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能活多久?
并不是所有的“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都需要立即治療,該病起病及進展都是緩慢的,一部分患者可以先隨訪觀察、定期復查。只有腫瘤負荷高、血象損害嚴重的患者,才需要立即進行治療。但這種治療,通常也不是強烈的化療,而是以口服免疫調節(jié)劑為主,部分復發(fā)難治的患者可以嘗試靶向藥物治療。有患者問我,這個病能活多久?其實這種緊張,我很理解,但任何一個醫(yī)生都不能算命。從大概率來說,目前大多數(shù)人活10年以上是沒問題的。10年之后,隨著醫(yī)學科技的進步,整體的生存期恐怕遠遠不止10年。任何時候,都要樂觀積極、心存希望。
杜老師講課啦2025年02月28日28
0
0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診斷與治療進展(2025 年更新)
引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作為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其診斷和治療策略在不斷演進。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fā)展以及臨床研究的深入,CLL的診治取得了顯著的突破。本文結合2025年最新的NCCN指南、ASH/EHA會議的前沿成果以及相關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對CLL的診斷與治療進展進行全面綜述。一、流行病學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在全球范圍內的流行病學特征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歐美等西方國家,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之一。據(jù)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其年發(fā)病率約為每十萬人中有4-5例,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CLL的發(fā)病率尤其突出,約占所有白血病病例的30%-40%。在性別分布方面,男性的發(fā)病率通常略高于女性,比例約為1.5:1至2:1。這可能與男性的遺傳易感性、激素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從種族角度來看,白種人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而亞洲、非洲等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則相對較低。在亞洲國家,CLL約占成人白血病的10%-20%,年發(fā)病率通常低于每十萬人2例。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診斷技術的進步以及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近年來亞洲地區(qū)CLL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態(tài)勢。在地域分布上,城市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往往高于農村地區(qū),這可能與城市環(huán)境中的化學物質暴露、生活壓力以及醫(yī)療資源的可及性等因素相關。此外,一些職業(yè)暴露因素,如長期接觸苯、染發(fā)劑等化學物質,以及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人群,其CLL的發(fā)病風險也有所增加。同時,家族遺傳因素在CLL的發(fā)病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若家族中有親屬患有CLL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個體的發(fā)病風險可能會提高2-3倍。二、臨床表現(xiàn)與體征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常見的有:?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常見于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脾臟腫大:可導致左上腹墜脹感或疼痛。?貧血相關癥狀:如乏力、頭暈、心悸等。?感染: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容易反復發(fā)生感染,常見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等。?出血:血小板減少時可出現(xiàn)皮膚瘀點、瘀斑、鼻出血、牙齦出血等。三、診斷與分期更新(一)診斷標準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斷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外周血單克隆B淋巴細胞計數(shù)達到或超過5×10?/L,并持續(xù)3個月以上(若具有典型的免疫表型特征,這一時間可適當縮短)。?免疫表型特征為細胞表面標志物呈現(xiàn)CD19+、CD5+、CD23+、CD200+,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呈弱表達(dim),且κ/λ輕鏈表現(xiàn)為限制性表達。?形態(tài)學上,外周血涂片以小淋巴細胞為主,涂抹細胞較為多見,幼稚細胞的比例通常不超過55%。(二)分期1.Rai分期?0期:僅有淋巴細胞增多。?I期:淋巴細胞增多伴淋巴結腫大。?II期:淋巴細胞增多伴脾大或肝大。?III期:淋巴細胞增多伴貧血(血紅蛋白<110g/L)。?IV期:淋巴細胞增多伴血小板減少(<100×10?