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響峰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 針灸康復科 一朝抗風,頸椎變輕松。我們的頸椎處于脊柱的S型的一個屈突上段,一個前凸后仰的一個狀態(tài),正常的一個頸椎呢,是一個明顯后仰狀態(tài),但是呢,我們的工作學習和不良姿勢呢,會引起我們的頸椎向前變直,慢慢的前傾,所以呢,從會形成我們的一個頸椎病,那么我們要治療好保健好這個頸椎呢,我們要讓我們的頸椎曲度慢慢的復炎,這時呢我們可來做燙弓,看弓的方法是兩腳與肩同寬,兩手交叉放于枕后,由線向前上方用力,頭呢向后下用力進行一個對抗,堅持10~30秒一次做完之后慢慢的頭部回正,雙手往下放松,一般一次,一天做三次比分。 堅持做一個月以上,慢慢的恢復我們的頸椎的一個生理曲度。2024年03月17日
137
0
2
-
江偉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第三醫(yī)院 脊柱外科 頸部疼痛原因有很多比如肌肉勞損和頸椎病肌肉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背部的斜方肌和頸部疼痛相關斜方肌內側的菱形肌力量不足容易加重或誘發(fā)頸部疼痛怎么才能鍛煉菱形肌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脊柱外科為您介紹一個動作只需10秒就能鍛煉菱形肌鍛煉分解☆站立,兩腳張開,與肩膀同寬☆將右手肘往外側微微彎曲,手心朝向后方☆身體維持朝向前方,臉向左邊轉☆右手肘往后方拉近背部,讓肩胛骨靠近脊柱☆保持10秒☆恢復初始位置☆換左手肘向后鍛煉細節(jié)☆只翻轉手臂,不扭轉上半身☆手向外轉,掌心向后方☆拇指從上往下翻☆手肘角度要超過90°無效鍛煉☆腰部扭曲:難以達到鍛煉菱形肌目的☆手心朝向前方:增加肌肉造成負擔☆手肘彎曲不到90°:肩胛骨移動較難注意☆此鍛煉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開展☆此鍛煉僅限于日常保健和緩解單純頸部疼痛☆如鍛煉中出現(xiàn)疼痛加重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2024年02月27日
154
0
2
-
彭統(tǒng)華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西 中西醫(yī)結合科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電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和樂趣,但是低頭族、患上頸椎病的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化?,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頸椎病的致病原因包括:頸椎的退行性變,椎管狹窄,慢性勞損(不良的睡眠體位、不當?shù)墓ぷ?、生活姿勢以及過量的體育運動和過度的頸部運動)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忌项i椎病該怎么做在頸椎病急性期:需要制動休息和佩戴頸托。制動休息可以減少頸椎病癥狀進一步加重;佩戴頸托主要是固定頸椎于適當?shù)捏w位,維持正常的生理曲度,能起到支撐頭部重量,減輕其對頸椎的壓力,而且頸托還能起到有效的外固定,明顯減輕局部炎癥和神經(jīng)根水腫,能有效緩解癥狀。(需要注意的是:頸托也不能長時間佩戴哦,一般建議3周左右,否則會產(chǎn)生依賴,且容易造成頸部肌肉廢用性力弱和萎縮)。在頸椎病非急性期:我們可以選擇頸椎體操、運動、居家康復訓練、熱敷、牽引、理療等。運動方面推薦游泳,特別是蛙泳(一周兩到三次,每次30分鐘),有助于鍛煉頸部肌肉。牽引、理療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找專業(yè)人士。