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精選 痔瘡和直腸癌
痔瘡與直腸癌都是發(fā)生在直腸末端的疾病,但是這兩種疾病對人類健康損害程度卻截然不同。不過,這兩種疾病均多表現為大便帶血,以致臨床上常有直腸癌被誤診為痔,從而延誤直腸癌病人有利治療時機,導致不治的慘痛教訓。據統計,竟然有約90%以上的直腸癌在初期都被誤診為痔瘡。那么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該如何來區(qū)別直腸癌和痔瘡呢?一、痔瘡和直腸癌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痔瘡與直腸癌,從發(fā)病原因和機理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對人體的危害也大相徑庭。肛門是人體消化道的末端,痔瘡是此區(qū)域常見的良性疾病之一,根據發(fā)生部位又可分為內痔和外痔兩種。那么痔到底是什么東西呢?它是因為種種原因致使直腸下段和肛管的靜脈充血、血液郁積,壓力增高或因靜脈壁薄弱,從而造成靜脈的擴大和曲張,形成了靜脈團,即稱為“痔”。老百姓最常說得痔是外痔,因為可以直接在肛門周圍通過肉眼看到或者可以自己觸摸到。而內痔則發(fā)生在肛門以內,從體表看不到,只有大夫進行肛診才可以檢查到。大便帶血是痔瘡最常見的癥狀。大多數無癥狀痔瘡不需要任何治療,對人的身體健康也無多大影響。直腸是肛門以內長12~15cm的一段消化道,末端與肛門直接相連。別小看這12~15cm長的消化道,發(fā)生在此處的癌癥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直腸癌早期發(fā)現,及時治療完全可以治愈;但是如不及早診治,可危及生命。絕大多數直腸癌病人在40歲以上,30歲以下者約占15%,男性較女性多見,中國人的直腸癌多發(fā)生在為中下段直腸。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的攝入增多,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正在逐漸上升。便血、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是直腸癌的常見癥狀。二、為什么痔瘡和直腸癌容易混淆由于痔瘡和直腸癌的發(fā)病部位相似,二者最常見的癥狀都為便血,因此當有些癥狀交叉或不典型時,臨床診斷常相混。而且錯誤的診斷并非少見,尤其是兩種疾病并存時,檢查發(fā)現有痔瘡后,就局限于痔瘡的治療,而沒有進行全面檢查,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確診斷,有可能延誤了直腸癌的診斷,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三、直腸癌和痔瘡該怎樣鑒別呢1.便血此癥狀為這兩種疾病共有,尤其是內痔,在體表看不到痔本身,因此成為影響這兩種疾病鑒別的主要原因。但是仔細觀察這兩種疾病的便血特點,只要大家細心,還是可以初步區(qū)別出來。痔瘡患者的大便有血,一般都是“被動”出血。這是因排便時大便擦傷痔(曲張的靜脈團)患處,血液多數是隨著大便排出后滴下來,因此與糞便不相混合,更沒有黏液存在,所以一般是大便表面帶血,便后手紙帶血。便血的顏色多為鮮紅色。直腸癌的出血是“主動”出血,這是因為腫瘤本身表面破潰,不斷地出血或滲血。此外,由于直腸癌位置常常高于內痔,因此當大便在直腸儲存時,會與直腸癌出血混合,造成大便內混雜有血液??梢娭蹦c癌的大便帶血為陳舊性出血,因此血液顏色多見暗紅或果醬色,時間長了甚至大便內的血液變成黑色。同時因直腸癌破壞直腸黏膜而產生黏液分泌,以及繼發(fā)局部感染流膿,所以大便本身還會帶有黏液和膿液,后者又被稱為膿血便。2.發(fā)病年齡在發(fā)病年齡中,兩種疾病的特點也截然不同。痔瘡可能發(fā)生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而直腸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40歲)或老年人。3.伴隨癥狀正如上述,痔瘡是曲張的靜脈團,所以便血多表現為無痛性、間歇性,有時還會有腫塊(靜脈團)從肛門脫出。對于脫出的痔,手指按壓后很軟,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靜脈一樣,可以被壓扁,或者推回肛門內。如果內痔長期脫出,會出現疼痛和硬結感,這是因為曲張的靜脈團內形成了血栓。直腸癌作為實體腫瘤,位置固定,質地較硬,一般不會出現脫出肛門的情況。也正因為直腸癌在直腸局部固定生長,會導致直腸壁僵硬、受壓,從而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里急后重、排便后不久又出現便意,但卻無糞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糞便;進一步生長還會導致直腸管腔狹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腸,從而導致大便困難、大便變細等,少數患者還會因直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等。