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除了發(fā)熱外比較讓人驚慌的一個癥狀。 孩子嘔吐時往往來勢洶洶,因孩子不太會訴說惡心,所以嘔吐顯得特別突然,讓人猝不及防,而且往往一次吐很多,讓大人孩子都非常緊張。 不僅嘔吐令人不安,孩子在嘔吐前因為惡心會表現(xiàn)的非常虛弱萎靡,平時活蹦亂跳的的孩子,甚至發(fā)燒時都能玩的孩子突然躺在那一句話都不說,也一動不動,這種狀況令家長心里沒底。確實,孩子精神狀態(tài)不好往往意味著病情比較重,但只有惡心嘔吐時的判斷會略有不同。 嘔吐是胃內容物和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管返流出口腔的一種復雜的反射動作。人在嘔吐前常常出現(xiàn)惡心、流涎、呼吸增快和心慌等癥狀,有的還會出現(xiàn)面色不好,手腳冰涼的表現(xiàn),這些都是嘔吐反射的一部分。所以孩子嘔吐前常異常難受,一般會躺在那不動不說話。這種感覺越臨近嘔吐越強烈,往往在嘔吐后會有明顯的緩解。所以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要觀察嘔吐后的。 出現(xiàn)嘔吐家長擔心大都會帶孩子看醫(yī)生。其實我們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嘔吐的常見原因,這樣不至于過分慌亂。 我們這一節(jié)暫不談新生兒期及嬰兒階段的吐奶、嘔吐,主要講幼兒期或更大一點孩子的嘔吐常見原因,這個時期先天性疾病造成嘔吐多已被診斷出來,還有那些疾病會引起嘔吐呢? 胃腸炎 這是孩子最常見的嘔吐的原因。胃腸炎常常以嘔吐為首發(fā)癥狀,隨后出現(xiàn)發(fā)熱、腹瀉,也有的只有嘔吐。嘔吐前常常有不潔飲食史,或接觸過有胃腸炎的患兒。 嘔吐特點:嘔吐程度輕重不一,輕的吐1-2次就好了,重的可以吐2-3天每天吐3-4次。一般吐半天-1天的最多見。 其他癥狀:發(fā)熱,腹瀉。往往在嘔吐后出現(xiàn),一般腹瀉后嘔吐會緩解或停止。 就診時機:如孩子嘔吐次數(shù)不多,可以喝水(補液鹽),喝水后不吐,尿量不少可以不用慌忙就診。但如果孩子嘔吐嚴重,吃飯喝水均吐,尿量明顯減少,精神蔫,則必須就診,必要時還需要輸液補液治療。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也是孩子嘔吐比較常見的原因。發(fā)病前往往進食過多,或進食難消化食物比如大量油炸食品、或冷食、或之前未吃過的食物。經(jīng)常發(fā)生在大party 后。 嘔吐特點:單次嘔吐往往量大,但一般嘔吐次數(shù)不多,嘔吐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 其他癥狀:有的孩子也有腹瀉,但腹瀉次數(shù)也不多1-2次。 就診時機:如孩子嘔吐后精神好,可以不就診。但嘔吐緩解后要注意飲食控制,不要剛好就又吃很多。 上呼吸道感染 孩子感冒也會伴發(fā)嘔吐,呼吸道感染時孩子胃腸功能也會減弱,此時進食和平時一樣的東西可能會耐受不了出現(xiàn)嘔吐。 嘔吐特點:嘔吐相對不重。有時嘔吐發(fā)生在劇烈咳嗽之后。 其他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是主要癥狀。 就診:孩子往往因呼吸道癥狀就診,在疾病后期咳嗽痰多時嚴重咳嗽后出現(xiàn)嘔吐,其實并意味孩子病情重,不必為此就診。 中暑 夏季中暑可以發(fā)生嘔吐。在發(fā)病之前一般在高溫環(huán)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動時間較長,并且相對喝水不足。 嘔吐特點:嘔吐相對不重,次數(shù)一般不多。 其他癥狀:常有發(fā)熱,頭暈、頭疼、汗多、口渴、嚴重的會有煩躁、高熱持續(xù)不退、驚厥等。 就診時機:如吐前有暴曬史或在室溫高的環(huán)境中待了比較長的時間,建議讓患兒盡量到陰涼通風處,讓孩子多喝水。如癥狀緩解,可待其慢慢恢復。如持續(xù)不緩解,需要就診。 腦炎或腦膜炎 引起嘔吐比較嚴重的原因有腦炎、腦膜炎。這也是家長最擔心的。但嘔吐患兒腦炎、腦膜炎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 嘔吐特征:嘔吐常無明顯誘因,常不伴惡心,嘔吐呈噴射性。 其他癥狀:一般有發(fā)熱、驚厥等表現(xiàn),孩子一般狀況差,精神萎靡或異常煩躁哭鬧。 就診時機:立即就診 嘔吐的原因非常多,病情相對復雜,家長可以了解上述常見的情況。如果孩子嘔吐明顯,精神狀況不好,就診是好的選擇。