日常養(yǎng)護頸椎有六法想要養(yǎng)護好頸椎,不妨從改變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做起,下面介紹日常護頸的六項建議。01從“成語”做起成語“俯仰之間、搖頭晃腦、左顧右盼、東張西望、瞻前顧后、抓耳撓腮、昂首挺胸”等,都蘊含著護頸的醫(yī)學常識。工作生活中,不妨常做這些有益動作,可無意中讓頸肌得以放松,防止肌肉韌帶勞損、關節(jié)軟骨退化,使頸椎關節(jié)得到很好保養(yǎng)。還可刺激穴位,緩解勞累和精神緊張。比如“抓耳撓腮”,由于耳朵周圍有耳門、聽宮、聽會、翳風、安眠穴等,耳廓還有91個穴位與人體各部相應,故刺激與疾病有關的耳穴對緩解頸椎癥狀也有一定效果。02應用頸椎枕頸椎枕高度大約以一個拳頭或略高為宜,約為10~12厘米。一般在晚上睡覺前可使用0.5~1小時,然后再換成平時枕頭如蕎麥枕、決明子枕等。此外,白天短暫休憩也可隨時一用。每日應用1~2次。03抱頭訓練法當工作中感覺頸部有酸困感時,應及時將頭抬高,挺直胸膛,雙手抱住頭枕后部努力讓頭后伸,讓頸椎向后做抗阻力運動,每次做15~20個,每天做2~3次。此動作能防止肌肉萎縮,改善頸后肌肉力量,有利于恢復頸椎生理曲度。04做托下頜動作常做托下頜動作也是一種非常簡易的放松頸肌、改善頸曲的自我牽引方法。工作間隙,端坐,閉目,雙手托住兩側下頜,雙肘支撐在桌面上,持續(xù)做頭頸向上向后的自我托舉牽引動作,每次約3~5分鐘,每天做3~4次。05直立踮腳尖閑暇之余,不妨抬起頭背靠在墻邊直立5~10分鐘,雙手臂自然下垂,抬頭伸長脖頸,挺胸收腹,不時踮起腳尖,自然平靜呼吸,保持頸、胸、腰椎呈一條直線。常做此動作可矯正不良低頭屈頸姿勢,緩解頸椎反曲。06頸部宜保暖當頸部僵硬不適,可使用熱水袋熱敷。秋冬季節(jié),早晚特別注意頸部保暖,外出時頸部宜戴上圍巾,或穿高領衣服,避免頸部遭受風寒侵襲。最后給大家介紹一些頸椎病的居家康復鍛煉方法,可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1、用手指或梳子梳頭,從前往后梳頭,每次3分鐘,每天2~3次。2、用雙手掌小魚際來回緩慢搓頸,每次3分鐘,每天2~3次。3、配合呼吸做胸部伸展運動,抬頭,吸氣時胸廓打開,背部肩胛骨盡量聚攏,呼氣時放松,每次30下,每天2~3次。(如圖1、圖2)4、聳肩運動,頭頸放松,雙肩提到最高時持續(xù)5秒,再放松,每次30下,每天2~3次。5、米字操,動作要緩慢,每次30下,每天2~3次。6、頸部核心肌群鍛煉,頸部發(fā)力,頭部壓球,持續(xù)5~10秒(注意:頸部抗阻時不能用身體的力),每次每個方向30下,每天2~3次。7、飛燕運動,俯臥位,腹部貼在床上,要求頭部、上肢、下肢抬離床,持續(xù)5~10秒,每次30下,每天2~3次。8、平板支撐運動,循序漸進,每天2~3次。注意:在進行上述自我鍛煉的方法的時候癥狀加重,立即停止自我鍛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一段時間內經(jīng)常出現(xiàn)落枕,或者上肢乏力,并伴有疼痛、麻木的感覺,或伴有頭痛、頭暈、耳鳴、惡心等不適,甚至走路如踩棉花感等癥狀,提示頸椎病可能發(fā)展到嚴重階段,不要再選擇自我鍛煉,建議到醫(yī)院找??漆t(yī)生檢查和評估。2024年02月11日
880
0
5
-
2024年02月08日
2952
7
35
-
畢春強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南區(qū) 骨科 經(jīng)常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因為工作等原因,需要長時間的低頭,所以導致影響了頸椎,出現(xiàn)頸椎病等問題。長時間低頭對頸椎有損害是確定無疑的。這不僅在理論上能夠論證,現(xiàn)實中低頭族大量的頸椎問題,也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凡是需要長時間低頭的工作,比如教師、會計、繪圖員等,都會增加他們出現(xiàn)頸椎病的幾率。一般來說,上班族很少活動,在電腦熒屏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導致腰酸背疼,頸肩疼,以前老年人的頸椎病,倒成了年輕白領的職業(yè)病,尤其是“程序猿和攻城獅們”。