥物后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還可遵醫(yī)囑聯(lián)合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能夠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fā)揮鎮(zhèn)痛、解痙、消炎的作用。對于一些慢性筋膜炎患者,根據(jù)具體癥狀還可能服用緩解肌肉僵硬、痙攣的藥物,如妙納(乙哌立松)等。此外,如果筋膜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與代謝性疾病(如痛風)或類風濕性疾病有關,需要針對原發(fā)病進行藥物治療,如痛風患者要控制飲食,用藥物控制尿酸;類風濕性疾病患者需要使用藥物控制類風濕因子的釋放。(三)康復治療拉伸鍛煉筋膜炎在長期、反復的過程中,病情不穩(wěn)定時好時壞,需要進行適當?shù)睦戾憻?。例如,對于患有頸肩肌筋膜炎的患者,可以進行頸部和肩部肌肉的拉伸運動。將頭向一側傾斜,用手輕輕將頭向同側肩部拉,以拉伸頸部側面的肌肉;雙手在背后交叉,然后將手臂向上抬起,拉伸肩部肌肉。這種拉伸鍛煉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筋膜的壓力,促進組織的修復。關節(jié)活動鍛煉在筋膜炎治療過程中,適當?shù)年P節(jié)活動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對于下肢筋膜炎患者,在疼痛緩解期可以進行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鍛煉。膝關節(jié)伸直和彎曲的動作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增強關節(jié)周圍肌肉的力量,減輕筋膜的負擔。同時,踝關節(jié)的背伸和跖屈活動也有助于改善下肢的功能。(四)手術治療手術適應癥當筋膜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如患病時間較長,導致筋膜增生、肥厚、粘連,甚至纖維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例如,一些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出現(xiàn)嚴重的粘連和纖維化,導致疼痛無法通過保守治療緩解,此時手術可能是一種選擇。手術方式手術方式包括筋膜切開減壓術、切除結節(jié)、修補筋膜、分離粘連及切除皮神經等。例如,對于有明顯結節(jié)的筋膜炎患者,可以切除結節(jié)并修補筋膜;對于筋膜粘連嚴重的情況,進行粘連分離手術。但手術只能解決一處的癥狀,且有一定的風險,所以仍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征1。三、筋膜炎治療的常見藥物筋膜炎治療的藥物選擇需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癥狀、病情嚴重程度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綜合考慮。(一)中藥口服中藥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不同證型的筋膜炎服用不同的中藥。如果感受風寒刺激局部筋膜產生炎癥,出現(xiàn)局部遇冷后疼痛加重,并且局部緊張痙攣,可口服葛根湯或者羌活勝濕湯,可以有效祛風、散寒、緩解緊張痙攣的癥狀。對于局部疼痛明顯并且出現(xiàn)針刺樣、固定位置疼痛癥狀的患者,口服舒筋活血湯。而慢性筋膜炎患者,局部過度勞累之后出現(xiàn)明顯疼痛,伴隨有患病部位的肢體酸軟、無力癥狀,甚至全身乏力的癥狀,則應服用八珍湯或者當歸補血湯。還有一些中成藥,如痹祺膠囊、通塞脈片、血塞通片、金烏骨通膠囊、活血止痛膠囊等,也可用于筋膜炎的治療,它們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等功效13。外用中藥可以使用狗皮膏或者傷濕止痛膏外用,也可使用金黃軟膏或者三色外敷膏外涂,這些外用中藥可以有效治療筋膜炎。例如,傷濕止痛膏具有祛風濕、活血止痛的作用,貼于患處能夠緩解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不適。(二)西藥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這是治療筋膜炎的常用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洛索洛芬鈉等。這些藥物通過抑制體內的炎癥介質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例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能夠在較長時間內持續(xù)釋放藥物,緩解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癥狀。但是,這類藥物不宜長期應用,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起胃腸道不適,如胃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其他藥物對于有肌肉僵硬、痙攣癥狀的患者,可使用妙納(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劑來緩解肌肉緊張。