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白術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摘要:目的:觀察自擬中藥方黃芪白術湯在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療效。方法:采用自擬中藥方黃芪白術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5例,并應用纈沙坦設對照組,觀察兩組療效,尿素氮、血肌酐和微量尿蛋白的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尿素氮、血肌酐和微量尿蛋白均明顯下降,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擬中藥方黃芪白術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有較好療效,尤其在減少蛋白尿方面,比單純西藥治療效果更好。關鍵詞:黃芪白術湯 早期糖尿病腎病 蛋白尿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致死、致殘原因之一。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三年間,應用自擬黃芪白術湯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1.1.納入標準:按照2007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并且達到Mogensen分期的Ⅲ期。1.2.排除標準:原發(fā)性腎臟疾病患者,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患者,其他如妊娠、心衰、泌尿系感染、結石等原因引起的尿蛋白患者。1.3.一般資料:本組70例患者均為我院內分泌科門診及住院病人,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5例,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齡在37~70歲,平均年齡53.6歲。對照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齡在40~70歲,平均年齡54.2歲。兩組臨床資料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癥狀分布各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糖尿病教育,飲食控制,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蛋白質攝入量0.6-0.8g/kg.d),運動治療,并根據病情選用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在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基礎上,治療組應用自擬黃芪白術湯(黃芪60g、白術15g、當歸20g)日一劑,水煎服。對照組給予纈沙坦80mg/次,日一次口服。兩組均治療6周后復查癥狀及實驗室指標。3.療效標準3.1.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腎功能正?;蛎黠@改善,蛋白尿消失或減少50%以上。3.2.有效:臨床癥狀好轉,腎功能改善或穩(wěn)定,蛋白尿減少20%以上。3.3.無效:臨床癥狀及腎功能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蛋白尿減少低于20%或增加。4.治療結果4.1.療效結果:治療組:顯效18例,有效12例,無效5例??傆行蔬_到85.7%。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62.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4.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見表1)。表1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檢查項目治療組(35例)對照組(35例)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BUN(mmol/L)9.327.259.368.07Cr(umol/L)121.4696.72122.32116.55u-Alb(mg/L)15738157625.討論糖尿病腎損害的發(fā)生發(fā)展可分為5期,其中Ⅰ期為腎小球高濾過期,沒有任何臨床癥狀,僅有腎臟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升高,腎小球入球小動脈擴張,腎小球內壓增加。Ⅱ期為無臨床表現的腎損害期,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數在正常范圍,或呈間歇性增高。Ⅲ期為早期腎病期,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續(xù)增高(1)。在第Ⅲ期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干預治療,可以延緩甚至逆轉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而西醫(yī)對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減少蛋白尿方面主要是控制血糖,控制蛋白攝入,控制血壓,改善腎臟代謝及循環(huán)等幾方面,目前還沒有更加有效的方法。祖國醫(yī)學中認為,糖尿病腎病可以歸屬于消渴病、水腫等范疇,其基本病機為陰虛燥熱,五臟俱虛,而其中以脾氣虧虛,腎陰不足為主。脾氣虛弱,運血無力,可致氣虛血瘀。而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二經,善補脾肺之氣,益元氣而補三焦,脾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氣,脾肺氣足,一身之氣皆旺。白術味苦甘而溫,歸脾胃二經,可以補氣健脾,《醫(yī)學啟源》有云:“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碑敋w味甘辛而溫,歸肝心脾三經,能補血活血,祛瘀而不傷正?,F代藥理也研究證實,黃芪、當歸有改善糖尿病腎病大鼠早期高灌注,高濾過,減少蛋白尿的作用(2)。黃芪還可以通過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抑制糖尿病大鼠腎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區(qū)擴大,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3)。