很多人都說頸椎病是長期仰頭或低頭保持一個動作造成的,但電腦工作者既沒有仰頭也沒有低頭只是機械地目視前方也深受頸椎病的折磨,到底什么情況呢?“電腦一族”頸椎病是長時間低頭,或仰頭導致的嗎?低頭時,頸椎往前彎,保持這個姿勢久了,脖子會很酸痛。但電腦一族不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只有長期低頭看手機的人才會出現(xiàn)這個情況。仰頭時,頸椎是拉直的,但沒有多少人能一直這么抬頭看電腦。經(jīng)觀察,由于辦公桌椅的高度不合適,電腦一族的坐姿經(jīng)常是彎腰弓背,然后腦袋向上抬,即頸椎下段是彎的但上段是拉直的。如果頭往前伸,彎著脖子,頸椎上段部分就會拉的過長,下幾段頸椎會承擔頭的重量,然后會出現(xiàn)不適或疼痛。就像下圖一樣,先彎脖子再抬頭,時間長了肯定很難受:平時坐姿應該按照下圖改正:低頭對頸椎不好,那仰頭是不是有好處?有很多人都認為既然低頭對頸椎不好,那仰頭一定是對頸椎好的。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頸椎處于低頭和仰頭的位置都不好,建議盡量多地把頸椎保持在目光平視的位置?!币靼走@件事情,首先要理解頸椎的結構特點。頸椎是脊柱的最上面一段,包含7節(jié)頸椎體和5個椎間盤。為了維持頸椎的生理前凸,從頸3椎體到頸7椎體,每個椎體的前壁高度都會稍稍大于后壁,5個椎間盤也都是前部高度稍稍大于后部的高度,那么全部椎體和間盤組織串聯(lián)后,因前方長度大于后方,就自然形成了凸向前方的弧度,也就是我們一再強調要保持的頸椎生理前凸。低頭時,由于其頸椎位置與生理位置相反,時間長了就會對頸椎造成損害。仰頭時,雖然頸椎的彎曲方向與生理曲度相同,但并非是頸椎的自然生理位置,頸椎間盤處于牽張狀態(tài),頸椎后部肌肉為維持頸椎后仰需極度收縮。短時間仰頭,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但長時間仰頭,同樣對頸椎有不良影響。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矯正,但是不應該矯枉過正。因為低頭不好矯正到長時間仰頭,就是矯枉過正了。短暫后仰有好處不過,對于長時間低頭后出現(xiàn)頸椎酸痛,短暫后仰是有好處的。比如:精神高度集中的外科醫(yī)生,由于注意力都在手術部位上,不知不覺就會長時間低頭,感覺不舒服后短時間輕輕后仰頸椎,就能迅速緩解頸部的酸痛。這樣的矯正,就是適度的,有益處的。短暫的后仰頸椎,對頸椎有保健作用。具體做法是:由仰頭位到低頭位好像寫了一個“豎”,由向左看慢慢變成向右看好像寫了一個“橫”,橫豎交叉為“十”字,動作要領是幅度可以偏大但速度一定要慢,如果能配合呼吸效果更好。頸椎操中,后仰頸椎是“十”字一豎的起筆,能起到松弛頸部肌肉的作用。保護頸椎要養(yǎng)成好習慣正所謂“三分治七分養(yǎng)”,頸椎病患者不但要接受規(guī)范的康復治療,更應在日常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頸椎的自我保養(yǎng)。昂首挺胸: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將頭部伸向前方,而且要減少看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時間。看書寫字也要注意姿勢,如不得已需要保持坐姿,也應該保持頸椎中立的位置,目光平視,雙肩自然下垂,腰部要得到應有的支撐。活動頸椎:不論是開車,還是看電視、看電腦,每隔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要抬頭活動頸椎,放松頸部肌肉幾分鐘。已經(jīng)出現(xiàn)頸椎不適的老人,不妨在手機上定個鬧鐘,提醒自己每半個小時活動一下。合適的枕頭:枕頭的作用實際上是保護頸椎,支撐頸部肌肉,讓其放松休息。合適枕頭的高度能保持頸椎的生理前凸,避免生理彎曲變直。加強鍛煉:加強頸椎各方位活動鍛煉,增強肌力,有助于穩(wěn)定頸椎,延緩退變。鍛煉時,一是要緩慢、勻速運動,不要忽然用力,也不要追求過大的活動范圍。2023年12月27日
197
0
1
-