此外,在局部疼痛嚴重時,還可使用外用的扶他林乳膏等,直接涂抹于患處,減輕疼痛。對于一些特殊類型的筋膜炎,如與代謝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的筋膜炎,可能需要使用控制原發(fā)病的藥物,如痛風患者使用降尿酸藥物,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使用抗風濕藥物等。四、筋膜炎物理治療手段物理治療是筋膜炎綜合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各種物理因子作用于人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緩解肌肉痙攣等。(一)熱療熱敷熱敷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熱療方法?;颊呖梢允褂脽崴?、熱毛巾或熱敷貼等進行熱敷。熱敷的溫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熱敷15-20分鐘,每天3-4次。熱敷能夠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炎癥因子的吸收和消散,從而緩解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例如,對于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熱敷頸肩部可以使肌肉放松,減輕肌肉緊張和疼痛。紅外線療法紅外線療法是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穿透皮膚,作用于深部組織。紅外線可以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引起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組織的營養(yǎng)供應,同時促進炎癥物質的消散和吸收。在進行紅外線治療時,患者需要暴露治療部位,治療儀器與皮膚保持適當?shù)木嚯x,一般為30-50cm左右,治療時間為15-20分鐘,每周可進行3-5次。這種療法常用于腰背肌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等的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疼痛和改善局部功能21。(二)透熱療法超聲波療法超聲波療法是通過超聲波的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理化效應來治療筋膜炎。超聲波可以使局部組織細胞受到微細按摩,細胞膜通透性增加,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其溫熱效應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營養(yǎng)。在治療時,治療頭與皮膚緊密接觸,移動速度均勻緩慢,治療強度根據(jù)患者的耐受程度調整,一般每次治療5-10分鐘,每周2-3次。超聲波療法對于緩解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減輕肌肉痙攣和促進組織修復有較好的效果。超短波療法超短波療法是利用高頻電場作用于人體,使局部組織產生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熱效應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血管通透性,有利于炎癥的消散和吸收;非熱效應可以調節(jié)神經功能,減輕疼痛。治療時患者需要躺在治療床上,治療電極放置在患處兩側,治療劑量根據(jù)病情調整,每次治療10-15分鐘,每日1次。超短波療法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筋膜炎,尤其是炎癥較明顯的急性期患者。(三)按摩與推拿按摩按摩是臨床上治療筋膜炎最常用而且效果較好的治療方法。按摩師通過揉、壓、拔、拿、捏、扣等手法動作,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例如,對于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摩師在腰部肌肉和筋膜上進行揉法、按壓法等操作,可以放松緊張的肌肉,緩解筋膜的壓力,減輕疼痛。按摩的力度要適中,避免過度用力加重患者的疼痛。推拿推拿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對于筋膜炎也有很好的療效。推拿可以針對筋膜炎患者的肌肉和筋膜進行針對性的操作,如松解粘連的組織、調整肌肉的緊張度等。例如,對于頸肩肌筋膜炎患者,推拿師可以通過對頸部和肩部肌肉的推、拿、按、摩等手法,調整頸椎和肩部的關節(jié)位置,改善肌肉和筋膜的功能狀態(tài),減輕疼痛和活動受限的癥狀。(四)其他物理治療方法沖擊波治療沖擊波治療對于筋膜炎的治療效果顯著。它可以通過深層的沖擊波直達肌肉深層,消除肌筋膜炎痛點和松解肌肉。沖擊波的能量可以刺激局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在進行沖擊波治療時,患者需要根據(jù)醫(yī)生的指示保持合適的體位,治療過程中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或不適,但一般都能耐受。一般需要進行多次治療,每次治療間隔3-7天,具體治療次數(shù)和間隔時間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而定。激光療法激光療法是利用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來治療筋膜炎。激光可以調節(jié)局部組織的代謝,促進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減輕炎癥和疼痛。不同類型的激光在治療筋膜炎時的參數(shù)有所不同,例如低強度激光療法,治療時激光探頭照射在患處,每次照射時間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每周進行多次治療。激光療法具有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適用于一些輕度筋膜炎患者或作為輔助治療方法。
