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公立三甲綜合醫(yī)院

推薦專家

疾病: 膽囊切除術
醫(yī)院科室: 不限
開通的服務: 不限
醫(yī)生職稱: 不限
出診時間: 不限

膽囊切除術科普知識 查看全部

膽囊術后飲食指南:雞蛋怎么吃更健康??膽囊術后飲食指南:雞蛋怎么吃更健康???——作者:上海市東方醫(yī)院膽石病中心丁凡博士?膽囊切除術是膽石病患者的常見治療方式,但術后飲食管理一直是患者關注的重點。許多患者會問:“膽囊切除后到底能不能吃雞蛋?吃荷包蛋還是水煮蛋更好?”今天我們就從科學角度解答這一問題。?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切除膽囊后,膽汁直接由肝臟排入腸道,消化脂肪的效率會暫時下降。因此,?術后早期需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飲食原則,避免因脂肪攝入過量導致腹瀉、腹脹等問題。?雞蛋因營養(yǎng)豐富被稱為“全營養(yǎng)食品”,但蛋黃中的膽固醇(約200毫克/個)和脂肪(約5克/個)也常讓人擔心。?爭議點1?:術后早期是否需要嚴格限制膽固醇?目前醫(yī)學界認為,?飲食中的膽固醇對血液膽固醇水平影響有限?(約20%-30%),且雞蛋富含優(yōu)質蛋白、卵磷脂和維生素,適量食用利大于弊。?爭議點2?:蛋黃是否會導致消化不良?膽囊切除后,患者對脂肪的耐受性可能下降,但一個雞蛋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健康人群術后2-4周逐漸適應后,通??梢哉O?。??答案是可以吃,但需注意時機和方式!???術后1-2周?:建議從少量蛋白開始嘗試,例如蒸蛋羹(去掉部分蛋黃),觀察是否有腹脹、腹瀉等不適。?術后1個月后?:若消化功能恢復良好,可逐步過渡到整蛋,每日1個為宜。?兩種烹飪方式的關鍵區(qū)別在于油脂的使用和消化難度?:?水煮蛋?優(yōu)點:不額外添加油脂,蛋黃結構致密,消化速度較慢,對腸道刺激小。推薦指數:★★★★★?荷包蛋?注意:若用油煎炸,脂肪含量顯著增加(1勺油約含14克脂肪),可能加重消化負擔。改良建議:用不粘鍋少油煎制,或選擇水煮荷包蛋(水波蛋)。推薦指數:★★★☆☆?總結?:術后早期優(yōu)先選擇水煮蛋或蒸蛋,1個月后可少量嘗試少油荷包蛋。??控制總量?:每天不超過1個雞蛋,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膽固醇。?避免搭配高脂食物?:如煎培根、油炸食品等,以免增加消化負擔。?個體化調整?:若吃蛋黃后出現腹瀉,可暫時去掉蛋黃,待腸道適應后再嘗試。?術后早期(2周內)出現嚴重脂肪瀉;合并高脂血癥、胰腺炎等疾?。粚﹄u蛋過敏者。(上述情況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膽囊切除術后的飲食需循序漸進,?雞蛋并非禁忌,科學烹飪和適量攝入是關鍵?!建議術后患者通過“飲食日記”記錄身體反應,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如有疑問,可隨時咨詢您的主治醫(yī)生或營養(yǎng)科專家。?——作者簡介?:丁凡,醫(yī)學博士,上海市東方醫(yī)院膽石病中心主治醫(yī)師,擅長膽石病微創(chuàng)治療及術后健康管理。?聲明?:本文僅為科普建議,具體飲食方案請遵醫(yī)囑。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安心享受雞蛋的美味!如有其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為什么膽囊結石不能保膽取石?膽囊結石(Cholelithiasis)是膽道系統(tǒng)最常見的良性疾病,其發(fā)生機制涉及膽固醇代謝紊亂、膽汁成分改變及膽囊動力異常。部分患者在確診后,出于對手術的恐懼或對膽囊功能的重視,希望選擇“保膽取石”手術,以期在去除結石的同時保留膽囊。然而,“保膽取石”并非合理的治療策略,其在病理生理機制、手術效果及長期預后方面均存在問題。一、膽囊結石的病理基礎:膽囊功能已受損膽囊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存、濃縮和排放膽汁,以協(xié)調消化脂肪的需要。