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nèi)容
-
知“幽”抗“幽”胃才無憂
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通常說的Hp)是一種寄生在胃內(nèi)的細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即可引起炎癥。Hp感染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目前我國感染率約50%。2.幽門螺桿菌的傳播方式是什么?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傳播途徑是消化道。主要包括:口-口傳播(共用餐具、水杯等)、胃-口傳播(胃里反流到口腔)、糞-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可隨大便排出)等,這些情況容易感染:進食了被幽門螺桿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聚餐傳播、接吻傳播、母嬰傳播等。3.幽門螺桿菌常見的癥狀是什么?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大多數(shù)人無明顯癥狀,有的會因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表現(xiàn)就診,癥狀包括腹痛、腹脹、反酸、噯氣(打嗝)、口臭等,如不經(jīng)治療,少數(shù)患者會慢慢演變直至胃惡性腫瘤。4.什么時候需要檢測幽門螺桿菌?有上述消化道癥狀,或患有消化道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上皮內(nèi)瘤變,以及存在胃癌家族史的人,最好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目前C13和C14呼氣試驗,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金標準”,也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這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達95%以上,沒有交叉感染風險,只需要吹兩次氣就可以了。5.為什么要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的罪魁禍首。它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fā)病密切相關:①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幾乎均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②感染者中約15%-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③感染者中約5%-10%發(fā)生消化不良;④感染者中約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與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6.什么情況下需要根治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不經(jīng)治療很少痊愈,與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家庭成員共同生活時,其他成員感染風險增加,但是否感染也與接觸的親密度和遺傳背景有關。建議:成年人盡量根除。尤其是年齡大于35歲、有胃癌家族史、有胃病史的感染者。兒童根據(jù)風險評估①必須根除治療:有消化性潰瘍、胃MALT淋巴瘤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②可考慮根除治療:有慢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缺鐵性貧血、計劃長期服用NSAID(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監(jiān)護人或年長(12~14歲)兒童自己強烈要求治療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患兒。老年人先評估身體狀況老年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常同時患有多種其他系統(tǒng)疾病、合并用藥復雜,因此,在根除治療前,應評估風險獲益,選擇個體化、規(guī)范化的治療方案。7.如何進行根除?目前我國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常用治療方案為含鉍四聯(lián)療法,即1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鉍劑+兩種抗生素。每日2次,連服10日或14日。停藥一個月后復查C13或C14。由于但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對抗生素產(chǎn)生耐藥,因此首次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建議消化內(nèi)科專科就診治療。8.根治幽門螺桿菌后可獲得哪些益處?①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相關癥狀基本緩解;②慢性胃炎的風險可降低73%;③消化性潰瘍的年復發(fā)率可降低至5%以下;④胃癌的發(fā)生風險可降低39%。9.日常如何防護?理論上說只要不讓這種細菌進入口中就可以預防,但這能讓人群普遍感染的細菌自然有生存的策略,那就是容易互相傳染。光自己預防幽門螺桿菌還不夠,家人同時治療、碗筷消毒、分餐、注意口腔衛(wèi)生、定期換牙刷、多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是預防該菌感染最關鍵措施。更是要摒棄用嘴對嘴的方式給嬰幼兒喂食或?qū)⒕捉篮蟮氖澄锝o孩子吃的習慣。根治后的患者一樣也要注意預防再次感染,主要是預防日常親密接觸再次傳染,因此,家人一同治療是避免相互傳染、再次感染的關鍵。
仝世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23日525
0
0
-
治療hp,青霉素過敏,做藥敏,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敏感,這兩個藥效果好嘛?副作用大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2月15日47
0
0
-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青霉素過敏,做藥敏,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敏感,這兩個藥效果好嗎?副作用大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2月08日15
0
0
-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青霉素過敏,做藥敏,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敏感,這兩個藥效果好嗎?副作用大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2月08日59
0
0
-
殺滅幽門螺桿菌時,您開對抗菌藥物了嗎?