董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21日381
0
2
-
酸脹緊痛,警惕肌筋膜炎
你是不是時常感覺到腰酸背痛,這也疼那也疼,早上起床痛,晚上睡覺會痛,天氣冷了也會痛,以為自己是缺乏鍛煉,坐又坐不久,走也走不遠?骨科、神經內科看一圈又好像沒有什么大問題?這時候,請來疼痛科門診,您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肌筋膜炎。什么是筋肌膜炎?在了解筋膜炎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筋膜。所謂筋膜,其實就是包圍著內臟、關節(jié)、肌肉的一種結締組織,在人體各組織器官間廣泛分布,有一定的張力和彈力。平時買肉時,有些瘦肉上剛好有一層白色的、有柔韌性的薄膜,其實就是筋膜。與此相似,人體中也有這樣的組織,稱之為筋膜。當筋膜受到損傷之后,會出現(xiàn)疼痛、肌肉發(fā)緊或無力、肌肉痙攣等表現(xiàn),這種病醫(yī)學上叫肌筋膜炎性痛、肌筋膜疼痛綜合征,它是一種軟組織疼痛綜合征,以局部疼痛及由觸發(fā)點產生的牽涉痛為主。為什么會得肌筋膜炎?01過度使用或過度勞累肌筋膜炎經常發(fā)生在肌肉、筋膜和韌帶頻繁使用或受力過大的部位,例如手臂、腿部、背部等。長時間重復性活動或異常劇烈的運動,以及長期單一姿勢工作,如久坐、久站、長時間低頭等,使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容易造成肌肉和筋膜的勞損,進而引發(fā)肌筋膜炎。02肌肉損傷直接撞擊、拉傷或扭傷某個肌肉區(qū)域也可能導致肌筋膜炎。這種情況下,肌筋膜受到損傷,從而引發(fā)炎癥反應。03長期不良姿勢久坐不動、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采取錯誤的姿勢,會給肌筋膜施加壓力,導致炎癥和疼痛。辦公室人員長時間坐著工作,容易造成頸部和背部肌筋膜炎。04環(huán)境影響寒冷、潮濕的環(huán)境會使肌肉和筋膜受到刺激,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容易引起無菌性炎癥。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筋膜炎。05.肌肉緊張或壓力:心理壓力或情緒問題可能導致肌肉緊張,從而引發(fā)肌筋膜炎。06.代謝或激素異常:某些代謝性疾病或激素水平的變化也可能與肌筋膜炎的發(fā)生有關。哪些地方容易得肌筋膜炎?1.頸肩2.臀肌筋膜炎3.腰背肌4.足底肌筋膜炎有哪些癥狀表現(xiàn)?局部肌肉痛慢性持續(xù)性酸脹痛或鈍痛,疼痛呈緊束感或重物壓迫感,腰、背、骶、臀、腿、膝、足底、頸、肩、肘或腕等均可發(fā)生。缺血性疼痛局部受涼或全身疲勞、天氣變冷會誘發(fā)疼痛,深夜睡眠中會痛醒、晨起僵硬疼痛,活動后減輕但常在長時間工作后或傍晚時加重,當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甚至情緒不佳時也可疼痛加重。固定壓痛點體檢時發(fā)現(xiàn)局部肌肉緊張、痙攣、隆起、攣縮或僵硬。壓痛點位置常固定在肌肉的起止點附近或兩組不同方向的肌肉交接處,壓痛點深部可摸到痛性硬結或痛性肌索疼痛科治療肌筋膜痛有啥絕活?1一般治療避免不良姿勢,避免肌肉過度勞損,定期拉伸緊張痙攣肌肉,加強弱側肌群鍛煉,建議每隔2-4小時進行一次拉伸放松,注意拉伸時要舒緩,避免快速和過度用力。2物理治療肌貼、沖擊波、紅外線、超短波、威伐光、微電流、高能量激光等物理治療可緩解肌肉痙攣,改善疼痛。3藥物治療消炎鎮(zhèn)痛、消腫解痙類口服藥物能迅速減輕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外用中西藥貼劑對很多患者也有效,但注意用藥療程,避免長期應用導致的副作用。4針刺注射治療干針、濕針、電針、針灸等針刺治療;痛點類固醇激素及臭氧注射松解治療,往往針到患處,見效快且持久。5微創(chuàng)手術松解治療臨床上不少癥狀頑固、久治不愈的病人,可以考慮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其中超聲引導下的水分離松解及射頻松解,治療效果尤為理想。超聲可定位應激點位置,為射頻進行精準引導,同時能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應用射頻熱凝方法,松解局部攣縮粘連的肌筋膜,滅活局部異常增生的末梢神經,增加局部肌肉的血液供應,同時再對周圍組織通過注射藥液進行分離松解,對肌筋膜粘連或攣縮性疼痛的治療效果好,復發(fā)率低。溫馨提醒:單憑理療或微創(chuàng)治療的手段,不可能完全解決腰背疼痛問題,骨肉相連,肌肉才是支撐骨頭的基礎,必須利用專門的力量訓練,著重加強相關肌群的鍛煉,這樣雙管齊下才能真正的達到「根治」的效果。具體鍛煉的方法,因人而異,少量多次鍛煉,持之以恒才有效果。