/L)。2.Binet分期?A期: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3個淋巴結區(qū)腫大。?B期: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3個淋巴結區(qū)腫大。?C期:除上述外,伴有貧血(血紅蛋白<100g/L)或血小板減少(<100×10?/L)。(三)預后指數(shù)CLL-IPI具體內容根據(jù)總得分,將患者分為低危(0-1分)、中危(2-3分)、高危(4-6分)和極高危(7-10分)。CLL-IPI不同分組的結局(四)起始治療指征以下情況通常被認為是CLL起始治療的指征:?出現(xiàn)進行性骨髓衰竭的證據(jù),如貧血和/或血小板減少進行性加重。?存在巨脾(如左肋緣下>6cm)或進行性或有癥狀的脾腫大。?有巨塊型淋巴結腫大(如最長直徑>10cm)或進行性或有癥狀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細胞進行性增多,如2個月內淋巴細胞增多>50%,或淋巴細胞倍增時間(LDT)<6個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或血小板減少對皮質類固醇或其他標準治療反應不佳。?至少存在下列一種疾病相關癥狀:在過去6個月內無明顯原因的體重下降≥10%;嚴重疲乏(如ECOG體能狀態(tài)≥2;不能進行常規(guī)活動);無感染證據(jù),體溫>38.0℃,持續(xù)2周以上;無感染證據(jù),夜間盜汗1個月以上。四、治療策略的革新(一)一線治療分層根據(jù)TP53狀態(tài)以及患者的體能狀況,一線治療方案可進行如下分層:1.無del(17p)/TP53突變:?年輕/健康患者:可選擇BTK抑制劑(如伊布替尼、澤布替尼)或BCL-2抑制劑(如維奈克拉)聯(lián)合抗CD20單抗進行限時治療。這種聯(lián)合治療方案旨在提高初始治療的深度和持久性,為患者帶來長期的無病生存。?老年/虛弱患者:BTK抑制劑單藥持續(xù)治療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例如,RESONATE-2研究的10年隨訪結果顯示,接受該治療方案的患者總生存期與正常人群接近,充分證明了其在老年/虛弱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伴del(17p)/TP53突變:對于這部分患者,治療選擇相對有限但仍有新的希望。優(yōu)先考慮的治療方案包括BTK抑制劑,如澤布替尼,或者新型的細胞免疫療法如CAR-T療法(如Lisocabtagenemaraleucel,ORR達43%)。表2:2025年NCCN推薦一線治療方案(二)復發(fā)/難治(R/R)CLL治療突破在復發(fā)/難治性CLL的治療領域,一系列新型藥物和治療方法展現(xiàn)出了令人鼓舞的療效。1.新型BTK抑制劑:?非共價BTK抑制劑(如匹妥布替尼):能夠有效地克服C481S耐藥突變這一臨床難題。ASH2024會議的報告顯示,其客觀緩解率(ORR)高達76.7%,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14個月,為耐藥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2.BTK降解劑(NX-5948):在Ⅰ期臨床試驗中表現(xiàn)出色,ORR達到69.2%,并且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病灶顯示出了一定的有效性,為解決CLL中樞侵犯這一棘手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3.雙特異性抗體(Epcoritamab):CD20×CD3雙抗單藥治療復發(fā)/難治性CLL取得了顯著的療效,ORR為62%,完全緩解(CR)率達到33%,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無需化療的新型治療選擇。4.CAR-T細胞療法:Lisocabtagenemaraleucel獲得了FDA的批準,用于治療復發(fā)/難治性CLL。其ORR為43%,CR率為18%,微小殘留?。∕RD)陰性率高達63%,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為了更直觀地展示復發(fā)/難治性CLL的治療選擇流程,圖1提供了詳細的決策路徑。圖1:R/RCLL治療選擇流程圖五、2024-2025年重要臨床試驗匯總為了更全面地了解CLL治療領域的最新進展,表3總結了關鍵臨床試驗的結果。表3:關鍵臨床試驗結果(2024ASH/EHA)六、未來方向與挑戰(zhàn)盡管CLL的治療在過去幾年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zhàn)。1.MRD驅動的治療策略:固定療程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如伊布替尼+維奈克拉)在CAPTIVATE試驗中顯示出了深度緩解的效果,但停藥后的復發(fā)風險仍需要長期的隨訪觀察。如何優(yōu)化治療療程和維持策略,以實現(xiàn)持久的緩解甚至治愈,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2.耐藥機制破解:隨著靶向治療藥物的廣泛應用,耐藥問題日益突出。針對BTK/PLCG2突變等耐藥機制的新型降解劑以及聯(lián)合用藥方案(如BCL-2抑制劑+非共價BTK抑制劑)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深入了解耐藥機制,開發(fā)更有效的治療策略,對于提高患者的長期生存至關重要。3.細胞免疫治療優(yōu)化:CAR-T療法在CLL治療中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潛力,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治療前的橋接治療方案選擇(以降低腫瘤負荷)、治療相關的毒性管理以及新型靶點的探索(如CD19/CD22雙靶點)等。