我們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配合應用自擬中藥方黃芪白術湯內服,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使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在減少蛋白尿方面,比單純西藥治療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本方用藥精煉,可以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辯證施治,隨癥加味,便于臨床應用。參考文獻(1) 劉新民,齊今吾,楊曉鳳,等。內分泌疾病鑒別診斷與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2) 胡仁明。內分泌代謝病臨床新技術。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3) 徐向進,張荔群,王慶彪,等。槲皮素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1,17(5):316~319。
今天在省立醫(yī)院趙家軍主任的微博上看到了有關糖尿病人的8項飲食要求,覺得不錯,特摘抄如下,愿更多的糖友看到,并能照做,把血糖控制平穩(wěn)。糖尿病每日飲食8項要求 :(1) 蔬菜1斤1日消:如青菜1市斤(含糖量<4%),相當于豆角類半市斤。(2) 2兩主糧每餐夠:每日不超過6兩,不少于3兩。(3) 3匙素油(27克)不算少(4) 4點注意吃水果:① 選含糖量低于10%的。② 算入總熱量中。③ 擇時食用 (下午4時最佳)。④ 血糖過高者待適當控制后再食用(5) 5種蛋白供營養(yǎng):① 1個蛋。② 1兩瘦肉(豬、牛、羊、禽)。③ 1兩河、海鮮肉。④ 1兩香豆腐干。⑤ 1袋牛奶 (220 ml)。(6) 6克食鹽最健康。(7) 7杯湯水日必需 (白開水、茶水、湯等) (因每人每天約需水2500 ml,由食物供應約1000 ml,還有1500 ml需飲湯水補充)。(8) 禁煙、少酒福壽長總之,糖尿病患者最好進食速度不要太快,只要按照總熱量計算,也可少食多餐,吃飽不吃脹,以免引起餐后血糖、血脂峰值過高,少吃、最好不吃油炸食品,勿食炒菜下邊的鹵汁,因油、鹽、糖主要在鹵汁中。
摘要: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病之一,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都有著極大的威脅。微循環(huán)障礙是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而前列地爾作為一種活性極強的生物活性物質,可以改善微循環(huán),有效地緩解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癥狀,延緩其病情發(fā)展。 關鍵詞:前列地爾 糖尿病 慢性并發(fā)癥 糖尿病是目前我國常見病之一,根據2008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其發(fā)病率已高達9.7%,并有15.5%的糖耐量異常人群。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其對血管內皮的損傷而導致的大血管、微血管損害,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威脅極大。所以,我們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不僅僅限于降低血糖,還應預防和延緩大血管或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及病死率。前列地爾(前列腺素E1)是一種活性極強的生物活性物質,不僅有明顯擴張血管作用,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和紅細胞聚集性,防止動脈粥樣化脂質斑塊形成和改善神經損害等作用。微循環(huán)障礙是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所以前列地爾可以有效地緩解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癥狀,延緩其病情發(fā)展。現就前列地爾在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中的應用分述如下。 1.大血管病變。 1.1.冠心病。我們認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同一病理生理過程在不同組織的表現,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劉秋麗等[1]對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在對所有患者都進行有效降糖、降壓等綜合治療下,對觀察組又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200ug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共用10天。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主要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0%,心電圖改善有效率為62.5%。張艷等[2]對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單純糖尿病患者33例)進行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療,觀察其血液流變學的改變。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紅細胞聚集指數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顯升高(P<0.05),紅細胞變形指數明顯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組變化更為顯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顯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楊怡、朱蕾[3]對7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40例觀察組,35例對照組,2組都在常規(guī)降糖、降壓治療前提下,觀察組給予前列地爾200ug入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共14天;對照組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20mg,每天2次,共14天。結果顯示觀察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明顯改善,除紅細胞壓積外,觀察組各指標均明顯好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顯的血脂和血液流變學異常,應用前列地爾可以顯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 1.2.