江偉副主任醫(yī)師 西安市第三醫(yī)院 脊柱外科 當頸部肌肉勞損,我們頸部脖子疼,該怎么在家中緩解呢?給大家提供三個治療的辦法,第一個我們這段時間一定要讓頸部得到休息,避免長期低頭伏案工作,如果頸部肌肉還勞損疼痛,在家里讓愛人或者朋友局部可以進行熱敷理療,或者做一些小型的理療,肌紅外線治療儀,減輕這個肌肉的炎性反應,讓痙攣的肌肉得到放松。第三個辦法,如果人疼痛啊,影響睡眠,可以口服一些非甾體抗炎鎮(zhèn)痛藥,再來西部艾瑞西部這些藥物,還有可以用我們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些活血化瘀的外貼的膏藥局部理療,但是如果皮膚過敏的還是建議不要用外貼的膏藥。通過以上辦法,頸部肌肉勞損基本上能能得到緩解,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平時要避免長期低頭,長期讓頸椎處于一個姿勢,預防才是王道。2023年11月04日
73
0
0
-
彭統(tǒng)華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西 中西醫(yī)結合科 頸椎手術包括頸椎前路手術和頸椎后路手術、以及前后路聯(lián)合手術,本文為患者提供術前、術后的指導頸椎術前準備1.戒煙:尼古丁不僅直接損害神經(jīng)細胞,還可以影響脊髓的血液供應,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同時,吸煙還可以刺激呼吸道產(chǎn)生很多分泌物,導致術后痰多,容易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不利于術后迅速康復。由于痰液很多導致頻繁咳嗽,可以影響傷口的愈合。因此頸椎病患者必須戒煙,嚴重吸煙者(20支/天以上)必須提前1-2周戒煙,使呼吸道經(jīng)過自潔,痰液減少以后,才能接受手術。2.藥物:停用利血平、阿司匹林、波立維等抗凝藥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藥),抗凝藥物可能增加術中出血和術后血腫的風險。停用藥物后需用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防止停藥后血栓形成,每種藥物需要停用的天數(shù)請遵醫(yī)囑,如有不清楚的很及時告知醫(yī)生。3、既往病史:既往有高血壓的患者,務必不要停藥,手術當天早餐6:00左右,一口水服用降壓藥物。糖尿病患者手術當天因禁食,需要停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4、關于禁食水:第一臺手術的患者,建議前晚10點以后禁食水,接臺手術患者建議早晨六點進食少量稀飯等流質飲食,減少饑餓的痛苦。5、其他:術前請自備手術衣,一次性中單等。術前練習佩戴頸托,翻身起床,床上大小便,手術前請洗澡,排空大便,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頸椎后路手術患者需在手術前一天剃頭,剃頭的范圍為發(fā)際線往上10cm,約枕骨粗隆處(后腦勺最凸起的部位)。手術中...頸椎手術一般手術時間1-3小時,加上手術前后準備時間可能需要5-6小時,請耐心等待?術后注意事項1.體位:前路手術術后患者需要平臥4小時,頸后可以墊上數(shù)層軟毛巾,或者薄枕,給與頸部一定的柔軟支撐,注意不要使頸后方懸空,否則可以引發(fā)強烈的不適感甚至疼痛。臥床期間一般無需頸托,平臥戴頸托,會因為后頸托壓迫枕大神經(jīng),引起疼痛。接受頸椎后路手術的患者,術后可以采取側臥位,這樣可以避免頸后部傷口以及內部的頸椎結構因為受到壓迫出現(xiàn)問題,影響手術效果;還可以避免切口引流管被壓住導致積血在傷口內積存而出現(xiàn)意外情況。側臥位時應當保持枕頭與肩同高,枕頭過高或者過低都可以因為頸部扭曲引發(fā)強烈不適感甚至疼痛。2.飲食:手術后4小時就可以喝水、果汁。如果沒有不適感覺,就可以進半流食,包括稀飯、面條、面片湯...,但是不要喝牛奶,因為手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減弱,而牛奶又不太容易消化,在胃里積存時間稍長后容易引發(fā)脹肚、返酸等不適感。