然而,膽囊結石的形成往往伴隨膽囊動力學異常及膽汁淤積,長期發(fā)展可導致膽囊壁慢性炎癥、纖維化及收縮功能障礙,最終喪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即便通過手術取石,膽囊本身的病變無法逆轉,仍可能存在以下問題:膽囊動力異常:膽囊肌肉收縮功能受損,影響膽汁排放,術后仍易形成新結石。膽囊黏膜慢性炎癥:長期炎癥刺激可導致膽囊壁增厚、鈣化,甚至癌變風險增加。膽汁成分異常:結石的形成反映了膽固醇、膽鹽及膽色素比例失衡,取石后這一代謝異常仍然存在,導致復發(fā)風險極高。單純取石無法恢復膽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反而可能因膽囊功能受損而到時結石復發(fā),使患者在短期內再次面臨手術。二、保膽取石的失敗率與復發(fā)率極高盡管理論上可通過開腹或腹腔鏡技術進行膽囊切開取石,并在手術后縫合膽囊壁以保留器官,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此類手術復發(fā)率極高,并可能帶來更多并發(fā)癥。高復發(fā)率:有文獻報道保膽取石術后2-3年內復發(fā)率可達30-50%,部分研究甚至報告5年復發(fā)率高達60%以上。膽囊功能難以恢復:即使膽囊得以保留,其收縮功能往往受損,膽汁排泄受阻,導致膽汁淤積,繼發(fā)膽囊炎、膽囊積液甚至膽囊穿孔。術后并發(fā)癥增加:部分患者術后因膽囊壁愈合不良發(fā)生膽汁瘺,甚至形成膽囊殘余綜合征,表現為右上腹持續(xù)隱痛,影響生活質量。與此相比,膽囊切除術從根本上消除結石形成的病理環(huán)境,不僅能夠徹底治愈膽囊結石,還避免了長期復發(fā)的困擾,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標準治療方案。更為嚴重的是,有少部分人群保膽取石術后發(fā)生膽囊癌。三、膽囊切除術對消化功能的影響有限許多患者擔心切除膽囊后會影響脂肪消化,導致營養(yǎng)吸收障礙。但實際上,膽汁的主要分泌和代謝功能由肝臟承擔,膽囊僅起儲存作用,術后肝臟會持續(xù)分泌膽汁,并通過膽總管直接進入十二指腸,保證消化功能的基本穩(wěn)定。少數患者術后早期可能出現脂肪消化不良、腹脹或輕度腹瀉,但通常在3~6個月內可通過飲食調整(少量多餐、減少高脂食物)逐步適應,長期來看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極小。四、膽囊結石與膽囊癌的潛在關聯(lián)膽囊結石長期的炎癥刺激可能增加膽囊癌(GallbladderCarcinoma)的風險,特別是以下高危人群:膽囊結石直徑>2cm膽囊壁鈣化(瓷化膽囊)長期慢性膽囊炎反復發(fā)作膽囊癌早期癥狀隱匿,確診時往往已至晚期,生存率極低。因此,對于存在長期膽囊結石、反復發(fā)作膽囊炎的患者,膽囊切除術不僅是治療結石的手段,也是一種預防性外科措施。五、臨床指南的推薦基于上述科學依據,國際權威指南均不推薦“保膽取石”術式:美國胃腸病學會:推薦膽囊結石合并癥狀的患者直接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避免不必要的保膽取石手術。歐洲肝膽胰協(xié)會:指出保膽取石術后高復發(fā)率,強調應選擇膽囊切除術以獲得長期治療效果。中國《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專家共識》(2021):明確指出“保膽取石術的臨床價值有限,不推薦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案。”由此可見,全球指南均基于循證醫(yī)學證據,明確否定“保膽取石”的可行性,并強調膽囊切除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結語膽囊結石的本質是膽囊功能障礙的表現,單純取石無法逆轉膽囊的病理損害,反而會增加結石復發(fā)和并發(fā)癥的風險。膽囊切除術作為目前公認的標準治療方案,不僅能夠徹底清除病灶,還能有效預防膽囊癌變及膽道相關并發(fā)癥。因此,對于存在癥狀的膽囊結石患者,應遵循科學的治療原則,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避免因保膽取石導致的二次手術或疾病復發(fā),確保長期健康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