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線
首頁
找專家
找醫(yī)院
查知識
問診
掛號
登錄
|
注冊
消息
工作站
個人中心
聯(lián)系客服
當前位置:
好大夫在線
>
安徽省立醫(yī)院
>
兒科
>
推薦專家
安徽省立醫(yī)院
兒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頁
介紹
科室醫(yī)生
門診信息
推薦專家
患者評價
問診記錄
科普號
推薦專家
疾?。?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潘家華
主任醫(yī)師
教授
安徽省立醫(yī)院? 兒科
小兒鼻炎 41票
小兒哮喘 18票
小兒肺炎 16票
小兒咳嗽 14票
擅長: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哮喘、感染、結核?。?、危重癥、神經疾病及新生兒疾病的診療
專業(yè)方向:
兒科
主觀療效:95%滿意
態(tài)度:100%滿意
在線問診:
149元起
預約掛號:
已開通
疾病病友推薦度
3.3
暫無
查看詳情
不限
兒科學
熱門
小兒哮喘
小兒咳嗽
小兒鼻炎
小兒感冒
小兒肺炎
小兒支氣管炎
A
矮小癥
B
百日咳
白細胞減少癥
敗血癥
扁桃體炎
鼻出血
鼻竇炎
鼻疾病
鼻塞
C
腸疾病
腸套疊
抽動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D
單心室
膽汁淤積綜合癥
動脈導管未閉
多發(fā)性硬化
E
鵝口瘡
兒童白血病
兒童保健
兒童牙病
F
房間隔缺損
反流性食管炎
發(fā)燒
發(fā)育遲緩
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狹窄
肺結核
腹痛
G
肝病
肝豆狀核變性
感染
肝損傷
佝僂病
關節(jié)痛
關節(jié)炎
冠心病
過敏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紫癜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H
紅斑狼瘡
喉炎
黃疸
喉疾病
J
驚厥
急性脊髓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雞胸
K
克羅恩病
咳嗽
口腔潰瘍
L
狼瘡性腎炎
闌尾炎
淋巴結核
淋巴結炎
流感
N
腦膜炎
腦炎
尿崩癥
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
牛奶蛋白過敏
P
皮膚病
皮膚過敏
皮肌炎
S
腮腺炎
腎病綜合征
神經官能癥
室間隔缺損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手足口病
水痘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T
頭痛
頭暈
脫發(fā)
W
胃病
韋格納肉芽腫
胃食管反流病
X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先天性喉喘鳴
先天性心臟病
哮喘
小兒便秘
小兒腸炎
川崎病
小兒癲癇
小兒多動癥
小兒腹瀉
小兒甲狀腺疾病
小兒急性喉炎
小兒口炎
小兒類風濕病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腦癱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
小兒貧血
小兒腎病
小兒濕疹
小兒糖尿病
小兒胃炎
小兒腺樣體肥大
小兒消化不良
小兒心肌炎
小兒心律失常
小兒血尿
小兒厭食
小兒紫癜性腎炎
斜頸
心包積液
猩紅熱
心肌病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疾病
性早熟
胸膜炎
血管瘤
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友病
蕁麻疹
Y
炎性腸病
咽炎
遺傳代謝病
營養(yǎng)不良
幼兒急疹
暈厥
Z
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
重癥肌無力
錐體外系疾病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其他推薦醫(yī)院
查看全部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濟南市兒童醫(yī)院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帶娃過程中,寶寶頻繁嘔吐,“肥厚性幽門狹窄”惹的禍
在帶娃的過程中,寶寶頻繁吐奶是許多新手爸媽常遇到的問題。雖然吐奶在嬰兒期較為常見,但如果吐奶頻率過高或量過大,可能預示著一種名為肥厚性幽門狹窄(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HPS)的疾病。近日,兒外科收治了1名“頻繁吐奶”才剛剛滿月的小寶寶。急診就診時寶媽描述,小寶寶剛開始在生后10天僅有些溢奶,也沒有當回事,后面幾天嘔吐逐漸頻繁,甚至出現(xiàn)了頻繁噴射樣嘔吐,這才引起重視趕緊就診。小寶寶因3周的時間里基本上吃啥吐啥、營養(yǎng)攝入不足,出現(xiàn)脫水、電解質紊亂、代謝性堿中毒、營養(yǎng)不良等嚴重并發(fā)癥,在附近醫(yī)院看了消化內科但是仍然沒有好轉跡象。來我院兒外科急診就診當天小便量都已明顯減少,醫(yī)生問診后高度懷疑是肥厚性幽門狹窄,后通過B超檢查確診,急忙收住入院治療。在術前積極補液、糾正電解質后,兒外科醫(yī)生通過短短30分鐘的微創(chuàng)手術,就快速解決了寶寶的梗阻問題,術后當天晚上就可以喝上媽媽的母乳,3天后寶媽寶爸就帶著寶寶順利辦理出院。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一種相對較少被大眾熟知的疾病——肥厚性幽門狹窄。這種疾病不僅影響著寶寶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還可能對整體健康產生影響。什么是肥厚性幽門狹窄?肥厚性幽門狹窄(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是一種嬰兒期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出口(幽門)的肌肉層異常增厚,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通過,從而引發(fā)嘔吐、營養(yǎng)不良等一系列癥狀。這種病癥通常多于生后2-4周逐漸顯現(xiàn)。