中國是幽門螺桿菌(H.pylori)高感染率(>50%)國家,也是胃癌高發(fā)國家,而H.pylori感染與包括胃癌在內(nèi)的諸多消化道疾病相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根除治療H.pylori和減少不良反應的關鍵,接下來列舉臨床上幾種常見抗幽不合理方案的抗菌藥物選用方案,以為臨床合理抗幽提供參考。一、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代替阿莫西林?幽門螺桿菌并不產(chǎn)內(nèi)酰胺酶,對阿莫西林的耐藥率僅為0~5%,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是導致肝臟毒性最常見的藥物,相較阿莫西林單藥罕見引起的轉(zhuǎn)氨酶升高,復合制劑易引起淤膽性肝炎,在美國一項前瞻性藥物性肝損傷研究中,有12%的病例被認為由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引起,遠高于排在第二位的異煙肼。根除幽門螺桿菌的阿莫西林日劑量達到2g,遠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2∶1)通常推薦劑量。尚未有指南和共識推薦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幽門螺桿菌??褂拈T螺桿菌療程長,長期大劑量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導致肝損傷的風險進一步增加,因此抗幽門螺桿菌感染不應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代替阿莫西林。二、克拉霉素選擇緩釋劑型?幽門螺桿菌主要定植在胃竇部,抗菌藥物在胃部局部濃度越高越有利于殺滅幽門螺桿菌。緩釋制劑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緩慢釋放藥物達到長效的治療目的,在胃部釋放少部分,大部分在小腸和結(jié)腸釋放,因此對胃竇部的幽門螺桿菌起不到太大的殺滅作用。普通片劑起效快,能快速對胃內(nèi)幽門螺桿菌起效。且緩釋劑型并沒有像其他普通劑型一樣獲準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即臨床使用緩釋劑型為超說明書用藥,使用一天兩次的用法,失去了開發(fā)緩釋劑型的意義,造成藥物浪費及不良反應增加。三、無特殊情況,選左氧氟沙星作為初次抗幽門螺桿菌治療藥物?抗幽門螺桿菌的抗菌藥物有6種:阿莫西林、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其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耐藥率高,>20%;阿莫西林、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耐藥率低(<5%)。2016年美國FDA對氟喹諾酮類新增黑框警告,警示這些藥物與發(fā)生肌腱、肌肉、關節(jié)、神經(jīng)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致殘性永久性副作用相關。為了盡可能提高治療根除率,從有效性、安全性上不宜使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初次治療。四、左氧氟沙星用法用量為0.5g每日兩次?在臨床開具左氧氟沙星抗幽門螺桿菌時,常將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開具為0.5gbid。根據(jù)指南推薦,正確的用法為左氧氟沙星0.5gqd或0.2gbid。開具劑量為0.5gbid,日劑量過大,用藥療程過長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肌腱炎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五、甲硝唑的用法為400mg,每日2次?甲硝唑?qū)τ拈T螺桿菌耐藥率大于20%,目前推薦的甲硝唑給藥方案為400mg3-4次/d,每日2次給藥會導致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六、甲硝唑與藿香正氣水等含酒精的藥物一起使用?甲硝唑與酒精同時服用會導致雙硫侖樣反應,而藿香正氣水含有酒精。且使用甲硝唑期間要向患者仔細交代治療中和停藥后一周內(nèi)禁忌飲酒。七、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抗菌藥物選擇克拉霉素+甲硝唑等?甲硝唑?qū)τ拈T螺桿菌耐藥率達60%-90%,且克拉霉素耐藥率達20%-40%。兩者聯(lián)合使用不能很好的根除幽門螺桿菌,因此聯(lián)合使用不適宜。合理抗幽門螺桿菌方案如下?表1.《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5]推薦鉍劑四聯(lián)方案作為主要的經(jīng)驗性治療根除Hp方案,總共包括7種方案注:a.標準劑量質(zhì)子泵抑制劑+標準劑量鉍劑(2次/d,餐前半小時口服)+2種抗菌藥物(餐后口服)。標準劑量質(zhì)子泵抑制劑為艾司奧美拉唑20mg、雷貝拉唑10mg(或20mg)、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選一;標準劑量鉍劑為枸櫞酸鉍鉀220mg(果膠鉍標準劑量待確定);b.療效按Graham分級:C級為85%~89%,B級為90%~94%。表2.青霉素過敏的患者的治療方案表3.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補救治療-高劑量二聯(lián)療法
孫普增醫(yī)生:《好大夫》專號2023年12月05日1006
0
7
-
治療HP,做藥敏,只有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敏感,這兩個藥治療HP效果如何?副作用有多大?
IBD小課堂2023年11月28日40
0
0
-
碳呼氣試驗檢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碳呼氣試驗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成為最常用的檢查幽門螺桿菌方法。碳呼氣檢測前應該停用PPI(各種拉唑類)至少2周,停用抗生素、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至少4周。檢查當天空腹或者餐后2小時檢查。Hp根除治療后應該進行復查評估是否已根除,首選方法是做碳呼氣試驗,應在治療結(jié)束后4-8周進行。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科普號2023年11月26日441
0
0
-
治療hp,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不是一線用藥,這兩個藥效是不是沒有阿莫西林好?這兩個藥副作用大嘛?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1月26日95
0
1
-
幽門螺桿菌感染吃了四聯(lián)藥,出現(xiàn)黑便頭暈惡心,是鉍中毒嗎?能不能停藥?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1月16日10
0
0
-
男41歲,萎縮胃炎C1,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近期連續(xù)2次四聯(lián)規(guī)范殺菌失敗,下一步怎么辦?
IBD科普健康號2023年11月15日13
0
0
相關科普號

王春喜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春喜 主治醫(yī)師
上饒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門診部
1535粉絲564.3萬閱讀

索寶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索寶軍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消化科
473粉絲3.2萬閱讀

韓俊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俊毅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胃腸外科
1676粉絲2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宋志強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胃炎 197票
胃病 98票
功能性胃腸病 67票
擅長:各種消化道疾病及疑難雜癥: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功能性胃腸病、胃腸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內(nèi)鏡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瀉/腹痛、小腸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jié)腸炎、消化道良性和惡性腫瘤、膠囊內(nèi)鏡、小腸鏡等。 -
推薦熱度4.4王貴齊 主任醫(yī)師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內(nèi)鏡科
食道癌 143票
食管疾病 79票
胃癌 72票
擅長: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結(jié)直腸癌,早期下咽癌的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 -
推薦熱度4.4成虹 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胃炎 50票
胃病 45票
消化不良 2票
擅長:消化內(nèi)科疾病的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臨床疾病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