24小時以后,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臥床期間進食、飲水應采取側臥位,禁止平臥位,避免嗆咳引起窒息。3.多做深呼吸動作:如果感覺喉嚨里有痰,則應當盡量咳出。術后我們會常規(guī)給予霧化吸入,目的是減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痙攣。4.引流管:注意不要折、壓引流管。從手術室回到病房后將有一根(有時多根)傷口負壓引流管,目的是將傷口內的陳舊積血引出,一般24小時引流量小于50毫升,醫(yī)生會根據(jù)病情需要考慮是否拔除引流管。如果引流球因為積存了較多的陳舊積血或者氣體而幾乎完全膨起,請及時呼叫護士進行處理,以免過多積血留存在傷口內造成血腫或者引發(fā)感染。5.離床活動時間:頸椎前后路患者術后第一天,患者戴引流管即可下地活動,注意側身起臥(具體參見隨后起床方法)。術后應做的活動1、踝關節(jié)主動屈伸(踝泵)全范圍,緩慢,盡可能用力的踝關節(jié)反復屈伸運動(勾腳尖→繃腳尖),每小時至少練習5分鐘。時間:麻醉消退后(術后6小時)開始進行,在臥床期間應堅持練習。目的: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DVT)2、抓握練習握拳或握手掌大小的彈力球,用力握緊稍停頓后放松,重復練習。每小時5分鐘時間:麻醉消退后開始練習?,至術后3個月。目的:練習雙手握力。3、抬臂練習取仰臥位,雙臂向上抬起,并向頭頂上方做上揚運動。時間:術后第1天?開始練習,至術后3個月目的:觀察術后癥狀恢復情況4、直腿抬高練習膝關節(jié)盡量伸直,抬至足跟距離床面15-20cm處,堅持5-10秒后休息,間隔15秒,10次/組,3-4組/天。時間:麻醉消退后即可開始,至臥床期間。目的:訓練股四頭?。ù笸炔课唬┘∪饬α?。5、起床方法側起側臥起床時間:根據(jù)醫(yī)囑(一般術后2-3天)目的:保持頸椎穩(wěn)定性方法:先向一側側臥,膝關節(jié)要半屈曲,手抵住床板,用下方的肘關節(jié)將自己半屈的身體支起,然后再用手撐床板,使身體離開床,一般先坐位,反復幾次后,然后再用拐杖或者其他支撐物幫助自己站立。注意事項:1、起床前,請先佩戴好頸托,整理好引流管和尿管,引流袋可以別在衣服上或者口袋里;2、坐起后,請至少15分鐘后,再練習站立,一定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原則,若有頭暈、黑蒙、心慌等體位性低血壓癥狀,立即平臥,一般休息幾分鐘即可好轉;3、坐起、站立、行走一定要慢,頸部和腰部要用力繃緊,必須有專人保護,防止摔跤,摔跤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后路手術后,低頭時頸部后方有牽扯感,伴有疼痛是正常的,大部分人大約1個月后消失,我們需要一是不要低頭,站立時昂首挺胸,頸部肌肉繃緊,二是站立或者坐位時間長了,躺著休息一會,逐步增加直立的時間即可。5、項背肌力量練習分別將手置于頭部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頭部與手臂同時用力(注意只用力不產(chǎn)生實際的動作),頸椎始終保持中立位。每個方向10-15秒/次,間隔5秒,10次/組,2-3組/天時間:頸前路手術術后傷口不疼即可開始;頸后路手術4周后開始練習。目的:訓練項背肌力量6、頸椎活動度練習遵醫(yī)囑進行,頭向前緩慢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頓,而后緩慢抬起,向后伸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頓,然后緩慢回到中立位;頭向左緩慢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頓,而后緩慢向右屈至最大角度,稍作停頓,然后緩慢回到中立位,3-5次/組,1-2組/天。?時間:術后第1天至3個月(或遵醫(yī)囑)。目的:訓練頸椎活動度。術后肌肉力量、活動較術前明顯減弱時請及時告知醫(yī)師或護士7、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術后嚴重的并發(fā)癥,除了必要的鍛煉以外,還需要壓力泵來輔助靜脈回流,術后我們將常規(guī)使用抗凝,復查下肢靜脈彩超,排除靜脈血栓后,即可使用壓力泵。