王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15日237
0
2
-
告別足跟痛!足底筋膜炎的預防與治療全解析
在張醫(yī)生每周的門診中,有大量的患者是由于足跟痛來就診。其實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足底筋膜炎。這是一種由于足底筋膜長期受壓、過度拉伸或損傷而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不僅影響日?;顒?,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無法正常行走或運動。本文將深入探討足底筋膜炎的成因、診斷與治療方法,并提供有效的預防措施,幫助大家遠離足跟痛的困擾。?足底筋膜炎是足踝外科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指的是足底筋膜發(fā)生炎癥,導致足跟部或足底區(qū)域出現(xiàn)疼痛。足底筋膜是連接腳跟骨與腳趾的堅韌韌帶組織,起到支撐腳弓、緩沖沖擊的作用。由于過度使用、長時間站立、運動過量或腳部姿勢不良等因素,足底筋膜長期承受過度拉伸或壓力,從而導致微小的撕裂和炎癥反應。這種疾病通常表現(xiàn)為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步痛感最為明顯,疼痛常伴隨活動后逐漸緩解,但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后可能會加重。足底筋膜炎通常是一種慢性疾病,癥狀可能持續(xù)數(shù)月,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緩解癥狀、恢復足部功能至關重要。?足底筋膜炎的成因與風險因素1.過度使用與運動損傷?足底筋膜炎的最常見成因之一是過度使用,尤其是長時間走路、跑步或站立。當足底筋膜長期承受過大壓力時,它會發(fā)生微小的撕裂,逐漸引起炎癥反應。特別是在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時,腳部未得到足夠的適應,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的損傷。2.不良的腳部結構或步態(tài)?個人的腳部結構和步態(tài)對足底筋膜炎的發(fā)生也有重要影響。例如,扁平足或高弓足都可能導致步態(tài)異常,從而使足底筋膜受到過度拉伸或壓迫。此外,過度外翻或內翻也會導致步態(tài)不正,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最終引發(fā)炎癥。3.體重過重或肥胖?體重過重是足底筋膜炎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肥胖使得身體的重量加壓到足底筋膜上,增加了筋膜的負擔,特別是在站立或走路時,過多的體重會加劇腳底筋膜的受力,導致其受損和發(fā)炎。4.穿不合適的鞋子?鞋子對于足部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尤其是硬底鞋、平底鞋或高跟鞋,會導致足部承受不均勻的壓力,從而影響足底筋膜的健康。沒有足夠支撐的鞋子無法有效分散走路或運動時腳底的壓力,容易引發(fā)筋膜的過度拉伸和損傷。5.年齡與職業(yè)因素?足底筋膜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更為常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足底筋膜的彈性和耐力逐漸減弱,筋膜的修復能力變差,容易發(fā)生微損傷。此外,長期站立的職業(yè)(如教師、服務員、售貨員等)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危人群。這些人群的足底筋膜經常受到較大壓力,長時間的重復性使用會導致筋膜的炎癥和疼痛。足底筋膜炎的診斷?足底筋膜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如前面所說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步或長時間站立后會感到劇烈的刺痛或酸痛感,隨著活動的進行,疼痛可能有所緩解,但在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后疼痛往往會加重。通過觸診,醫(yī)生通常會發(fā)現(xiàn)患者足底筋膜區(qū)域的壓痛點,特別是在足底筋膜附著處。??超聲檢查是目前診斷足底筋膜炎的一項非常實用且經濟的工具。通過超聲波,醫(yī)生可以實時觀察足底筋膜的狀態(tài),評估其是否增厚、是否有炎癥,或者是否存在微小的撕裂等病變。超聲還可以用來檢測足底筋膜的血流情況,進一步了解炎癥的程度。超聲檢查操作性強,且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足底筋膜炎的診斷。??其它的影像學檢查,如X線和MRI(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來排除與足底筋膜炎癥狀類似的其他疾病,如跟腱病變、脂肪墊萎縮等,不作為診斷足底筋膜炎的常規(guī)方法。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1.肌肉和筋膜拉伸?拉伸練習是治療足底筋膜炎的基礎和首選方法。