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線
首頁
找專家
找醫(yī)院
查知識
問診
掛號
登錄
|
注冊
消息
工作站
個人中心
聯(lián)系客服
當前位置:
好大夫在線
>
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
義診活動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已收藏
+收藏
簡稱: 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公立
二甲
中醫(yī)醫(yī)院
主頁
介紹
科室列表
推薦專家
患者評價
問診記錄
科普號
義診活動
義診活動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重視結腸息肉的規(guī)范化治療
結腸息肉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在平時門診中每天會遇到因結腸息肉就診的患者,但是在門診的交談中,發(fā)現(xiàn)患者從不同的醫(yī)生之中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建議進行內鏡治療,有的人建議手術,使患者莫衷一是,不知所措。其實對于結腸息肉的患者其治療方案是一致的,大家都應該遵守。 1.對于1cm以下的結腸息肉,不管是否有蒂,都應該進行內鏡切除:內鏡切除方法,一般來講0.5cm電凝電切就可以了;0.5-1cm的需要進行圈套切除或者進行內鏡下粘膜切除(EMR)。 2.對于1cm以上但是有蒂或亞蒂的息肉,首選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其風險不是很大,但是術后應該住院觀察。 3.對于1-3cm的無蒂或扁平息肉,選擇內鏡下分次EMR手術或者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手術,術后應該住院觀察,ESD手術風險較大,應充分評估獲益和風險。 4.對于巨大的直腸息肉或T1直腸癌,如果無法以EMR切除者,可以使用TAMIS 手術或TEM手術。 5.對于超過3cm結腸息肉或者術前檢查有惡變的結腸息肉(T2+),應進行腹腔鏡結腸切除。 另外,對于一般患者,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結腸息肉者,盡量給患者同時給予切除(除非醫(yī)療制度不允許),以免患者受再次腸鏡之苦。
郭玉奇
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科
科學“如廁”十分必要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人民的生活居住條件,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對影響健康的內在因素和外在環(huán)境越來越重視,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下面就科學“如廁”向廣大讀者提個醒。 從醫(yī)學專業(yè)的角度來講,一般人對于排便這個環(huán)節(jié)并不重視,盡管現(xiàn)代廁所的衛(wèi)生、潔具在不知不覺中較上世紀70年代以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由開放式的蹲式排便,進入了較為隱藏的座式排便,有些高檔潔具引入肛門沖洗烘干,可以認為是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同的如廁方式,也帶來了不同的問題和結果,因此有必要對如廁的姿勢進行分析探討。 蹲式排便 適應于30—40歲以下人群,因為這個年齡段身體健康,心血管疾患和活動障礙較少。蹲式排便時,腹壓增大,重心向下,排便快,排便時間短,腿部彎曲,有利于盆腔血液循環(huán),同時,蹲式排便還需要腿部肌肉的有力支撐,所以對腹部和腿部肌肉的鍛煉非常有益,尤其是對兒童、青少年,一蹲一立,有益于下肢血液循環(huán)以及盆腔肌肉的發(fā)育鍛煉,這個年齡段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次排便時間不超過3-5分鐘,杜絕久蹲廁所的習慣,為進入中老年后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梢哉f蹲式排進化后的一種習慣姿勢,對于大多數(shù)人群來講都是適宜的 座式排便 是人類追求舒適如廁的重大進步,這種體位更適合于老年人,有活動障礙,嚴重心腦血管疾患和排便功能障礙者,優(yōu)點是可自主控制,排便時間不限,便后可沖洗,不會因為久蹲不適而影響排便。座式排便對于有心腦血管疾患的病人和老年人應特別注意不能心急硬努勁,應當慢慢順氣而給力排便。便秘干燥者則需要灌腸或使用潤腸劑。據(jù)報道,有些老年人甚至是某些名人是坐在馬桶上因為心臟病突發(fā)而死亡,卻很少聽說蹲著大便而死亡,沒有人探究其原因,這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蹲式排便是腹式呼吸,腹部肌肉收縮用力而促進排便,由于腹肌收縮,肌力直接作用在腸壁上,對于循環(huán)血液向心回流影響不大。而座式排便用力時是由于胸式呼吸,肺部吸入氣體,肺內小血管,毛細血管擴張,同時膈肌下移充血,推動腸道蠕動,因此,回心血量相對減少,對心臟病患者,尤其是對心肌梗死、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十分不利,這就是心肌梗死患者坐在馬桶上發(fā)生死亡的原因。 為什么專門提這個問題呢?這是因為我國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高血壓,心臟病,便秘的發(fā)生率較高,尤其是排便障礙的發(fā)生逐漸增加,對心臟病患者伴有便秘者,排便這個看似簡單的方式里仍有學問,仍有預防道理可言。民間有句流行語,對于老年人“吃得下,排得暢,兩頭通,不和大夫搞溝通?!保ㄒ簿褪遣挥谜裔t(yī)生) 總之,對于采用蹲式排便還是座式排便,要因人而異。身體狀況好的老年人也可用蹲式排便,身體差、生病的年輕人也可用座式排便,因為不同方式排便,腹式呼吸用力和胸式呼吸用力生理過程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可能不同。如廁看似簡單的問題,對于身體不好的人卻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郭玉奇