而痔瘡則極少會引起這些癥狀。當直腸癌到了晚期之后,還會因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和器官,出現尿頻、腹部疼痛,骨盆疼痛等;腫瘤長期消耗人體,則會出現貧血、體重下降、疲勞等情況。四、檢查1.基本檢查直腸指檢是區(qū)別兩種疾病最基本、最簡單、最有效的檢查方法。這種檢查方法就是醫(yī)生將手指伸入肛門內,根據手指觸及直腸四周黏膜進行檢查,得出初步診斷。如果感到內部有凸起的小粒則可能為痔瘡。而果感到腸內有菜花硬塊或邊緣隆起中央凹陷的潰瘍,或者合并腸腔狹窄;檢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濃液和黏液者,則要高度懷疑直腸癌。這種檢查方法在臨床中簡便易行,一般說來,肛門指檢能發(fā)現75%以上的直腸癌,是一種常用的篩查手段。但是受限于醫(yī)生手指的長度,對于直腸上端的腫瘤難以探及。2.重要檢查對于直腸指檢發(fā)現的直腸腫物,以及臨床高度懷疑的直腸或結腸腫瘤患者,應該行結腸鏡或檢查。這種檢查方法是將一根較細的纖維導光鏡深入直腸和結腸,將腸道內部的情況清晰的傳到顯示器上,供醫(yī)生用肉眼在“直視下”發(fā)現腫瘤,并初步診斷腫瘤性質。在行結腸鏡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該結腸鏡進行腫瘤的標本采樣,即活檢。簡單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幾乎能發(fā)現所有的直腸癌,因此被稱為發(fā)現直腸癌的“火眼金睛”。3.確診檢查將結腸鏡或其他檢查手段獲得的腫瘤標本,通過必要的處理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所獲得組織和細胞的形狀,最終獲得病理確診。其實只要病人警惕,直腸癌的早期發(fā)現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在現有醫(yī)療條件下,直腸癌并不可怕,許多發(fā)生在結腸或直腸的惡性腫瘤,如果能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是非常令人滿意的,但可怕的是不能早期發(fā)現,或者誤診為痔瘡。因此,對于有便血的病人,無論有沒有痔瘡,一定要去醫(yī)院請醫(yī)生檢查。對于以前已經發(fā)現有痔瘡,而且長期伴有血便等癥狀的患者,更要定期去醫(yī)院復查,一定要首先排除腸道的其他疾病,再按照痔瘡治療。在痔瘡的治療過程中,如癥狀長期無明顯好轉或反復出現便血,最好請醫(yī)生行直腸指檢以及結腸鏡檢查。區(qū)別痔瘡與直腸癌即便在基層醫(yī)療機構也基本可以做到,臨床上只需做一些簡單的檢查就能確診,如肛門指檢、乙狀結腸鏡、取活體組織送病理檢查等,所花的費用也不高,千萬別讓小小痔瘡耽誤了對直腸癌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余成棟?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肛腸科2137人已讀 - 精選 自血穴位注射治療哮喘的護理體會
【摘要】 目的 探討對哮喘者進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療過程中的護理措施,觀察各種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顧性觀察193例哮喘患者的穴位注射治療護理過程,從而總結出護理體會。結果 193例患者整個治療過程均順利完成,未出現任何并發(fā)癥,保證了臨床療效的取得。結論 加強對哮喘患者的穴位注射治療護理,配合各種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杜絕穴位注射治療的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提高治愈率。關鍵詞 自血、穴位注射、哮喘、護理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因病人缺乏有關的哮喘知識和自身病情程度認識不足,而出現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自血穴位注射是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南海哮喘之家治療哮喘的核心療法,已應用臨床二十多年,為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和控制哮喘方法,同時還應對患者進行系統管理的綜合防治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等。絕大多數患者的哮喘癥狀得到控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F報告如下。