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單純性側腦室增寬患兒進行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情況的追蹤(年限3~151 月,平均時間27.7 月)數據提示,神經發(fā)育遲緩發(fā)生率為7.9%(67/652),而正常人群發(fā)生率為2% ~3%[5]。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的情況包括多動癥、注意力缺失、學習障礙、孤獨癥、精神分裂等。相對于雙側側腦室增寬,不對稱性的一側側腦室增寬的預后更為良好。Gaglioti等[2]發(fā)現,單純性輕度側腦室增寬(10~12 mm)與中度側腦室增寬(12.1~14.9mm)產后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存在差異,前者96%預后良好,后者76%預后良好,二者合并其他結構異常的概率也有差異,前者合并畸形的概率41%,而后者合并畸形的發(fā)生率為76%。
目的 探討MRI在診斷胎兒腎上腺占位中的應用價值并分析其預后,為產前咨詢提供指導意見.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進行影像檢查的約4000例孕婦,均由超聲發(fā)現胎兒腎上腺區(qū)占位后3d內行MRI檢查,共發(fā)現11例胎兒腎上腺占位.MRI檢查序列包括快速穩(wěn)態(tài)平衡梯度回波(B-FFE)序列、單次激發(fā)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T1WI及DWI,行橫斷面、矢狀面及冠狀面掃描,重點觀察胎兒腹部情況,將產前MRI、超聲結果與手術病理進行對照分析.結果 11例腎上腺占位,右側3例、左側8例;囊性1例、囊實性3例、實性7例.囊性病變表現為TtWI低信號、T2WI高信號,囊實性占位為混雜T1WI、混雜T2WI信號,實性病變?yōu)門1WI等信號、T2WI稍高信號.胎兒MRI診斷神經母細胞瘤(NB)10例、腎上腺血腫1例;出生后隨訪8例確診為NB(手術病理證實7例,1例通過MYCN基因擴大伴肝轉移確診,治療過程中死亡),2例病灶自行消退,1例胎兒引產未尸檢.11例病變超聲準確定位在腎上腺區(qū)域6例,其中產前超聲給予正確診斷NB 1例,誤診為畸胎瘤、腎上腺血腫和隔離肺各1例,另7例給予描述性診斷.11例中9例胎兒生后現仍隨訪中,目前生長發(fā)育良好.結論 MRI在診斷胎兒腎上腺占位中可提供更多有用的診斷信息.胎兒腎上腺占位多數為NB,部分病灶有自愈傾向,總體預后良好.李旭胡克非朱銘董素貞尹傳高胡俊汪曉波陸忠斌中華放射學雜志2015年49卷11期863-867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U2MDQ1Mg==&mid=402850230&idx=1&sn=f82b3fa3b5612517f3185fb4a8ea986e&scene=7#wechat_redirect
總訪問量 120,745次
在線服務患者 214位
科普文章 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