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科
走出便秘的誤區(qū)
冬季氣候干燥,加上室內溫度增高,空氣中濕度下降,傳統(tǒng)習慣有“貼秋膘”,入冬之后吃厚味的習俗,因此是便秘的高發(fā)季節(jié)。60歲以上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其明顯,重視和預防便秘不可忽視。 便秘為何更青睞老年人 便秘患者之所以在老年人中常見,首先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減退,活動量和飲食攝入有很大的關系。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消化功能、運動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很多老年人又由于牙齒原因等,食物多以軟食、細食為主,粗纖維少,導致腸蠕動緩慢,直腸肌和上腹肌收縮力減弱,腹部脂肪沉積,致腹肌收縮無力或萎縮,以致排便無力。直腸排便感受器對腸內容物的刺激反應下降,造成便意減輕,甚至將消退。 此外,老年人活動量相對少,久坐每天超過六小時或長期臥床、坐長途飛機、氣溫變化,對攝入的食物在腸道的傳輸均有影響,造成排便不規(guī)律,排便間期延長,導致稀干大便交替,甚至形成便秘。 便秘非小事 可危及生命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均有一些慢性病,為治療原發(fā)病而長期服用一些藥物,這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因為這類藥物常常會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內水分的吸收,或者破壞及抑制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成而導致便秘,如抗抑郁藥阿米替林、抗帕金森藥芐托品、抗精神病藥氟哌啶醇、胃腸解痙藥阿托品等。 便秘不僅僅是個排便費力的問題,往往會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老年人便秘若不謹慎對待,??晌<吧?。對于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尤以高血壓不穩(wěn)定期、心絞痛發(fā)作期,長期勞累體力透支,大便排出不暢,過度用力屏氣、腹壓增加,會導致血壓升高,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急性猝死等。 走出誤區(qū) 解決便秘困擾 很多老年人都有這樣的困惑,錢花了不少,藥吃了很多,看了很多專家,電視節(jié)目也沒少看,效果卻不太理想。有的便秘越治越難治,甚至被一些中老年人看成是頑癥?,F(xiàn)在分析,大多是因為陷入了治療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過度相信藥物 很多人為了圖一時之快,使用番瀉葉、大黃一類中藥和乳果糖等西藥,效果不明顯了,就用硫酸鎂一類的重金屬鹽類藥物促進排便。雖然暫時緩解了便秘,但由于長期使用此類藥物造成了結腸神經(jīng)細胞損傷,使腸蠕動力降低,自由運動能力減弱,對藥物形成了依賴,反而加重了便秘,我們將這樣的便秘又稱為瀉藥性便秘。 2.飲食結構誤區(qū)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弱,身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能力相對減弱。尤其是一日三餐以蔬菜為主,不吃主食,這樣大便形成較少,加上聽信絕對的定時排便,越少越干越著急。有些人認為體虛應多補,一味地進補,不但不會幫助排便,反而造成消化不良,產(chǎn)生腸易激綜合征,致便秘、腹痛、腹瀉,男性老年人前列腺病患者癥狀還可因此加重。 3.排便方式誤區(qū) 許多老年人排不出便,干脆用手去摳,或者借助如筷子、棉簽一類強掏。由于用法不當,極易造成直腸黏膜和肛門皮膚的損傷,形成局部發(fā)炎感染,甚至肛門大出血。在掏便過程中,有些老年人因緊張不適出現(xiàn)昏迷休克也不少見。 4.迷信宣傳誤區(qū) 一些所謂的排毒養(yǎng)顏茶等,大多數(shù)含有刺激性瀉藥,長期服用導致繼發(fā)性便秘和腸黏膜色素病變(黑變?。?。 便秘并非頑癥。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由于暖氣的供應濕度相對下降,空氣干燥,應該適當飲水,而不是等渴了再喝。淡茶水、白開水一天中不間斷地喝,一天的總量不低于1000毫升(不包括食物中的水分)。此外,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自行調整,有針對性地進食瓜果蔬菜和富含纖維素食物,副食占1/3,主食占2/3。適當活動促進腸道蠕動,保持愉快心情。不輕信各種說教,減少對便秘如廁的恐懼,恐懼的心理會給人帶來不良的心理暗示,造成惡性循環(huán)。 老年便秘者不妨放松心情或者聽些舒緩的音樂,在坐便器上排便時上身稍向前傾斜,腹部大者可外力按壓腹部以促進排便。要合理使用排便藥物,如在治療原發(fā)病時要盡量避免選擇導致便秘的藥物。物理性治療便秘也是選項之一,如灌腸,與藥物相比副作用會小一些。
郭玉奇
固原市中醫(yī)醫(yī)院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