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公立三甲中醫(yī)醫(yī)院

推薦專家

坐骨神經痛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疼痛疾病,它可不是小毛病,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坐骨神經的重要性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從腰部一直延伸到下肢。它負責下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就像一條重要的“信息高速公路”,把大腦的指令傳遞到下肢,同時把下肢的感覺信息反饋回大腦。二、引發(fā)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腰椎間盤突出:這是最常見的原因。隨著年齡增長或者長期不良姿勢,腰椎間盤的髓核可能會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就像一顆石頭卡在了“高速公路”上,影響神經信號的正常傳遞。梨狀肌綜合征:梨狀肌位于臀部,如果它因為受傷、過度使用或者痙攣,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導致疼痛。創(chuàng)傷:臀部或者腰部受到外傷,比如骨折、刺傷等,可能直接損傷坐骨神經。其他疾病:像糖尿病、坐骨神經炎、椎管狹窄等疾病,也可能引發(fā)坐骨神經痛。三、坐骨神經痛的癥狀疼痛:疼痛通常從腰部、臀部開始,沿著大腿后側、小腿外側一直放射到足部。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是輕微的隱痛,有的則是劇烈的刺痛,像被電擊一樣。下肢麻木: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感覺下肢麻木、無力,走路時可能會有踩棉花的感覺?;顒邮芟蓿阂驗樘弁春吐槟?,患者的下肢活動會受到限制,比如彎腰、抬腿、行走等動作都會變得困難。四、如何預防坐骨神經痛保持良好姿勢: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都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彎腰駝背。長時間坐著時,要定時起身活動一下。適度運動:加強腰部和臀部肌肉的鍛煉,比如游泳、瑜伽等,可以增強肌肉力量,保護坐骨神經??刂企w重:過重會增加腰部和臀部的負擔,容易引發(fā)坐骨神經痛。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減輕身體的壓力。注意保暖:寒冷會使肌肉收縮,加重坐骨神經的壓迫。在寒冷的天氣里,要注意腰部和臀部的保暖。五、治療方法保守治療:對于輕度的坐骨神經痛,可以采用保守治療方法,比如臥床休息、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針灸等)、藥物治療(如止痛藥、神經營養(yǎng)藥等)。手術治療: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者病情嚴重,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解除神經壓迫。
坐骨神經痛的藥方:皂角刺湯組成:皂角刺30克、威靈仙10克、雞血藤10克、甘草10克一、藥材功效:皂角刺:性味:辛,溫。歸經:歸肝、胃經。功效:具有消腫排膿、祛風殺蟲、行氣理氣的功效。其辛溫之性能有效驅散寒氣,對于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疼痛有卓越的緩解作用。此外,皂角刺獨特的穿透力能夠深入骨頭與神經,疏通頑固的瘀滯。威靈仙:性味:辛、咸,溫。歸經:歸膀胱經。功效: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消骨鯁的功效。它能夠幫助緩解坐骨神經痛引起的疼痛,并以其祛風除濕的作用,有效地驅散風、寒、濕邪。雞血藤: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肝、腎經。功效: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的功效。雞血藤能夠活血化瘀,幫助身體清除瘀血,從而減輕坐骨神經痛的癥狀。甘草:性味:甘,平。歸經:歸心、肺、脾、胃經。功效: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方劑中,甘草主要起調和作用,平衡各藥材的藥性,使藥效更加和緩、持久。二、方劑功效這一組方共同作用于坐骨神經痛,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通過調和氣血、緩解疼痛,皂角刺湯成為對抗坐骨神經痛的有力武器。三、用法與用量用法:將皂角刺、威靈仙、雞血藤、甘草四味藥材一同熬煮,每日一劑,飯后服用。用量:皂角刺30克,威靈仙10克,雞血藤10克,甘草10克。四、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在使用皂角刺湯時,應避免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以免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如需同時使用其他藥物,請咨詢醫(yī)生或藥師。特殊人群: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體質虛弱的人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副作用:長期使用皂角刺煮水喝可能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腹痛、腹脹、惡心等胃腸不適癥狀。此外,長期使用還可能使毒素在體內堆積,出現藥物中毒的情況。因此,務必遵醫(yī)囑使用??傊?,皂角刺30克、威靈仙10克、雞血藤10克、甘草10克這一組方是中醫(yī)中常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藥方。在使用時,務必遵醫(yī)囑,注意藥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藥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久坐后臀腿劇痛根源揭秘:梨狀肌怎樣“盯上”坐骨神經?在辦公室久坐一天后,不少人會感到臀部深處酸痛,有時這種疼痛還會沿著大腿后側、小腿一路蔓延至足部,如同有根筋被扯著,讓人坐立難安。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實,這種臀腿劇痛很可能是梨狀肌在“搗鬼”,它盯上了坐骨神經,引發(fā)了一系列不適癥狀。?一、梨狀肌與坐骨神經的“親密關系”?梨狀肌形似梨,起于骶骨前方,向外穿過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轉子。它是髖關節(jié)外旋的重要肌肉,在我們行走、轉身等日?;顒又邪l(fā)揮著關鍵作用。而坐骨神經,作為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從腰部脊髓發(fā)出,經臀部下行至下肢。大部分情況下,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下方的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二者相伴而行。?二、久坐如何讓梨狀肌“失控”?長期久坐,臀部肌肉持續(xù)處于緊張收縮狀態(tài)。梨狀肌也不例外,長時間的緊張會使其逐漸疲勞、僵硬。同時,久坐導致臀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營養(yǎng)物質供應不足,代謝廢物堆積。這就如同給梨狀肌“添堵”,使其開始“鬧脾氣”,出現痙攣、水腫等癥狀。?三、“失控”的梨狀肌如何壓迫坐骨神經?當梨狀肌因久坐出現痙攣、水腫后,它的體積會增大。原本剛好容納坐骨神經通過的梨狀肌下孔空間變得狹窄。增大的梨狀肌就像一個膨脹的“肉團”,緊緊地擠壓著坐骨神經。?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后,神經傳導功能受阻。就像電路中的電線被壓住,電流傳輸不暢一樣。這會導致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即臀部、大腿后側、小腿以及足部出現疼痛、麻木、無力等癥狀。?四、如何緩解與預防?1.拉伸放松:定期進行梨狀肌拉伸運動,如仰臥位梨狀肌拉伸。仰臥在床上,雙腿伸直,將患側腿屈膝抬起,交叉放在健側腿上,雙手環(huán)抱健側大腿,向胸部輕拉,感受患側臀部的拉伸,保持15-30秒,重復3-5次。2.調整坐姿:保持正確坐姿,腰部挺直,膝蓋與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線,避免彎腰駝背或蹺二郎腿,減輕梨狀肌壓力。3.適當活動: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促進臀部血液循環(huán),避免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了解了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的原因,就能更好地預防和應對臀腿疼痛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遠離久坐危害,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