腦血管病變。糖尿病是缺血性腦卒中最危險的因素之一,其原因與糖尿病病人血粘度增加,紅細胞沉降速度加快,纖維蛋白原增高和血小板粘附與聚集加強有關。糖尿病并發(fā)的腦卒中特點是中小梗死和多發(fā)性病灶較多。李賢厚等[4]對64例糖尿病性腦梗死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2組患者均在發(fā)病3天內給藥,治療15天為1個療程。治療組第1-8天應用生理鹽水加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制劑20mg靜脈推注,第9-15天應用生理鹽水加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制劑10mg靜脈推注;對照組應用生理鹽水加血塞通0.4靜脈滴注,同時應用恢復神經功能的藥物支持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7%,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李紅等[5]對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腦梗死的患者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前列地爾組,前列地爾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每天加用前列地爾20ug靜脈滴注,應用14天后,檢測2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各項指標的變化。結果顯示,前列地爾組的全血粘度、血漿比粘度、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血小板聚集率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說明前列地爾對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3.周圍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性周圍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指在糖尿病基礎上發(fā)生的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造成下肢遠端組織缺血,特點是病變分布更廣泛,更遠端,影響的血管往往是多部位,多節(jié)段,并有微血管病變。王愛紅等[6]對204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下肢動脈閉塞癥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1組(103例)每天給予凱時(前列地爾注射液)10ug靜脈點滴,1組(101例)每天給予前列地爾10ug靜脈點滴,2組均給藥20天,觀察患者的下肢疼痛感,測定患者無痛行走距離,和能耐受疼痛的最大行走距離以及踝肱血壓指數(ABI)。結果顯示,前列地爾對患者的無痛行走距離有明顯提高,明顯的改善間歇性跛行癥狀,提高最大行走距離,患者疼痛積分顯著下降,ABI值也均有增加。前列地爾可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動脈血管阻力,改善下肢動脈血流,能夠特異性的作用于狹窄和有斑塊的動脈。其主要機制為:1)通過興奮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心肌細胞內的camp水平升高,活化蛋白激酶,使平滑肌松弛,從而擴張冠狀動脈、外周動脈及靜脈;2)使血小板顆粒膜蛋白磷酸化,細胞漿內鈣離子濃度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3)通過抑制血小板合成txa2,降低其強力的促血小板聚集作用[7]。 2.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血漿糖化蛋白濃度增高,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另外,糖尿病時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內皮細胞損害致使前列環(huán)素(PGI2)合成減少等。這些原因可引起微血管閉塞,微血栓形成,對微血管病發(fā)生有重要作用。 2.1.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糖尿病最重要的致死、致殘原因之一,是導致終末腎衰的首要疾病。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且多起病隱匿、病程長,故其腎臟病變不僅發(fā)病率高,而且病情嚴重,進展快。劉基鳳[8]把66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在同樣降糖降壓等基礎治療上,治療組加用前列地爾10ug靜脈推注,每天1次,連用14天,結果顯示治療組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較治療前明顯下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曹雪瑩等[9]把4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在降糖降壓等常規(guī)治療之外,治療組給予前列地爾10u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靜脈點滴,對照組給予口服雙嘧達莫,均應用2周,觀察患者用藥前后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ALB)、膽固醇、血肌酐、血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結果顯示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腎病患者,可快速降低蛋白尿,ALB明顯上升,血肌酐、血尿素氮明顯降低,內生肌酐清除率顯著下降,并且副作用及不良反應少。張喆等[10]對81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治療組45例,對照組36例,2組又分別分為早期腎病組,臨床期腎功能正常組,臨床期腎功能不全組3個亞組。在所有患者都進行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基礎上,治療組又給予前列地爾10ug靜脈推注,每天1次,共用14天,結果顯示,和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尿總蛋白和尿白蛋白明顯降低。