術后臥位1、頸椎后路手術患者拔除引流管前以左、右側臥為主;每2小時翻身。2、頸椎前路手術患者可以左、右側臥,仰臥位三種臥位交替,每2小時翻身。3、無論平臥或側臥,頸部保持中立位(既不能過伸,也不能過屈)。平臥頭下放置薄枕,側臥枕頭與肩同高。翻身時注意管路安全,將所有管路置于床上;翻身時請使用床擋保護?術后如何翻身1、病人取仰臥,雙臂交叉放于胸前,雙腿屈曲。?2、將雙手分別置于患者頸肩和腰臀下,將患者移向近側。3、移到患者對側,雙手分別置于患者肩胛部及髖部協(xié)助患者翻身(翻身過程中請將頭部和身體處于同一水平線)。4、翻身結束后可將枕頭放置于患者腰背部,使患者處于舒適體位。翻身時注意管路安全,將所有管路置于床上;翻身時請使用床擋保護!傷口疼痛怎么辦1、護士會會應用疼痛評估標尺給為您評估傷口及四肢疼痛情況。2、感到疼痛時請及時通知醫(yī)生或護士。術后會使用靜脈、口服或肌肉注射等多種鎮(zhèn)痛藥物為您鎮(zhèn)痛。3、盡量放松,緊張情緒會增加您的疼痛感受4、疼痛標尺:0分不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頸椎病手術后恢復過程中常見的一些問題1、頸椎前路手術以后,有時會出現(xiàn)短暫時期的發(fā)音嘶啞、飲水嗆咳等現(xiàn)象,有時還會出現(xiàn)一側或者兩側上肢、肩背、前胸等部位的酸痛、刺痛或者麻痛感,這多數(shù)是由于頸前軟組織或者神經(jīng)根因為手術受到的牽拉和刺激所致,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休養(yǎng)就會恢復正常。2、接受頸椎后路椎管擴大手術的病友有時在術后2-3天(個別情況術后一周)時出現(xiàn)一側三角肌無力,表現(xiàn)為上臂抬臂困難,醫(yī)學上稱為“頸5神經(jīng)根麻痹”,這個現(xiàn)象是由于原來非常狹窄的頸椎椎管擴大以后,脊髓獲得減壓的同時還移向后方,在這一過程中神經(jīng)根會受到一定的牽拉。手術后2-3天,傷口內正常的水腫反應達到最高峰,有時就表現(xiàn)為短暫時期的神經(jīng)根麻痹。經(jīng)過治療和休養(yǎng),3-6個月以后就會恢復正常,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3、頸椎病手術后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過程一般不是直線上升、持續(xù)好轉的,多數(shù)病友會經(jīng)歷一些輕度的波折。表現(xiàn)為手術后神經(jīng)功能(四肢麻木、無力)很快獲得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又會出現(xiàn)癥狀的反復,表現(xiàn)為四肢麻木、無力加重,醫(yī)學上稱為“癥狀返跳”,這是頸椎病手術后的正?;謴瓦^程。術前癥狀越重、脊髓和/或神經(jīng)根受到的壓迫越重,“癥狀返跳”現(xiàn)象越明顯。一般在術后一年之內會有幾次程度不同的“癥狀返跳”。經(jīng)過持續(xù)的藥物治療和休養(yǎng),就會繼續(xù)恢復。????也有一些患者術后短時間內四肢麻木、無力好象沒有變化,只要積極配合醫(yī)生認真進行康復鍛煉,堅持服用藥物,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就會逐漸好轉。術后復診復診時間:一般為術后第一個月、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半年、一年,其中術后第三個月復查頸椎X線、CT和磁共振。2023年10月24日
260
0
8
-