病因:目前,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研究表明,遺傳因素、胚胎發(fā)育異常、環(huán)境因素以及激素水平的變化都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風險因素:家族史、性別(男性嬰兒發(fā)病風險是女性嬰兒的4到5倍)、種族(白種人發(fā)病率較高)以及某些藥物的使用都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癥狀表現(xiàn)1.頻繁嘔吐:這是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最常見的癥狀。由于幽門狹窄,食物不能順利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導致胃內容物在胃內滯留,從而引起嬰兒反復、持續(xù)性嘔吐,且嘔吐物中通常不含膽汁。2.由于幽門狹窄導致嬰兒攝入的食物不能被有效消化吸收,加之長期持續(xù)性嘔吐,會使嬰兒體重逐漸下降,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這種消瘦通常表現(xiàn)為逐漸加重的體重減輕,可能會伴有皮下脂肪減少。3.脫水和電解質失衡:頻繁嘔吐會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丟失,出現(xiàn)脫水、低鉀血癥等癥狀。診斷與檢查如果寶寶出現(xiàn)頻繁嘔吐懷疑肥厚性幽門狹窄,醫(yī)生通常會進行以下檢查:1.體格檢查:醫(yī)生會在寶寶的腹部觸摸到一個橄欖狀的腫塊,即增厚的幽門肌肉。2.腹部超聲檢查:這是一種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可以清晰地顯示幽門的厚度和長度。在超聲圖像上,可以觀察到幽門肌層增厚、幽門管腔狹窄等特征性表現(xiàn)。如果幽門肌層厚度≥4mm,幽門前后徑≥13mm,幽門管長≥17mm,則可診斷為肥厚性幽門狹窄。3.X光檢查及鋇餐造影:在某些情況下,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X光檢查以進一步確認診斷。X線檢查可以顯示消化道的位置和大小變化,而鋇餐造影則是通過口服含鋇劑的液體并進行X光透視,可見胃擴張,鋇劑通過幽門排出時間延長,胃排空時間延長。仔細觀察可見幽門管延長,向頭側彎曲,幽門胃竇呈典型的“鳥嘴狀”改變,管腔狹窄如“線狀,為診斷本病特有的X線征象。治療方法:輕度的病例有時可以通過調整喂養(yǎng)方式或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尤其是當嘔吐、脫水癥狀較為嚴重時,手術治療是必要的。目前多采用腹腔鏡下幽門肌切開術(Laparoscopicpyloromyotomy)。這是一種相對簡單、微創(chuàng)且安全的手術,通過切開增厚的幽門環(huán)肌,恢復胃的正常排空功能。術后,寶寶的嘔吐癥狀通常會迅速緩解,恢復正常進食。術后護理與注意事項:對于家長來說,面對新生兒的這種狀況,可能會感到焦慮和無助。因此,醫(yī)生和護理人員會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導,幫助家長理解疾病的性質、治療過程以及如何在家中進行適當?shù)淖o理。1.觀察病情:嬰兒需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體溫、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同時,需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感染。2.飲食調整:術后初期,寶寶可能需要暫時調整飲食方式,如少量多餐、避免過快進食等。3.定期復查和術后隨訪:這是確保嬰兒恢復健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應定期帶嬰兒到醫(yī)院進行復查,評估幽門部位的恢復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發(fā)癥。健康生活方式:對于患有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嬰兒,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其恢復和減輕癥狀。一、休息與生活習慣1.保證充足的睡眠:確保嬰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有助于身體的恢復和生長。2.保持情緒穩(wěn)定:盡量減少嬰兒的哭鬧,保持其情緒穩(wěn)定,避免過度激動導致的嘔吐癥狀加劇。3.室內環(huán)境: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通風,為嬰兒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二、飲食護理1.母乳喂養(yǎng):鼓勵母乳喂養(yǎng),母乳易于消化,有助于減少嘔吐癥狀。若母乳不足,可使用配方奶進行補充,但需注意奶量適宜,不可一次喂養(yǎng)過多。2.少食多餐:由于肥厚性幽門狹窄的嬰兒胃排空能力受限,因此應采用少食多餐的喂養(yǎng)方式,避免一次性喂養(yǎng)過飽導致嘔吐。3.選擇合適的奶嘴:使用奶瓶喂養(yǎng)時,應選擇適合嬰兒年齡和吞咽能力的奶嘴,避免奶嘴過大導致吸入大量空氣。4.調整睡姿:建議嬰兒吃飽入睡時,將頭偏向右側或左側,避免誤吸和嘔吐。三、對癥處理1.及時清理嘔吐物:嬰兒嘔吐后,應及時清理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誤吸和窒息。2.抬高頭部:嘔吐時,可將嬰兒頭部抬高30度,采用側臥位或豎抱起拍背的方式,有助于緩解嘔吐癥狀。四、定期隨訪與復查1.了解疾病知識:家長應了解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相關知識,包括病因、癥狀、治療方法等,以便更好地照顧嬰兒。2.遵醫(yī)囑用藥:若需要使用藥物治療,應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避免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3.定期復查:定期進行復查,評估幽門部位的恢復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發(fā)癥。總結: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雖然聽起來令人擔憂,但只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接受正確治療,絕大多數(shù)寶寶都能順利康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家長們更好地理解這一疾病,守護寶寶健康成長。