天氣漸暖,每年5月中旬皰疹性咽頰炎漸漸進入視線,在未來的1-2個月會逐漸增多。 這兩天門診,皰疹性咽頰炎開始冒頭,有的家長說幼兒園發(fā)了相關通知,我后臺查詢皰疹性咽頰炎的也多了起來。手足口病家長了解比較多都很擔心,有的媽媽聽到或看到相關文章說皰疹性咽頰炎比手足口病還重就更加緊張起來。 什么是皰疹性咽頰炎?真的比手足口病還重嗎? 什么是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咽峽部皰疹潰瘍和發(fā)熱為特征的疾病,夏季為高發(fā)季節(jié)。屬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滤_奇病毒是導致皰疹性咽頰炎的主要病原,導致皰疹性咽頰炎的主要是A1-6,8,10,22亞型。 怎樣患的病 傳染而來。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都很強,易造成群體發(fā)病。早教中心、幼兒園、小學低年級孩子是高發(fā)群體。一個班內常出現(xiàn)多個孩子相繼發(fā)病。 臨床表現(xiàn) 口腔內皰疹、潰瘍、發(fā)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皰疹性咽頰炎由于由柯薩奇病毒不同的亞型引起,所以臨床表現(xiàn)差別很大,有的很輕,有的卻很重,不同年齡臨床特點也不太一樣。 重的起病急,高熱起病,體溫可達39~40℃或更高,約2~5日后下降,還有燒的更長的。體溫特別高時甚至會發(fā)生高熱驚厥?;純簾┰昕摁[明顯,有的患兒可有嘔吐及腹瀉。而輕的僅有1-2天的輕中度發(fā)熱,也有少數(shù)患兒沒有發(fā)熱。 小嬰兒常表現(xiàn)為拒食拒水,口水增多非常明顯。這是由于患兒咽頰皰疹潰瘍后造成咽部疼痛,嬰幼兒不會訴說,以拒食以減少吞咽,口水多也是減少吞咽所造成的。小嬰兒口水明顯增多時這個疾病比較典型的癥狀,但容易被家長忽視。 年長兒常會自訴咽痛。 醫(yī)生檢查可發(fā)現(xiàn)咽峽充血特別明顯,舌腭弓、軟腭、硬腭及懸雍垂處有淺灰色的小皰疹,直徑1-2毫米,周圍有紅暈,2-3天破潰為白色潰瘍,皰疹與潰瘍常同時存在。病損數(shù)目多至5-10個,也可少至1-2個,多集中在咽頰部(如下圖),偶爾可在扁桃體及舌部見到單個皰疹或潰瘍,頰粘膜比較少見.可伴有頜下淋巴結腫大。 治療 此病系病毒感染,病情不重可不用特殊治療,注意護理,待其自然恢復就可以了。 相當一部分皰疹性咽頰炎的孩子病情比較重,高熱持續(xù)不退。高熱時,要積極予以退熱處理,以免引起高熱驚厥。如高熱持續(xù),實驗室檢查白細胞、CRP增高明顯,考慮可能并發(fā)細菌感染,此時可使用抗生素。繼發(fā)中耳炎、鼻竇炎等合并癥,也可考慮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生素需要醫(yī)生來確定。有科普說皰疹性咽頰炎完全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是不全面的。 局部可用金霉素魚肝油或中藥氣霧劑噴霧,以達到局部止痛消炎作用。因所噴藥物比較苦,小嬰兒常拒絕接受,不用也可以。 護理要點 皰疹性咽頰炎的孩子咽喉部疼痛明顯,護理要點是多飲白開水,白水對病變的咽喉部刺激最小,孩子相對容易接受。如患兒特別拒絕喝白水,為保證患兒液體量,也可讓孩子喝果汁、飲料,但特別酸的或特別甜的果汁如橙汁西瓜汁最好不讓孩子喝,會非常刺激咽喉部而產生嚴重疼痛,孩子常常也會拒絕。 可進食有營養(yǎng)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菜粥、面條湯。如患兒進食勉強,可少食多餐。如進食其他都比較費勁,也可只讓孩子喝奶,這樣既可以保證營養(yǎng)供給,也可增加液體入量。不要吃太熱、辛辣、味重的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咽痛。 要保持大便通暢。如患兒高熱,伴便秘或大便干燥,會不利于患兒體溫下降病情緩解??勺尰純悍靡恍┣鍩峤舛镜闹兴幰詭椭ū?。患兒大便一通,體溫會逐漸下降,咽頰部的皰疹也會消的快些。 皰疹性咽頰炎真的比手足口還重嗎? 手足口病屬于法定傳染?。ò捳钚匝暑a炎不是),大家對它很緊張。