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形成、癥狀及治療
結石是怎么形成的?現在結石病越來越多了,目前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結石病患者從二三十歲到六七十歲的都有,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形成結石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結石病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結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平時飲食更應注意,少吃大魚大肉,多運動、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情。 結石形成與飲食密不可分,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營養(yǎng)。因為高蛋白質、高糖和高脂肪飲食,會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性。平時應適當多吃些粗糧和素食。如果是結石患者,結石治愈以后,對于草酸鹽結石患者,為了預防結石復發(fā),應避免吃含草酸較高的食物;如果是尿酸鹽的患者,應注意盡量少吃含尿酸較高的食物。泌尿系統(tǒng)結石是多發(fā)病,它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等。腎結石的發(fā)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為防患于未然,在飲食上應注意,平時應多飲水,養(yǎng)成飲水習慣。因為多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中的結晶,使其容易排出體外。同時,即使已形成的細小結石,也可及早把它從尿中沖刷出去。最好每天飲水2500毫升以上,維持尿色清淡。如果當地的水源含鈣量較高的話,更應注意先經軟化后再飲用。多運動可減少骨鈣流失,進而減少腎結石的產生。另外高溫勞作、遺傳、喝水少、好吃動物內臟等都會增加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幾率。預防尿路結石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飲水,多運動,積極預防和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結石疾病,腎結石的大小、形狀、所在部分和有無感染等并發(fā)癥都會影響腎結石發(fā)作時的癥狀表現,因此有關腎結石的治療方法也要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腎結石的癥狀主要包括腎絞痛,血尿、膿尿和慢性腎功能衷竭,下面具體來了看一下。 1、腎絞痛:出現腎絞痛常表現上尿路有結石,多在夜間或清晨突然發(fā)作。結石阻塞尿路或處于下移狀態(tài)時,腎絞痛加劇?;颊咄纯喈惓?,疼痛可向同側腹股溝和睪丸或大陰唇放射;當結石在輸尿管某一段且局部發(fā)生炎癥時,絞痛以這一局部為著;結石移近膀胱時,腎絞痛可再次發(fā)生,并出現尿頻、尿急及尿痛等癥狀。 2、血尿、膿尿:急性腎絞痛常伴明顯肉眼或鏡下血尿。結石停止移動數天后,血尿消失。少數結石引起完全性阻塞時可無血尿。結石若合并感染,則血尿和膿尿同時發(fā)生。 3、慢性腎功能衰竭:獨腎或雙側腎結石患者,若結石長期阻塞或合并感染,可造成慢性腎功能衰竭?;颊吣I區(qū)疼痛不明顯,甚至無自覺性疼痛,主要表現為泌尿系感染、胃腸癥狀,貧血、心力衰竭、腹部包塊或原因不明的發(fā)熱,極易造成誤診。 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治療方法有很多。1、腎結石:一般直徑小于5mm的藥物治療后可自行排出,大于5mm小于2cm 的結石可采用體外碎石治療,或者手術治療。個人認為體外碎石最好不要超過三次,畢竟對腎臟還是有損害的。另外手術治療包括開放手術和經皮腎鏡手術,目前隨著經皮腎鏡手術的發(fā)展,逐漸成為治療腎結石的主要方法,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直視下操作,取石徹底等優(yōu)勢。 2、輸尿管結石:分為輸尿管上段結石和輸尿管下段結石。輸尿管上段結石多采取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及開放手術,輸尿管下段結石可采用輸尿管鏡下取石。 3、膀胱結石:小于2cm的結石可采用輸尿管鏡下取石,更大的就要考慮膀胱切開取石了。 4、尿道結石:后尿道的結石可以將結石退至膀胱內按照膀胱結石處理,前尿道結石如果較小可以在局麻下直接鉗出,如果結石較大,不能直接取出只能用碎石設備擊碎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