張建華等[11]對84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成2組,2組患者都接受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等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加用前列腺素E1 200u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10天為1個療程,結果顯示前列腺素E1治療糖尿病腎病可有效地減少蛋白尿,改善腎功能。張慧娟等[12]將82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42例和對照組40例,2組患者均給予低蛋白飲食,胰島素皮下注射,并用ACEI或ARB類降壓藥,試驗組應用前列腺素E1 10ug加入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療程2周,對照組應用血栓通450mg加入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療程2周。觀察2組治療前后血壓、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空腹血糖、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肝功能和血脂。結果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尿蛋白均有所下降,試驗組尿蛋白下降更為明顯,表明前列腺素E1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效果比常規(guī)治療更優(yōu)。牟亞汝[13]通過臨床研究觀察及動物實驗觀察,得出結論:1)前列腺素E1可顯著降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量,而且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優(yōu)于晚期。2)前列腺素E1逆轉或減輕糖尿病腎病的作用可能與其降低血漿和腎皮質ET-1、AngⅡ水平以及減少腎小管細胞的凋亡有關。前列腺素E1的脂微球載體制劑對病變血管有特殊的親和力,在病變組織高濃度聚集,可以提高前列腺素E1的療效,發(fā)揮其靶向作用,直接作用于痙攣的腎小球動脈、平滑肌細胞和系膜細胞,增加腎血流量,降低腎血管阻力,調節(jié)腎小球入球及出球小動脈,減低了腎小球毛細血管壓力,防止缺血,改善血流變,控制蛋白尿。 2.2.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在經濟發(fā)達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主要致盲眼病,其發(fā)生發(fā)展,與糖尿病的發(fā)病年齡、病程長短、遺傳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況密切相關,高血壓、高血脂、高血液黏滯狀態(tài)等也是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因素。前列地爾已被證實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滯狀態(tài)等有明顯療效,對血管內皮功能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吳方來等[14]對109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2例,對照組57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10ug靜脈推注,每天1次,應用14天,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視力、視野及眼底血管造影的變化情況。結果顯示,治療組視力明顯上升,視野灰度值下降,眼底微動脈瘤及出血斑數量減少,從而得出結論:前列地爾注射液對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3.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系統(tǒng)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復雜的并發(fā)癥之一。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均可累及。微血管病變是造成糖尿病運動神經病變的最重要因素,病理檢查顯示主要為血管的缺血性損害,如軸突退變、神經纖維減少、局灶性神經鞘膜壞死、增厚,伴神經瘤和新生血管形成或神經纖維腫脹等。神經周圍滋養(yǎng)血管的管壁狹窄,基底膜增厚及透明變性,血管壁PAS陽性物質沉積,內皮細胞腫脹,血管內膜及平滑肌增生導致循環(huán)障礙,加上糖尿病血液高粘狀態(tài)及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神經內膜缺氧,導致軸突髓鞘變性。這給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提供了依據,前列地爾作為一種血管活性藥物,具有很強的擴血管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huán)灌注,并具有增氧功能,加強ATP生產。因此,前列地爾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人的神經缺血及缺氧情況。聶立紅等[15]通過對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全國各地報道的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對照研究進行Meta分析,發(fā)現:前列地爾能顯著減輕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神經傳導速度,其療效顯著優(yōu)于目前常用藥物(P<0.001),且未見明顯副作用,表明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安全、有效。劉麗輝等[16]將6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前列地爾治療組和對照組,2組患者均給予嚴格控制血糖治療,治療組用前列地爾10u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靜脈點滴,每天1次;對照組用維生素B1 100mg、甲鈷胺50ug肌注,每天1次,2組治療時間均為4周。結果發(fā)現治療組患者的癥狀、體征改善總有效率達8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正中神經、腓總神經的MNCV和SNCV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并且患者對前列地爾耐受性好。對2組顯效的患者電話隨訪1年后還發(fā)現,應用前列地爾治療的患者遠期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4.