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青春期常見的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的疾病。好發(fā)于面、背、胸部等含皮脂腺較多的部位。注意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多種損害為特征,影響容貌美,并常導致患者產生審美心理障礙,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增高。痤瘡是美容皮膚科最常見的病種之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痤瘡的發(fā)生主要與雄性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口角化過度,微生物作用有關。遺傳因素、某些食物、藥物、化妝品等因素均可影響、誘發(fā)和加重痤瘡的發(fā)生?!九R床表現(xiàn)】皮損主要發(fā)生在面部,尤其以面部中央的額部、鼻部、雙頰部為多,也見于背部、胸部和肩部,也有極少數(shù)侵犯四肢和臀部的泛發(fā)性痤瘡。痤瘡的損害呈多形性,有炎性或非炎性兩種。前者包括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后者包括皮脂溢出、開放性粉刺、閉合性粉刺,嚴重者皮膚可留下炎癥后的色素沉著與瘢痕。【診斷及鑒別診斷】1、酒渣鼻2、職業(yè)性痤瘡3、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治療】一、全身治療1、抗菌消炎2、抗雄性激素藥(僅限女性伴雄性激素水平高)3、糾正毛囊口異常角化二、局部治療原則為去脂、溶解角質、消炎、殺菌。Ⅰ級痤瘡即粉刺比較多同時伴皮膚毛孔粗大,膚色較深的適合做果酸,Ⅱ級Ⅲ級痤瘡即炎癥較重,膿皰比較多適合紅藍光加麗膚帖,Ⅳ級痤瘡即有囊腫結節(jié)可以使用光動力治療。愿親們遠離痤瘡困擾。保持光潔美麗的皮膚。
尖銳濕疣是由人類乳頭病毒(HPV)引起的性傳播疾病,常發(fā)生在肛門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病因及機制】人是HPV的唯一宿主,引起尖銳濕疣的病毒主要是HPV-6,11,16,18等型。HPV主要感染上皮組織,已有研究表明HPV在肛門生殖器癌的發(fā)生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如HPV-16,18,45,56型為最常見的致宮頸癌高危型。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接觸直接傳染。 【臨床表現(xiàn)】本病好發(fā)于性活躍的中青年。潛伏期一般2周-8個月,平均3個月。外生殖器及肛門周圍皮膚黏膜濕潤區(qū)為好發(fā)部位,男性多見于冠狀溝、包皮、龜頭、系帶、尿道口、陰莖體、會陰,同性戀者多見于肛門及直腸內,女性多見于大小陰唇、陰道口、陰蒂、陰道、宮頸、會陰及肛周。皮損初起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淡紅色小丘疹,質地柔軟,頂端尖銳,后逐漸增多增大,可呈乳頭狀、菜花狀、雞冠狀等。疣體常呈白色、粉紅色或污灰色,表面容易發(fā)生糜爛,有滲液、浸漬及破潰,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自覺癥狀,少數(shù)可有異物感、灼痛、刺癢或性交不適。妊娠時可明顯增大、增多。 臨床上HPV感染存在潛伏感染和亞臨床感染。前者局部皮膚黏膜外觀正常且醋酸白試驗陰性,但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可檢測到HPV存在,HPV潛伏感染是尖銳濕疣容易復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表現(xiàn)為肉眼不能辨認的皮損,醋酸白試驗陽性或具有典型組織病理學表現(xiàn),亞臨床感染的存在和再活動與本病復發(fā)有關。 【治療】外用藥物治療;激光、光動力、冷凍、電灼等物理治療;亦可聯(lián)合內用藥物治療。
總訪問量 3,402,452次
在線服務患者 3,757位
科普文章 5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