優(yōu)化細胞免疫治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七、總結在2025年,CLL的治療已經邁入了精準化和個體化的新時代,BTK抑制劑、BCL-2抑制劑以及CAR-T療法構成了治療的核心支柱。然而,為了實現(xiàn)“功能性治愈”的終極目標,未來仍需要進一步整合微小殘留病監(jiān)測、多組學分析以及新型藥物的開發(fā)。臨床醫(yī)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緊密結合患者的遺傳學特征、治療史以及耐受性等因素,動態(tài)調整治療策略,為患者提供最優(yōu)化的治療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注:文中數(shù)據(jù)均來自2024-2025年權威指南及會議,具體治療方案需參考患者個體化評估結果。
莊靜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5年02月22日130
0
1
-
如何治療T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
杜老師講課啦2024年10月11日58
0
0
-
37歲男,慢性nk增殖性疾病,3年來無癥狀。預后如何?能喝酒應酬或加班寫材料嗎?多久會進展?
段明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0月10日98
0
2
-
維奈克拉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維奈克拉(Venetoclax)是一種口服的BCL-2(B細胞淋巴瘤2)抑制劑,用于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BCL-2是一種抗凋亡蛋白,它在CLL細胞中高表達,通過抑制細胞凋亡使腫瘤細胞得以存活。維奈克拉通過選擇性地抑制BCL-2,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以下是關于維奈克拉在CLL治療中的詳細信息:適應癥維奈克拉用于治療CLL的主要適應癥包括:具有17p缺失的CLL患者:這類患者對傳統(tǒng)治療方法通常反應不佳,預后較差。接受至少一線治療后復發(fā)或難治性CLL患者。作用機制維奈克拉通過與BCL-2蛋白結合,阻止其發(fā)揮抗凋亡作用,從而誘導癌細胞凋亡。BCL-2蛋白在許多CLL細胞中高度表達,通過維持這些細胞的存活,促進了腫瘤的進展。通過抑制BCL-2,維奈克拉能夠有效殺滅CLL細胞。治療方案維奈克拉的治療通常分為幾個階段,包括劑量遞增期和維持期。主要步驟如下:劑量遞增期:為了降低腫瘤溶解綜合征(TLS)的風險,維奈克拉治療開始時采用逐步增加劑量的策略。第1周:每天20mg第2周:每天50mg第3周:每天100mg第4周:每天200mg第5周:每天400mg(維持劑量)維持期:達到400mg的維持劑量后,患者繼續(xù)每天服用400mg維奈克拉,直到疾病進展或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副作用。組合療法維奈克拉常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以提高療效:與利妥昔單抗(Rituximab)聯(lián)合使用:這種組合用于治療復發(fā)或難治性CLL患者,顯示出顯著的療效和持久的反應。與奧比妥珠單抗(Obinutuzumab)聯(lián)合使用:用于一線治療CLL患者,特別是那些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副作用維奈克拉治療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常見的包括:血液系統(tǒng):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消化系統(tǒng):惡心、腹瀉、便秘。代謝紊亂:腫瘤溶解綜合征(TLS)是維奈克拉治療的一個主要風險,尤其是在治療初期,需要密切監(jiān)測和預防措施。感染:由于免疫抑制,患者可能更容易發(fā)生感染。監(jiān)測和管理在維奈克拉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密切的監(jiān)測和管理,以確保安全性和療效:定期血液檢查:監(jiān)測血細胞計數(shù)和電解質水平,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異常。預防和管理TLS:在治療初期,采取預防措施如充分水化、使用降尿酸藥物和密切監(jiān)測實驗室指標。感染預防:根據(jù)患者情況,可能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臨床研究和療效多項臨床研究表明,維奈克拉在CLL治療中具有顯著的療效,尤其是在難治性和復發(fā)性CLL患者中。研究顯示,與單藥治療相比,維奈克拉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以顯著提高總緩解率(OR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偨Y維奈克拉是一種有效的BCL-2抑制劑,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通過選擇性地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在復發(fā)或難治性CLL以及具有特定遺傳特征的患者中顯示出顯著的療效。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監(jiān)測和管理副作用,尤其是腫瘤溶解綜合征。聯(lián)合治療方案進一步提高了其療效,為CLL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療選擇。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6日137