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發(fā)生與大、小、微血管的病變,以及神經病變都有關系。血管病變導致患者下肢遠端營養(yǎng)不良,周圍神經病變使患者痛覺喪失,對一些創(chuàng)傷不能及時發(fā)現,容易造成機械性損傷合并感染,而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動脈閉塞和組織缺血。前列腺素E1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率;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使血管平滑肌舒張,達到舒張下肢動脈血管的作用。王衛(wèi)東等[17]對85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給予介入治療后,又給予前列地爾40ug靜脈點滴,每天1次,連續(xù)應用21天,結果患者有效率達到88.9%。陶璐等[18]對43例糖尿病足患者在飲食控制、應用胰島素、有效抗生素及清創(chuàng)、局部處理等綜合治療下,治療組又給予前列地爾10ug靜脈推注,每天1次,連續(xù)應用3個月,停用其他抗凝、擴張血管、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總有效率為90.9%。治療后脛后神經傳導速度及足背動脈血流速度均有提高。說明前列地爾不僅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末梢循環(huán),同時對受損神經功能的恢復也有積極作用,能促進糖尿病足頑固性潰瘍的愈合。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不僅有擴張血管、減輕心臟負荷的作用,同時有調節(jié)水鈉平衡、利尿、強心、改善冠狀循環(huán)、保護心肌、改善微循環(huán)、穩(wěn)定溶酶體膜、清除非蛋白氮、保護腎臟功能、清除免疫復合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狀態(tài)等作用[19]。曼新妥是前列地爾的脂微球載體制劑,使前列地爾分子脂化,減少了其在肺部的滅火,正常情況下對微循環(huán)調節(jié)起重要作用,在病理條件下,對病變血管有特殊的親和力,在病變組織高濃度聚集,能更好的聚集在炎癥病灶及血管處,提高前列地爾的療效,發(fā)揮其靶向作用。所以,曼新妥(前列地爾)在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具有廣闊的治療前景。 參考文獻:1.劉秋麗,李玉敏,張秀芬.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年11月,第6卷第31期:183.2.張艷,黃曉燕,李彩萍等.前列腺素E1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實用醫(yī)學雜志.2006年22卷23期:2774-2776.3.楊怡,朱蕾.前列地爾對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液流變學影響研究.西部醫(yī)學.2012年3月第24卷第3期:531-532.4.李賢厚,侯英,王亦薇,馮琨.前列地爾脂微球載體制劑治療糖尿病性腦梗死32例療效觀察.黑龍江醫(yī)學.2001年第25卷第10期:759-760.5.李紅,戴強.前列地爾對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液流變學的影響.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年第3期:35-36.6.王愛紅,姬秋和,徐向進,張勝蘭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并發(fā)下肢動脈閉塞癥的臨床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9年12月第25卷第6期:608-609.7.黃曉鐘,張紀蔚,郭大喬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研究.上海醫(yī)藥.2011年第32卷第12期:598-600.8.劉基鳳.前列地爾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吉林醫(yī)藥.2010年6月第31卷第18期:2835-2836.9.曹雪瑩,湯力,魏日胞.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臨床觀察.中華實用醫(yī)藥雜志.2007年3月第2卷第7期:36-38.10.張喆,于德民,趙偉,李淑穎.前列地爾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尿蛋白的影響.中國糖尿病雜志.2002年05期:276-279.11.張建華,馮文清.前列腺素E1治療糖尿病腎病42例臨床分析.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22卷第6期:550-551.12.張慧娟,匡洪宇,姜曉艷,孫宏.前列腺素E1輔助治療糖尿病腎病療效觀察.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7年第21卷第1期:39,43.13.牟亞汝,前列腺素E1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細胞因子及凋亡機制研究.山東大學.2010年:碩士畢業(yè)論文.14.吳方來,汪四虎,黃大祥,伯偉.前列地爾治療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年第18卷第33期:70-71.15.聶立紅,蔣亞斌,李國成.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系統(tǒng)評價.廣東醫(yī)學.2007年6月第28卷第6期:988-989.16.劉麗輝,石乃鑫,許穎.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60例.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8月第31卷第16期:3185-3186.17.王衛(wèi)東,劉倫琴,邢林.前列地爾聯(lián)合介入治療對糖尿病足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8月第23期:2548-2550.18.陶璐,周淑君,馬曉維,孫黎明.前列腺素E1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效果.齊魯醫(yī)學雜志.2005年4月第20卷02期:130-131.19.李勇,唐捷.前列地爾的藥理研究進展.西南軍醫(yī).2006年12月第8卷第6期: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