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肛管皮膚的破裂或撕裂,最常見于肛管的后正中部位,方向大都與肛管的縱軸平行,長約0.5~1.5cm,呈梭形或橢圓形。肛裂、前哨痔、肛乳頭肥大常同時存在,稱為肛裂三聯(lián)征。肛裂多見于12~24歲年輕女性和55~64歲中老年男性。按照病史可分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肛裂有哪些癥狀?①疼痛,多由排便引起,便后疼痛緩解,隨后肛門內括約肌收縮再次導致肛門劇痛。部分患者出現(xiàn)大腿內側、會陰處的放射痛,肛門內括約肌松弛后疼痛緩解。②便血,顏色鮮紅,量少,鮮血大多附著在大便表面或衛(wèi)生紙。③便秘,由于排便會引起肛門疼痛,患者不愿去排便導致便秘。④瘙癢,肛裂的潰瘍面以及皮下瘺分泌物對肛緣皮膚造成刺激,患者可有瘙癢等癥狀。基本病因:診斷肛裂需要做哪些檢查?醫(yī)生根據(jù)肛裂的疼痛特點、血便、便秘等癥狀配合體格檢查可做出診斷。醫(yī)生可通過撕裂處的創(chuàng)緣是否整齊、創(chuàng)面是否新鮮、深度如何、顏色深淺、出血情況等判斷是急性肛裂還是慢性肛裂。如何治療肛裂?①肛裂是一種良性疾病,它所引起的不適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急性或初發(fā)肛裂患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大約60%~90%的肛裂患者在一系列支持治療后可在6~8周內痊愈。②但有部分肛裂患者會出現(xiàn)疾病的遷延不愈或反復發(fā)作(慢性肛裂更容易復發(fā))。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經久不愈且癥狀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肛瘺,是肛管或直腸與會陰皮膚間的慢性感染性通道,由內口、瘺管和外口組成。是肛腸科的三大常見疾病之一。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多見于青壯年男性。肛瘺的癥狀有哪些:分泌物由內口進入瘺管,積到一定程度從外口穿破,流膿之后腫痛緩解。反復的疼痛、破潰和流膿是肛瘺的特征性表現(xiàn)。肛瘺的治療方法:肛瘺的并發(fā)癥:肛瘺難以自愈,需行手術治療方能治愈,若患者未及時治療,或病情控制不佳時,肛瘺反復發(fā)作,最終累及肛門括約肌從而導致其功能異?;蛉笔?,此時即使行手術治療也難以保留肛門正常功能,患者將出現(xiàn)控便異常甚至肛門失禁。部分復雜性肛瘺患者手術后也會出現(xiàn)肛門失禁,輕者為暫時性失禁,重者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失禁。此外,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的肛瘺存在癌變風險。
痔,即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根據(jù)生長的位置不同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高發(fā)人群:20-60歲人群比較常見,女性患病率稍高。有兩方面高危因素的人比較容易得痔瘡:第一,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很多時候是因為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第二,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比方說上廁所喜歡蹲很久玩手機的人是很容易得痔瘡的,痔瘡很多時候是蹲出來的。還有因為職業(yè)原因,站得久、坐得久的人也容易得痔瘡,司機、電腦相關的工作人員、老師、警察等職業(yè)都是比較容易得痔瘡的。三大治療原則:①沒有癥狀的痔沒有必要藥物或手術治療,以生活習慣改善為主。②有癥狀的痔重在減輕和消除癥狀,而不一定非要根治。③痔的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絞窄性痔、嵌頓性痔發(fā)生壞死、Ⅱ度以上內痔及混合痔可考慮手術治療。預防痔瘡要注意以下幾點:1.避免久坐不動,因為連續(xù)久坐不動,容易導致痔靜脈的壓力增高,血液回流淤積后,容易形成痔瘡。2.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可以久蹲廁所,避免上廁所時邊看書或玩游戲,如廁時間最好控制好,按時排便。3.積極運動,多參加戶外運動,如跑步、游泳、散步、爬山等,促進肛門處的血液流通。4.調節(jié)飲食,飲食上多攝入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如梨子、香蕉、蘋果、芹菜、菠菜、白菜、南瓜等。
總訪問量 103,492次
在線服務患者 635位
科普文章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