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專家

痛風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高尿酸血癥治療的10大誤區(qū),您知道嗎?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已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代謝異常問題。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過420μmol/L稱之為高尿酸血癥。據(jù)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已超過13%,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然而,公眾對這一疾病的認知仍存在諸多不足,存在諸多誤區(qū),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干預機會,甚至發(fā)展為痛風、慢性腎病等嚴重并發(fā)癥,張醫(yī)生希望通過科普能讓大家正確認識、規(guī)范治療高尿酸血癥。1.誤區(qū):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無需治療。?-錯誤觀點:只要沒有痛風發(fā)作或其他癥狀,尿酸高不需要干預。?-正確認知:即使無癥狀,長期高尿酸仍可能引發(fā)腎結石、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部分患者需根據(jù)尿酸水平、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Q定是否藥物干預。2.誤區(qū):嚴格控制飲食就能完全控制尿酸。?-錯誤觀點:只要不吃海鮮、內臟,尿酸就能恢復正常。??-正確認知:飲食僅占尿酸來源的20%,80%由體內代謝產(chǎn)生,僅靠飲食無法解決代謝異常問題。???-關鍵點:需結合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和生活方式調整,尤其是遺傳性或代謝障礙患者。?3.誤區(qū):所有豆制品和海鮮都不能吃。?錯誤觀點:盲目拒絕一切豆類和海鮮。??-正確認知:???-豆類:黃豆、黑豆嘌呤較高,但豆腐、豆?jié){等加工后嘌呤含量降低,適量食用不影響尿酸。???-海鮮:貝類、沙丁魚等高嘌呤需避免,但海參、海蜇等低嘌呤海鮮可適量食用。????-注意:需個體化調整,避免極端忌口導致營養(yǎng)失衡。4.誤區(qū):痛風不發(fā)作就停藥。?-錯誤觀點:尿酸正常后自行停藥,或僅在痛風發(fā)作時用藥。??-正確認知:在治療痛風時,不能把“痛不痛”作為停服降酸藥物的標準。尿酸波動易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降尿酸藥物需長期規(guī)律服用,單純高尿酸血癥:合并基礎疾病者,480μmol/L以上啟動,目標值360μmol/L,不合并基礎疾病者,540μmol/L以上啟動,目標值420μmol/L;痛風:420μmol/L以上啟動,目標值360μmol/L(痛風石:300μmol/L)。5.誤區(qū):高尿酸血癥=痛風。?-錯誤觀點:認為尿酸高一定會發(fā)展為痛風。?????????-正確認知:僅約10%~2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fā)展為痛風。但無癥狀者仍需關注腎臟和心血管風險,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發(fā)生痛風的機會就多;特點:>40歲、男性好發(fā);夜間急性起?。欢嘣谙轮P節(jié)第一跖趾關節(jié)最常見。?6.誤區(qū):只關注嘌呤,忽視果糖和酒精。?-錯誤觀點:僅控制高嘌呤食物,卻大量飲用含糖飲料或酒精。??-正確認知:????-果糖:促進尿酸生成,碳酸飲料、果汁、蜂蜜等需限制。????-酒精:啤酒、黃酒等發(fā)酵酒類顯著升高尿酸,烈性酒也需避免。7.誤區(qū):過度依賴保健品或“偏方”。?-錯誤觀點:迷信某些宣稱“降尿酸”的茶、保健品,替代正規(guī)治療。??-正確認知:????多數(shù)保健品缺乏臨床證據(jù),部分可能添加未標明的藥物成分(如激素),存在肝腎損傷風險。治療需遵醫(yī)囑。?8.誤區(qū):運動越多越好。??-錯誤觀點: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可降尿酸。???-正確認知:????過度運動導致乳酸堆積,反而抑制尿酸排泄。建議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并充分補水。9.誤區(qū):痛風急性發(fā)作時以降尿酸為主。-錯誤觀點:在關節(jié)紅腫熱痛期間,自行服用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非布司他),或加大藥物劑量,認為快速降尿酸能緩解疼痛。尿酸水平短期內劇烈波動(如快速下降),會導致關節(jié)內尿酸結晶溶解或脫落,進一步刺激炎癥反應,可能誘發(fā)“二次痛風發(fā)作”,延長急性期病程。?-正確認知:?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應以抗炎鎮(zhèn)痛為核心,務必遵循“先抗炎、后降尿酸”的原則。急性期治療目標是迅速減輕炎癥,而非降低血尿酸水平。通常需持續(xù)用藥至癥狀完全緩解(約7~14天)。注意:已長期服用降尿酸藥者:無需停藥,繼續(xù)按原劑量服用,避免尿酸波動。未開始降尿酸治療者:急性期不宜啟動降尿酸治療!應在痛風完全緩解后(通常2~4周后),由醫(yī)生評估后逐步開始降尿酸,并從小劑量起始,同時配合低劑量秋水仙堿(0.5mg/日)預防復發(fā)。10.誤區(qū):尿酸降的越低越好。-錯誤觀點:把尿酸降到極低水平,痛風就不會發(fā)作了。-正確認知:?尿酸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身體帶來傷害,因此需要控制在合適的范圍,臨床中,不推薦將血尿酸長期控制在<180μmol/L,因人體正常的尿酸水平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水平過低可能增加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風險。?總結:科學管理的核心。?-定期監(jiān)測:尿酸、腎功能、血糖等指標。??-個體化治療:根據(jù)并發(fā)癥、尿酸水平制定藥物方案。??-綜合管理:飲食控制+藥物+適度運動+限酒,避免單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