1 資料和方法1.1 一般資料2007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哮喘專科門診接受自血穴位注射治療的193例哮喘患者,其中男性131例,女性62例;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4歲。1.2 治療自血穴位注射方法1.2.1、選用5ml注射器,7號針頭取患者靜脈血后,如果是第一次進行穴位注射的病人,應俯臥在床上,如已曾穴位注射過的病人,可坐在椅子上。消毒穴位周圍皮膚后,將裝載自身靜脈血的注射器針頭刺入穴位0.5~0.7厘米,一般不需有酸麻等針感,將適量(1~1.5ml,視患者體形而定)自身血注入穴位,邊注射邊將針頭沿穴位周圍輕搖動針頭,使血液較容易注射入穴位。如果是脊柱旁穴位,則應45度角進針,針頭斜向脊柱內側。1.2.2拔針方法及注意事項:注射完畢后,迅速將針頭拔出,然后用棉枝按壓片刻。囑咐如淤腫回家后可用熱毛巾敷揉,可較快消腫。1.2.3穴位選擇主穴 喘三針:定喘、肺俞、風門(每次治療均選用)配穴 足三里、豐隆、曲池 辨證穴位,脾虛選脾俞,腎虛選腎俞,另加強療效還可以選大杼、天突1.2.4治療時間及療程 整個治療大療程分三個小療程,每個小療程分為五次,每次選一對同名穴位(五次均為不同穴位,主穴與配穴適配搭),隔天注射1次。第一療程結束10天后以上述方式進行第二療程,再隔10天進行第三個療程。三個療程治療時間約需50天。到第2個療程完成時,一般自血穴注療法的療效明顯出現,喘、咳、痰等的癥狀大多緩解,此時,需要加強哮喘病人的飲食起居各方面調理,如游泳、跑步、散步、球類等。第3個療程多作鞏固治療。診斷標準2. 結果 193例病人完成接受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其中118人顯效(61%);49人有效(25.3%),達到較為滿意的預期目標。3.體會3.1 近年來自血穴位注射療法廣泛應用于臨床,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但自血療法療程較長,特別是初次接受治療未認知此療法的效果,加上對注射疼痛和抽血的恐懼,從而影響其配合治療。護士應主動介紹此療法的特點、注意、療效等相關知識,耐心解答,介紹成功的例子,消除病人的顧慮。3.2治療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對于空腹病人建議先進食后再行自血穴位療法治療,初次進行此療法的病人應躺床等,可預防出現暈血、暈針等并發(fā)癥。3.3 進針時穿過皮膚刺入0.3-0.5CM,進針后不待等有得氣或酸麻脹痛感,因此療法主要是注入之血液起對穴位刺激作用,不是針具一時對穴位刺激作用。對較好動的小孩進針時宜淺采較小角度,對小孩和較瘦弱的老人不宜進針太深,以免引起氣胸。進針后針頭應邊注射邊適當移動,因所注射血液粘稠度大,易較快積聚頂住針管使后面血液不易注入。另還應注意注射時要左手扣緊針管與針筒接口,同樣因為所注射血液粘稠度大,易較快積聚頂住針管,右手又正在用力推注,容易使血液從針管與針筒接口處嘣出。針頭不宜太粗或太細,太粗所注血液容易注入,但病人疼痛加劇;針頭太細又容易堵塞。
李俊雄?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呼吸科6679人已讀 - 精選 胃腸鏡檢查須知
1、為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時間有來就診患者的要求,我院消化科內鏡中心對前來就診的行胃鏡檢查的患者,無須預約,只要早晨空腹,即可前來檢查。對行腸鏡檢查的患者,預約不超過三天。 2、我院開展無痛苦胃腸鏡檢查已近十年時間,有豐富的經驗,改變患者以往對胃腸鏡檢查的恐懼感,且費用相對低廉(無痛苦胃鏡約400元/次,無痛苦腸鏡約450元/次)
姚民武?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消化內科2485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比較矮小,骨齡偏大一歲半 骨齡偏大一歲半,想問一下,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有生長激素打嗎? 想問一下,貴醫(yī)院有生長激素打嗎?總交流次數10已給處置建議
- 甲亢后碘131后變甲減,目前甲減定期復查 甲亢十年后2021年底做碘131后半年變甲減,今天復查驗血,... 今天復查驗血,想問問如果指標正常,是否維持目前的用藥分量,不需要調整是嗎?多久后再復查呢?總交流次數6已給處置建議
- 脫發(fā) 焦慮癥,肥胖,作息不規(guī)律,家族沒有遺傳,掉發(fā)一年三總交流次數7已開處方已給處置建議
- 最近身體很癢,抓一下就一片紅的 最近身上很癢,撓了后就一道一道的紅色,去醫(yī)院查尋了個過敏源 我這個是屬于尋麻疹嗎,要怎么治療總交流次數54已開處方已給處置建議
- 混合痔,內痔,水腫外凸出,縮不回去! 肛門右側有兩顆水腫核,過去二年偶有發(fā)作,有時大便有噴血,自用... 是否,必須手術,什么手術方式,風險和后遺癥最?。?/a>總交流次數9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廣東省 第190名
總訪問量 1,725,710次
在線服務患者 996位
科普文章 98篇