0
8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是一種常見的成年白血病,特別在老年人中發(fā)病率較高。它是一種B細胞淋巴增殖性疾病,特點是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結中積累功能不全的成熟B淋巴細胞。以下是關于CLL的詳細信息:病因和發(fā)病機制CLL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但研究表明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可能在其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CLL的病理特征包括:遺傳因素:家族中有CLL患者的人患病風險增加。染色體異常: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包括13q14缺失、11q22-23缺失、17p缺失和12號染色體三體等?;蛲蛔儯喝鏣P53、NOTCH1、SF3B1等基因的突變與CLL的進展和預后有關。臨床表現(xiàn)CLL的臨床表現(xiàn)多樣,有些患者在早期無明顯癥狀,通過體檢或常規(guī)血液檢查發(fā)現(xiàn)。常見癥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無痛性、對稱性淋巴結腫大是常見癥狀。脾腫大和肝腫大:一些患者可能出現(xiàn)脾臟和肝臟的腫大。全身癥狀:如疲勞、盜汗、體重減輕和發(fā)熱(B癥狀)。血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導致疲勞、出血傾向和感染風險增加。診斷CLL的診斷主要基于血液檢查、骨髓檢查和免疫表型分析:血液檢查: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加,常見超過5000/μL。骨髓檢查:骨髓中可見大量成熟淋巴細胞浸潤。免疫表型分析: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B細胞標志物,如CD19、CD20、CD23和CD5。CLL細胞通常為CD5陽性、CD23陽性。分子和細胞遺傳學檢查:檢測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突變,如FISH或PCR技術。臨床分期CLL的臨床分期有兩種常用系統(tǒng):Rai分期系統(tǒng)和Binet分期系統(tǒng)。Rai分期系統(tǒng):0期:僅有外周血和骨髓中淋巴細胞增多。I期:伴有淋巴結腫大。II期:伴有脾臟或肝臟腫大,可能伴有淋巴結腫大。III期:伴有貧血(Hb<11g/dL)。IV期:伴有血小板減少(PLT<100,000/μL)。Binet分期系統(tǒng):A期:受累淋巴區(qū)少于3個,無貧血或血小板減少。B期:受累淋巴區(qū)3個或更多,無貧血或血小板減少。C期:伴有貧血(Hb<10g/dL)或血小板減少(PLT<100,000/μL)。治療CLL的治療根據(jù)疾病分期、癥狀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決定。治療方案包括:觀察等待:對于早期無癥狀患者,采取觀察等待策略,定期監(jiān)測疾病進展?;煟撼S盟幬锇ǚ_拉濱、環(huán)磷酰胺和苯丁酸氮芥。免疫治療:單克隆抗體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奧法木單抗(Ofatumumab)和奧比妥珠單抗(Obinutuzumab)。靶向治療:如BTK抑制劑伊布替尼(Ibrutinib)、PI3K抑制劑伊德拉利西布(Idelalisib)和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Venetoclax)。干細胞移植:對于高危和復發(fā)患者,自體或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可能是選擇。預后CLL的預后因個體差異較大,一些患者可長期穩(wěn)定,無需治療,而其他患者可能快速進展,需要積極治療。影響預后的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基因突變、病期和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況??偨Y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異質性很強的B細胞淋巴增殖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多樣,診斷主要依賴血液檢查和免疫表型分析。治療策略根據(jù)疾病分期和癥狀決定,包括觀察等待、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干細胞移植。
閆金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6日496
0
27
-
移植病例8-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移植后長期生存
患者,男,45歲移植前:患者2017年4月因乏力、咳嗽來我院門診就診,查血常規(guī)發(fā)現(xiàn)異常,骨穿提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KMT2D突變。2017年5月22日開始予以VICLP化療。復查骨穿緩解。2017年6月29日予以CAM化療,復查骨穿緩解,MRD0.38%2017年7月29日第2階段CAM化療,骨穿緩解,MRD0.15%2017年9月1日行MA化療,骨穿緩解,MRD陰性2017年10月10日行BLOCK1化療,化療后真菌感染,威凡治療緩解。復查骨穿緩解,MRD陰性。移植前2次腰穿+鞘注移植:2017年12月19日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供者弟弟,HLA10/10相合,血型均為B型。預處理BU+CY。+15天,粒細胞重建,+13天血小板重建。