2008年,安徽阜陽發(fā)生較為集中的手足口病疫情,并出現(xiàn)危重癥病例及死亡病例,2008年5月2日衛(wèi)生部將手足口病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一旦一種疾病列入傳染病,其管理、宣傳會有很大變化,這也是大家對手足口病了解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因屬于法定傳染病,如果幼兒園或學校有手足口集體發(fā)病常會關閉班級或整個幼兒園。 但臨床多數(shù)手足口病病情輕微,中低度發(fā)熱,熱程1-2天,伴發(fā)手、足、口周皮疹(所以稱為手足口?。?,有的患兒在臀部皮膚也可看到紅疹。只有極少數(shù)腸道病毒71型引的手足口病會病情發(fā)展快,甚至導致死亡。 皰疹性咽頰炎高熱及高熱持續(xù)3-4天的患兒比例遠遠多于手足口病的患兒,所以從某種意義講,皰咽比手足口是嚴重一些的,病程也普遍長一些,患兒因咽頰部劇痛而導致的患兒不適感也顯著的多。
婷婷快7個月了,長得人見人愛,可最近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婷婷媽媽,寶寶晚上睡覺時汗很多,聽說可能是缺鈣引起的。是不是患了佝僂?。?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功能,人體通過皮膚蒸發(fā)水分來調節(jié)身體內部的正常體溫。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快速階段,新陳代謝要比成人旺盛,而且嬰幼兒的皮膚含水量較多,皮膚表層血管豐富,所以由皮膚蒸發(fā)的水分也多。另外,汗腺的分泌是由植物神經(jīng)來調節(jié)的,嬰幼兒的神經(jīng)內分泌調節(jié)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大腦皮層對植物神經(jīng)的調節(jié)功能較差,即使在晚上睡眠時,植物神經(jīng)依然處于興奮狀態(tài),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寶寶在睡著以后仍汗多的原因。一般睡眠時的出汗在入睡后即開始,1-2個小時之后進入深睡,汗會慢慢減少。隨著寶寶神經(jīng)系統(tǒng)逐漸發(fā)育完善,這種出汗的現(xiàn)象就會好轉。 醫(yī)學上把寶寶 “多汗”,分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通常情況下只要寶寶生長發(fā)育良好,胃納正常,而且沒有其他異常的癥狀,平時汗多大都是生理性多汗,家長無需過分擔憂,不要動不動就以為是“缺鈣”而盲目補鈣。 病理性多汗原因復雜多樣: 1、小兒佝僂?。憾嗪故秦E病活動期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通常還伴有夜驚、煩躁、方顱、枕禿、前囟閉合延遲、出牙延遲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雞胸、肋緣外翻、脊柱變形、下肢呈“O”或“X”型腿。 2、急慢性感染性疾?。喝鐐?、敗血癥、結締組織病等也常有多汗的表現(xiàn),但通常還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一些臨床癥狀。 3、小兒結核?。夯加薪Y核病的寶寶不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稱為“盜汗”。同時還伴有胃納欠佳,午后低熱,面色潮紅,消瘦等表現(xiàn),有的還會出現(xiàn)咳嗽、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4、內分泌疾病引起的多汗較為少見,如糖尿病,可有多汗表現(xiàn),但常伴多飲、多尿、消瘦、乏力等癥狀。5、低血糖:寶寶會出冷汗,面色蒼白,甚至四肢冰冷。 寶寶多汗,爸媽不必盲目的擔心,首先應該積極尋找寶寶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病理性多汗必須去醫(yī)院進行相關檢查,盡早明確診斷,給予積極治療,切不可隨便給寶寶用藥。
總訪問量 634,787次
在線服務患者 1,386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