通過定期進行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的拉伸,可以有效減輕疼痛,增加筋膜的柔韌性。常見的拉伸練習方法有:(1)站立在墻前,雙手扶住墻面以保持平衡。將一只腳邁到前面,腳跟貼地,另一只腳伸直并保持在后方。輕輕將身體前傾,確保后腿的膝蓋伸直,感受到小腿和足底筋膜的拉伸。保持該姿勢15秒,重復5-10次。?(2)站立在墻前,雙手放在墻面上以保持平衡。一只腳的腳趾踩在墻前,另一只腳保持自然伸展,確保腳跟緊貼地面。輕輕將身體向前傾斜,保持前腿的伸直,感受小腿和足底筋膜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15秒,每次進行5-10次?(3)坐在椅子上,一只腳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用手抓住腳趾或腳背,將腳趾輕輕向上拉伸,直到感到足底筋膜和小腿后側的拉伸感。保持該姿勢15秒,進行5-10次。?(4)坐在地面上或床上,用一條毛巾或彈力帶繞過腳底部,雙手抓住毛巾的兩端。慢慢拉動毛巾,使腳趾朝向身體方向拉伸,直到感覺到小腿和足底筋膜的拉伸感。保持這個姿勢15秒,重復5-10次。??患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習慣自行選擇不同的拉伸動作,每天多次進行,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時,能夠有效減輕晨起腳痛的癥狀。2.矯形足墊或鞋墊?使用矯形足墊是治療和緩解足底筋膜炎癥狀的常見方法之一。合適的鞋墊可以幫助分散腳部的壓力,改善步態(tài),緩解足底筋膜的負擔。尤其是針對扁平足或高弓足等腳部結構異常的患者,矯形足墊能提供更好的支撐,減少不良壓力對足底筋膜的損傷。市場上有多種專為足底筋膜炎設計的鞋墊,能夠減輕疼痛并提供額外的支撐。使用時,應選擇適合自己足型的定制鞋墊,并配合正確的鞋子,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3.沖擊波治療?沖擊波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通過將高能沖擊波直接作用于足底筋膜炎的患部,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新陳代謝,緩解炎癥并促進組織的愈合。沖擊波治療每周做一次,每次治療時長約10-15分鐘,通常需要進行3-5次治療。沖擊波治療適用于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特別是對于那些長期受困于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效果較為顯著。??4.微針技術?微針技術(或稱為皮內針)是一種通過細小針頭直接作用于小腿筋膜的治療方法,旨在緩解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的慢性疼痛。該技術通過在小腿筋膜的緊張或受損區(qū)域進行細微的針刺,松解筋膜粘連,并刺激組織自我修復。有效減輕因筋膜過度拉伸引起的疼痛。微針治療適用于傳統(tǒng)療法無效的患者,其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治療過程中疼痛較輕,通常需要進行多次療程以達到最佳效果。5.手術治療?如果足底筋膜炎經過長時間的保守治療仍未得到有效緩解,并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治療可能是最后的選擇。手術通常用于去除足跟骨刺(如果存在)或釋放足底筋膜的部分緊張區(qū)域。雖然手術治療能夠顯著緩解癥狀,但由于手術的風險和恢復期較長,通常只有在其他治療方法都無效時才考慮手術。如何預防足底筋膜炎1.保持適當體重?控制體重是預防足底筋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過重的體重會給足部,尤其是足底筋膜帶來過大的壓力,從而增加受傷的風險。長期的額外負荷會導致筋膜受損和炎癥。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shù)腻憻?,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有效減少足底筋膜所承受的壓力,從而降低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2.穿合適的鞋子?選擇合適的鞋子對足部健康至關重要。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如高跟鞋、平底鞋或缺乏足弓支撐的鞋子,會導致不正確的步態(tài),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為了預防足底筋膜炎,選擇具有良好支撐性和舒適感的鞋子非常關鍵,特別是對于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工作人群。運動鞋和專為足底筋膜炎設計的矯形鞋墊可以幫助分散足部壓力,減少筋膜受壓。3.定期進行拉伸和加強訓練?拉伸和加強訓練是預防足底筋膜炎的重要手段。定期進行小腿肌肉和足底筋膜的拉伸,可以增加筋膜的柔韌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此外,進行一些加強訓練,如小腿肌肉的力量訓練,也有助于增強足部的穩(wěn)定性,減輕筋膜的負擔。4.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對于預防足底筋膜炎至關重要。