彭統(tǒng)華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西 中西醫(yī)結合科 第一節(jié)?左顧右盼本節(jié)動作要點:頭向左轉90度,停留3秒,再向右轉90度,停留3秒。做兩個8拍。第二節(jié)?搖頭晃腦本節(jié)動作要點:由左向右360度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力量不能過大、速度不能過快哦。第三節(jié)?以手相抗本節(jié)動作要點:雙手交叉緊貼頸后,用力頂頭頸,頭頸向后用力,相互抵抗5次。記得手臂要打開哦。第四節(jié)?仰頭望掌本節(jié)動作要點:雙手上舉過頭,手指交叉,掌心向上。將頭仰起看向手背,保持5秒。第五節(jié)?頸項爭力本節(jié)動作要點:左手放在背后,右手手臂放在胸前,手掌立起向左平行推出。同時頭部向右看。保持幾秒鐘,再換左右手。第六節(jié)?伸頸回望本節(jié)動作要點:雙手向前平伸疊掌,努力向前伸頸到最大限度,做擴胸運動,頭向一側回望,保持兩秒鐘,換另一邊。2023年10月16日
148
0
10
-
彭統(tǒng)華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西 中西醫(yī)結合科 今天呢,我給大家來展示一下如何那個佩戴頸托,還有如何佩戴頸托上下床這個動作招,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頸托,這是我們科室常用的一種頸托,它是分兩部分組分有個切片,切片跟后片組成的,那我們呢,后片我們看一下,它是有一個比較長的一個弧度,是放在了下面的,那么這個呢,有一個前片,它上面是個凹槽呢,是給病人放下巴的哦,中間的話有一條做捏貼帶,這個的話,捏貼的話有可以適當?shù)慕o調整一個長度,對,就根據(jù)病人的脖子可以調整一個病人的一個適當?shù)拇笮?,我們皮子戴好的話,就這樣一個狀態(tài),是一個平面的,下面是一個弧度的,好,這要給病人戴一下,能剛開始戴頸托的時候,我們要評估下病人的一個頸脖子跟這個頸托的大。 小術是合適的,那么合適情況下選擇正確的緊托,我現(xiàn)在給病人是這個病人是手術后第一天或者是當天好要準備起來了,我給病人準備佩戴一下頸托和下床一個動作,我去給他做一個示范啊,那么現(xiàn)在的話是病人準備要起來了,我給病人帶來頸托,好我們先輕個軸線翻身,你手放胸前,腳屈起來,是的,走肩翻身的話,過程中要注意頭頸肩,包括軀干要成一條直線,我就給你翻過來了啊一起過來,一二三一起過來啊,手放在肩部,一只手放在臀部,那123啊復2023年10月13日
74
0
12
-
彭統(tǒng)華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江西 中西醫(yī)結合科 練習內容。 懷抱。 全范圍。 緩慢。 盡可能用力的踝關節(jié)反復屈伸運動。 每小時至少練習五分鐘。 麻醉消退后即刻開始。 股四頭肌直抬腿。 平躺在床上,膝關節(jié)盡量伸直。 抬至足跟距離床面15到20厘米處。 堅持至力竭后休息。 間隔五秒。 每組十次。 每條腿各做一組。 每天兩到三組。 麻醉消退后即可進行。 側起,側臥。 第一步,患者取側臥位。 第二步,雙腿放床沿下,一只手撐床坐起。 第三步。 兩眼平視,腰背挺直,端坐位。 第四步。 座位于床邊。 第五步,側臥。 雙腿放于床上。 第六步,平臥。 頸部活動度練習。 前驅。 第一步,病人取坐位、站位均可。 第二步,將圍領放松。 第三步,病人緩慢向下低頭,每次五到十分鐘,每日一到兩次。 后伸。 第一步,病人取坐位、站位均可。 第二步,將圍嶺放松。 第三步,病人緩慢向后仰頭。 每次五到十分鐘。 每日一到兩次。 側區(qū)。 第一步,病人取坐位、站位均可。 第二步,將圍嶺放松。 第三步。 病人頭部緩2023年10月12日
109
0
14
頸椎病相關科普號

周非非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非非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骨科
860粉絲4.1萬閱讀

關愛頸腰椎的陳醫(yī)生
陳哲 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骨科
106粉絲5065閱讀

吳奉梁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奉梁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骨科
1.5萬粉絲25.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