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不妨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更多人受益。溫馨提示: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幫助,請隨時聯(lián)系專業(yè)醫(yī)生。健康無小事,愿每一個寶寶都能茁壯成長!親愛的讀者們,感謝你們的關注和支持。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通過了解其病因、癥狀及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一挑戰(zhàn)。同時,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對預防疾病和提升生活質量至關重要。希望這篇文章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鼓勵您將這些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作者:陳發(fā)玲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普外科發(fā)表于《東方網(wǎng)》科普專欄作品2024.12.08
陳發(fā)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小兒嘔吐外科病因之“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附手術治療視頻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HPS),簡稱幽門肥厚,是幽門肌層的肥厚、增生,使幽門管腔狹窄引起的不完全機械性梗阻。胃的出口狹窄了,胃內容物通過障礙,所以最典型的癥狀就是:嘔吐。一般患兒在出生后2~3周左右開始嘔吐,進行性加重,右上腹可捫及腫塊。家長就診時,主訴常是:我家寶寶最近老是吐奶,往外噴射那種,不知道怎么了。噴射性嘔吐,不含膽汁,對于新生兒及小嬰兒來說,幽門肥厚是代表性疾病,首選超聲檢查?!境暠憩F(xiàn)】1.幽門管呈實質性回聲團,局部蠕動消失,長軸可顯示“雙軌征”;2.幽門肌厚>3mm,幽門外徑>14mm(常簡稱為3.14,圓周率),幽門管長徑>16mm;當肌層厚度在3-4mm之間,幽門直徑又達不到14mm,可以結合臨床,做進一步檢查(如消化道造影),或者超聲復查。3.大部分伴有胃腔擴張、胃食管反流。【鑒別】幽門肥厚重點與幽門痙攣鑒別,幽門痙攣患兒主要表現(xiàn)是:間歇性嘔吐,幽門管的厚徑和寬徑正常,局部管壁可蠕動,管腔可見胃內容物通過。部分幽門肥厚的早期或早產兒,一開始僅表現(xiàn)為幽門痙攣,對這類患兒應強調1周后復查?!局委煛渴中g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是最常用的標準手術方式,該術式具有操作簡單、效果好、術后恢復良好等優(yōu)點。有經開腹外科手術、經腹腔鏡外科手術、經胃鏡內科手術三種方法。經開腹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為經典的外科手術。經腹腔鏡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為微創(chuàng)外科手術,也是目前的主流手術方式。經胃鏡幽門環(huán)肌切開術是最新的內科微創(chuàng)手術。(詳見視頻)【預后】多數(shù)患兒預后良好,后續(xù)發(fā)育正常;其中常見術后并發(fā)癥為嘔吐;無論是開腹手術或者腹腔鏡手術,CHPS患兒術后嘔吐癥狀不會立刻消失,外科手術后嘔吐停止時間為1-6d,此時考慮切口水腫;1周后若患兒仍嘔吐,則考慮切開不充分所導致。
陶波圓醫(yī)生的科普號
僅需臍部切口~漫談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之腹腔鏡微創(chuàng)治療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通常會在出生后的第二至三周開始出現(xiàn)頻繁吐奶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脫水、營養(yǎng)不良、肺炎甚至嗆咳危及生命等危害。該病的發(fā)生與幽門環(huán)肌增生和肥厚,幽門管受壓變窄有關,具體的發(fā)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常規(guī)超聲檢查即可明確診斷,針對診斷困難的病例可以進一步完善上消化道造影檢查。該病最終需行手術治療,術中切開肥厚的幽門肌,使幽門管直徑增大,從而解除胃排空的障礙。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已經成為治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主要手段。相較于直接開腹手術,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優(yōu)點在于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速度快,且留下的疤痕較小,因此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tǒng)的腹腔鏡手術需在腹部不同部位開三個切口,我科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和探索,目前已成熟開展單部位腹腔鏡幽門手術,僅需臍部切口,術后幾乎看不出來疤痕。手術后幾個小時后就可以開始喂養(yǎng),手術效果立竿見影。南京兒童醫(yī)院新生兒外科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年手術量達100余例,診治流程規(guī)范,手術操作成熟,術后平均3-5天即可出院。寄語:對于新生兒的喂養(yǎng)困難和反復吐奶等情況,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就醫(yī),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有效治療。文章中圖片均經患兒家屬授權,僅供科普使用,禁止轉載!
陳煥醫(yī)生的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