長時間站立或走路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荷,特別是在硬地面上。建議有站立工作的人群每隔一段時間休息,做些簡單的腳部伸展運動,緩解腳底的壓力。對于喜愛跑步或其他劇烈運動的人,應該避免在硬地或不平坦的地面上進行高強度運動,并逐漸增加運動量,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最后,針對門診患者經常問到的兩個問題,張醫(yī)生給予答復1.足跟痛是因為長骨刺嗎?需要把骨刺切除嗎?足跟痛的根本原因通常是足底筋膜炎,而不是骨刺。換句話說,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骨刺在很多情況下是因長期的足底筋膜炎而形成的副產品。治療的重點應放在減輕筋膜炎的癥狀,而不是單純的去除骨刺。對于大部分患者,非手術治療是首選。如果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癥狀,手術切除骨刺才是最后的選擇。2.可以做封閉或者小針刀嗎?封閉是使用少量類固醇和局麻藥物的混合液進行局部注射,而長期或過度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引起肌腱弱化或足底筋膜損傷,特別是在足底筋膜的結構性損傷時,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而且操作不當容易引起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小針刀技術的核心還是足底筋膜的松解,但不是在可視的環(huán)境內進行操作,非常容易損傷足底筋膜和其它結構,同樣也容易引起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兩者都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不推薦作為治療的常規(guī)方案。以上就是對足底筋膜炎這一常見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遠離疼痛,健康生活!文章內圖片部分來自網(wǎng)絡和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骨康復疼痛科孫麗雅醫(yī)生
張漢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09日297
0
0
-
筋膜在手術病人康復中的作用及原理
在現(xiàn)代醫(yī)學領域,手術麻醉是保障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無痛、安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筋膜,這一常常被忽視卻又至關重要的人體結構,正逐漸成為手術麻醉研究的新焦點。
王祥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03日274
0
0
筋膜炎相關科普號

歐陽元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歐陽元明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關節(jié)外科
8263粉絲122萬閱讀

干耀愷醫(yī)生的科普號
干耀愷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
骨科
3900粉絲2.9萬閱讀

劉恒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恒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骨科
3124粉絲4.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韓奇 副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疼痛科
筋膜炎 60票
腰椎間盤突出 5票
頸椎病 4票
擅長:腰椎小關節(jié)源性腰痛、肌肉筋膜炎、腰間盤突出癥、肩周炎、退行性膝關節(jié)炎、足跟痛、頸椎病、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等 -
推薦熱度4.4鄭擁軍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疼痛科
筋膜炎 30票
疼痛 17票
頸椎病 16票
擅長:膝關節(jié)疼痛,頸腰間盤突出癥,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
推薦熱度4.4王振威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朝陽醫(yī)院 骨科
踝部扭傷 79票
筋膜炎 21票
足部骨折 17票
擅長:踝關節(jié)韌帶斷裂、踝關節(jié)慢性不穩(wěn)定、踝關節(jié)急性扭傷、踝關節(jié)撞擊綜合癥等踝關節(jié)運動損傷的診斷與關節(jié)鏡治療;踝關節(jié)炎、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矯形、足踝部疼痛的診斷與治療。肩部撞擊癥、肩袖損傷;髖臼股骨撞擊癥、髖盂唇損傷;膝半月板損傷、前后叉韌帶斷裂等運動損傷的診斷與關節(jié)鏡治療。踝關節(jié)置換、反肩、全髖、全膝、單髁關節(jié)置換術;四肢復雜骨折和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