出倉后:移植后6次腰穿+鞘注+57天,巨細胞病毒再激活,予以更昔洛韋治療后復查病毒陰性。+206天(2018年7月13日)因肝臟、眼部排異,予以美卓樂40mg+環(huán)孢素75mg2/日治療,好轉后激素逐漸減量至8mg1/日+環(huán)孢素100mg2/日+298天(2018年10月13日),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肺泡灌洗提示卡氏肺孢子肺炎,予以磺胺+科賽斯治療后治愈出院。隨訪至今(2023-6-23)5年余,患者無復發(fā),無活動性慢性排異,獲得長期生存。?作者點評: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相對來講比較容易復發(fā),移植是主要治愈手段。移植前通過強烈化療達到MRD陰性是移植后減少復發(fā)的關鍵。患者移植后出現(xiàn)中度排異,經過免疫抑制劑治療最終得到完全緩解,而在治療慢排過程因免疫力低合并肺部感染,經過積極抗感染得到痊愈。最終,患者獲得長期無病生存。
黃睿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6月23日160
0
0
-
T-細胞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 能治愈嗎主任
億迎新生患者關愛中心2023年05月17日54
0
0
-
招募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受試者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正在開展一項評價奧布替尼對比苯丁酸氮芥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治療初治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的隨機、對照、開放性、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本研究已經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主要入組條件:年齡>18?歲未經過治療的慢淋/小淋患者有治療指征如果經過篩選符合入組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可參加該項臨床研究。入組后服用藥物和相關檢查費用均免費。如您或您的家屬或朋友符合上述條件有意參加該研究,或希望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以與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血液科陳麗醫(yī)生聯(lián)系,陳醫(yī)生專家門診時間: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門診大樓C1315診室(可以直接進入診室聯(lián)系)
陳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05月07日395
0
0
-
張教授晚上好:T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口服甲氨蝶玲+沙利度胺+醋酸潑尼松,現(xiàn)在吃了將近兩個月
億迎新生患者關愛中心2023年04月19日58
0
1
相關科普號

邱錄貴醫(yī)生的科普號
邱錄貴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
淋巴腫瘤診療中心
1274粉絲31.4萬閱讀

李冬云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冬云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血液腫瘤科
1793粉絲165.7萬閱讀

唐旭東醫(yī)生的科普號
唐旭東 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血液科
8919粉絲177.9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劉芳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新道培血液病醫(yī)院 血液一科
白血病 60票
骨髓移植 13票
再生障礙性貧血 7票
擅長: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干細胞移植,CarT 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ITP, 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多發(fā)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 -
推薦熱度4.5張敏 主任醫(yī)師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血液科
骨髓增生性疾病 36票
白血病 25票
貧血 20票
擅長:各種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腫瘤(包括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fā)性骨髓纖維化)、貧血、血小板減少、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
推薦熱度4.5吳秋玲 主任醫(yī)師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 血液科
白血病 28票
淋巴瘤 12票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3票
擅長: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等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