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市人民醫(yī)院

公立二甲綜合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骨科患者培養(yǎng)出MSSA時,選擇敏感的喹諾酮類藥物有沒有錯?

最近聽有人在討論骨科細菌標本培養(yǎng)出MSSA時,選擇敏感的喹諾酮類藥物有沒有錯?有觀點認為感染菌就是對喹諾酮類藥物敏感也不建議用,因為該類藥物容易誘導細菌產生耐藥;也有觀點認為出現(xiàn)MSSA時可以選擇用的抗菌藥物還是不少的,不一定非要選喹諾酮類的抗菌藥物,而且現(xiàn)在細菌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很高,該類藥物不是最佳選擇;還有觀點認為診斷為骨髓炎的時候可以聯(lián)合用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治療。小編對此查閱資料,做了以下總結供大家參考。1、MSSA是什么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一般我們也稱它為“金葡菌”,是一種毒力和侵襲性都很強的革蘭陽性菌。它是人類和動物身上正常的定植菌,健康成人的定植率為5%~10%。在所有骨科傷口感染相關病原菌之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率最高[1]。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可分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在針對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時,經驗性治療應該優(yōu)先選擇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頭孢唑林鈉和頭孢呋辛(酯)進行抗感染治療。而萬古霉素或去甲萬古霉素、替考拉寧、克林霉素、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喹諾酮類、利奈唑胺和達托霉素等[2]可以作為治療MSSA的備選藥物。2、喹諾酮類藥物有什么特點?臨床上常用的喹諾酮類藥物,有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等。這類藥物在臨床上適用范圍廣泛,可以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腹腔感染、膽道感染及盆腔感染等等[3]。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譜極為廣泛,對MSSA也有效果。同時,喹諾酮類藥物在骨和關節(jié)中藥物濃度較高,可用于該部位感染的治療。但是,喹諾酮類藥物可能會引起機體的關節(jié)病變、肌腱炎、肌腱斷裂等,所以在外科圍手術期預防用藥時會應嚴格限制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使用[3]。由于喹諾酮類可以影響機體的軟骨發(fā)育,妊娠婦女和未成年人不能使用[4]。喹諾酮類藥物雖然抗菌譜廣,但也容易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所以,喹諾酮類藥物在骨科的感染性疾病中,不作為首選藥物。3、對于MSSA引起的骨、關節(jié)感染的病原治療應該選擇哪些藥物?骨、關節(jié)感染的常見病原菌有金葡菌、腸桿菌科細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對于MSSA引起的骨、關節(jié)感染,經驗性治療應首選抗菌藥物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或氨芐西林/舒巴坦,也可以選擇頭孢唑啉或頭孢呋辛抗感染治療。對β-內酰胺類過敏患者可選用利奈唑胺或糖肽類治療[3]。需要注意的是慢性骨髓炎患者竇道流出液中分離出的微生物不一定能準確反映患者感染的病原體。對于慢性骨、關節(jié)感染感染并多次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應聯(lián)合應用抗菌藥物長療程治療。一般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療程為4~6周,急性關節(jié)炎療程為2~4周,治療時可采用注射和口服給藥的序貫療法。4、小結1)骨科患者培養(yǎng)出MSSA時,敏感的喹諾酮類藥物是不作為首選抗感染藥物。2)不宜局部應用抗菌藥物進行骨、關節(jié)感染的抗感染治療。3)骨組織感染的治療,除了選擇適合的抗菌藥物,去除死骨或異物以及膿性關節(jié)腔液引流也是極為重要的治療方案。參考文獻[1]ARENAF,ROMANINIE,ROSIE,etal.Theroleofdalbavancininthemulti-disciplinarymanagementofwoundinfectionsinorthopaedicsurgery[J].JournalofChemotherapy,2018,30(3):131-139.[2]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國家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2.[3]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f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的通知國衛(wèi)辦醫(yī)發(fā)〔2015〕43號[EB/OL].[2015-07-24].https://www.gov.cn/xinwen/2015-08/27/content_2920799.htm.[4]陳新謙,金有豫,湯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M].1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

糖尿病患者預防低血糖小妙招

糖尿病患者只要出現(xiàn)血糖水平≤3.9mmol/L就屬低血糖。低血糖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心悸、出汗、顫抖、頭暈、饑餓感、無力、焦慮、行為異常等癥狀。一般情況下,出現(xiàn)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有降糖藥物劑量過多或使用時間不對、飲食不規(guī)律或攝入食物不足、運動量過大或突然增加運動量、飲酒或同時使用某些藥物等。低血糖常見的預防妙招有:1.規(guī)律飲食按時定量進食,避免身體長時間空腹狀態(tài);在身邊隨時準備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水果、餅干等。2.調整降糖藥物劑量根據自身血糖監(jiān)測結果和醫(yī)生的建議,合理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注意使用降糖藥物與進食時間和食物種類的關系。3.運動管理運動前應監(jiān)測血糖,避免身體在血糖較低時運動;運動中隨身攜帶應急食品,以防低血糖的發(fā)生;運動后適當進食,補充消耗的能量。4.血糖監(jiān)測定期做好監(jiān)測血糖,及時發(fā)現(xiàn)低血糖跡象;掌握正確的血糖監(jiān)測方法,確保監(jiān)測結果準確。5.應對低血糖一旦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及時監(jiān)測血糖,吃含糖食品,如糖果、果汁等;癥狀緩解后,再次檢測血糖,確保血糖水平回升至安全范圍;如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應立即就醫(yī)。6.生活建議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和應急食品;告知家人、朋友和同事自己的病情和低血糖的應對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得到幫助;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避免身體過度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